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改革开放40年宁波驶入发展快车道,公交都市车轮滚滚见证变迁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432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了40个春秋,宁波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加速驶向发展的快速轨道。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推出“潮涌东海岸——宁波改革开放40年印记”系列报道的第51篇,聚焦《公交都市车流涌动》。

    公交都市车轮滚滚

    事 件

    2014年5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试运营,标志着宁波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

    姚大伯回忆起四十年前,陪同新婚妻子从市区返回北仑霞浦老家的情景,72岁高龄的他忍不住笑出声来。“当时骑自行车累得腿都酸了,丈母娘还特意拿出糖串蛋来给我补身子。”他感慨万分,“真没想到,转眼间,现在出行如此便捷,只需乘坐地铁五十多分钟便抵达。而且,如果不是高峰时段,老年人乘坐地铁还可以免费呢。”

    地铁穿行其间,赋予城市以“横跨三江、连接三片、沿袭三轴”的宏伟气度。姚大伯于车厢内稍作凝视,便将数十载岁月瞬间拉近至眼前。

    公交车通到四明山

    姚大伯清晰地记得,1956年2月6日这一天,伴随着热烈的欢呼声和震天的锣鼓声,一辆装饰着鲜艳红花绶带的老式福特客车,从永宁桥缓缓出发,驶向了庄桥火车站……这标志着宁波历史上第一条公交线路的诞生。

    据数据统计,1978年本市公交线路仅有17条,总长度达到158.8公里,全年客运量不足4000万人次。然而,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如今本市公交线路已增至1200多条,线路总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日均运送乘客量超过160万人次。

   


    据前辈所述,当年宁波的街道远不如现今这般宽阔,路上车辆稀少,公交车在当时可是颇为威风。市公交永安公司政工科科长吴燕云回忆起,她1990年高中毕业后便毅然决然地报名成为了一名公交车售票员,这个职业在当时与营业员一样备受瞩目。每当回想起过去售票时与乘客如同家人般的温馨时光,吴燕云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而今,公交车上已不见了售票员的身影,从最初的无人售票发展到刷卡支付,甚至现在连手机支付都成为了可能。”

    公共交通的售票方式变革,仅仅是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宁波近年来投入巨资,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全方位增强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姚大伯最深有感触的,便是公交线路的日益增多,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如今,只需换乘一次公交车,便能轻松抵达市区各个角落,节假日更是有专门的山路游览线和杨梅采摘线路等特色服务。”

    过往仅限于城市的公交车,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中,逐步延伸至农村地区。东方巴士公司的高金国,作为地道的姜山人,回忆道:“我小时候每逢佳节都会跟随父母前往瞻岐、咸祥等地拜访亲友,那时乘坐车辆、渡船,再加上步行,一大早就出门,能赶上中午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今,不仅这些乡镇,就连四明山区,也都实现了村村通班车的目标。市客管局数据显示,全市超过260条公交线路穿越山区,这些线路每月平均承载了近400万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

    地铁架起交通大动脉

    改革开放助力公共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在2014年5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首期工程正式开通并投入试运营,宁波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的大门。

    张付林,市轨道交通集团的副总经理,透露了一个事实:实际上,早在1995年,我们这座城市便开始了对地铁线路网络规划方案的探索,这标志着宁波市民对地铁的最初憧憬。到了2009年6月26日,1号线的一期工程正式动工。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投身于这个关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项目,他们以惊人的速度,铸就了“地铁速度”的传奇。

    张付林在过去的十年里,深切体会到了市民对地铁看法的转变。宁波的人口规模与北京、上海不可同日而语,关于是否需要建设轨道交通的疑问声此起彼伏。从规划阶段到1号线一期工程动工,此类质疑之声屡见不鲜。然而,时至今日,“地铁上盖物业”以及“东鼓道等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已变得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切实感受到了地铁带来的便利。

    地铁的融入与转变市民的生活方式似乎转瞬即逝。一号线首期线路开通并投入试运营的第一天,就有4.2万人次跃跃欲试地体验了地铁出行;而两年之后的3月19日,一号线二期线路延伸至北仑,吸引了近百万乘客。随着二号线首期工程的完工,宁波地铁的运营总里程增至74.5公里,十字形的网络布局让市民乘坐地铁变得更加便捷。

    自运营四年有余,宁波地铁总计服务了约3.6亿乘客。在高峰时段,地铁的运行间隔时间持续减少,已从起初的七八分钟缩短至现今的4分40秒。日均乘客量超过34万人次,依靠轨道交通出行的人数不断增加,地铁已成为众多宁波市民的首选出行方式。

    柴先生家位于火车站附近,自从地铁开通,小区周边交通拥堵现象大大减少,他现在也习惯了乘坐地铁去工作。在南都花城,地铁的便利让北仑和镇海的居民能够轻松到达天一广场、北仑银泰城、世纪东方以及来福士广场,这些地方都变成了他们家门口的繁华商圈。地铁站、机场、火车站以及客运中心等交通枢纽相互连接,宁波市民无论是乘坐飞机、火车还是长途大巴,只需掌握好时间即可。

    地铁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得力工具,还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公交都市化的进程,为城市的整体布局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因此,宁波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三江口地区,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显著提升,六个市辖区之间的融合速度也明显加快。

   


    宁波地铁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一期以及宁波至奉化的城际铁路项目正同步推进,形成“五线齐发”的格局。预计到2020年前后,宁波地铁的总线路长度将扩展至155公里。同时,新一轮的轨道交通规划工作也已正式展开。

    “大公交”融合发展添便利

    在宁波,市民出行时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有公交车、出租车、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以及共享单车等多种。据统计,宁波市区每日约有200万人次依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具体包括:公交车承载约120万人次、出租车约29万人次、轨道交通约34万人次,以及公共自行车约12万人次。

    多种交通方式环绕着地铁这一主要线路有条不紊地运行,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便捷性。众多公交站点与轨道交通站点相连接,极大地便利了公交与地铁之间的换乘。

    2015年11月5日,我市成功推出了首批公共交通微循环线路,旨在缓解居民从住宅区至地铁站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时至今日,我市已增设了19条此类微公交线路,它们如同“毛细血管”般,将地铁站与住宅区紧密相连。

    自9月22日起,我市推出一项新政策,旨在激励更多市民采用环保出行方式。该政策允许市民在90分钟内享受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优惠换乘服务,从而让宁波市民能够共同享受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成果。在优惠换乘政策实施的首月,就有高达82.4万市民从中受益,总计节省了93.2万元。地铁与公交车的无缝对接以及优惠换乘政策,将有助于宁波市构建绿色、高效的“大公交”交通网络,使得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将变得更加方便和流畅。

    陈女士在晴朗的日子里,偏爱骑着公共自行车前往地铁站换乘地铁。她提到,地铁站周边在早晚高峰时段均有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租车和还车都十分便捷。据悉,自2013年9月首批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以来,我市已设立了1530个标准公共自行车网点,投放了3.66万辆自行车,日租车量高达11万次,有效地缓解了市民在短途出行方面的困扰。

    公共自行车网点的布局优先考虑了居民区、商业区、商业圈以及菜市场等公共场所,并且特别关注了与公交车站和地铁站的换乘便捷性。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7个地铁站配备了公共自行车接驳点,这一比例达到了70%。

    温馨提示

    历经四十载风雨变幻,四十载辉煌成就!至今为止,“潮涌东海岸——宁波改革开放四十年印记”专题报道已相继发表五十篇。欲览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宁波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甬政务”菜单,进入“改革开放四十年”子频道进行浏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0 13:30 , Processed in 0.111299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