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亲身体验:从深圳到南昌高铁票购买经历及心中困惑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949
发表于 昨天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川川流

    我每年乘坐火车的次数有限。以往,为确保顺利购票,我总是提前数日前往火车站排队。在互联网购票兴起之前,我常常需要托人帮忙购买。然而,这一次,我首次尝试使用自己的手机,在线上成功购买了从深圳开往南昌的高铁车票。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从清晨6点20分至午后1点02分,从深圳开往南昌的高铁共有21趟。不过,我并不清楚其中商务车厢的数目,以及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具体数量。我打算购买的是某趟列车的一等座票,因此提前了15天开始购买。清晨五点多钟,我便开始查询车票,做好购票准备。等到早上九点钟网站开始售票,我便立刻下单购买了。

    碰到了这么些不明白的问题。

    在网上曾看到,有人询问过日本游客乘坐中国高铁的感受。这些日本旅客表示,在我国乘坐高铁购票存在一定的困难。

    现在,我这个中国人也感到在中国买高铁车票难。

    票,虽然己买到手,但我有几个想不朋白的问题。

    一,为什么购票都要予约?予约购票每张手续费多少?

    购买高铁车票,即便是在十四天前,或是十五天前,尤其是对于一等座和商务座,均需进行预约。

    予约怎么收费?

    4月21日那天,我通过同程网预订了5月8日从深圳北站开往南昌西站的G2724次列车一等座车票,预订成功且已支付款项,详情可参考图1。该票为两人同行,总价为1689元,标注为抢票信息。

    而网上G 2724次车,一等座票价是772元。见图2。

    实际的双人票价为1544元,计算1689元减去1544元的结果,得出票价差额为145元。令人惊讶的是,单张票的手续费竟高达72.5元。

    我认为价格过高,于是通过同程网进行了沟通,成功取消了预订。同程网处理得非常迅速,将全部款项全额退还给了我。

    在24日的清晨,我通过铁路12306平台成功预订了5月8日早上九点多钟的G 2726次列车一等座票,票价为双人1438元。详情请参考图3。

    昔日,市区内遍布着众多售票点,代售一张票需收取5元手续费。而今,网络购票虽明示可售,却普遍标注需预约。预约方式各异,有的宣称免费,有的则强调需抢购。

    在实体店购买火车票,需支付5元的手续费。相较之下,网络代购票价本应更低。然而,网上代购一张票却可能额外收取10元至15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尚可接受。但若代购费用增至30元、40元、50元,甚至同程网一张票额外加收高达72.5元,那就显得难以容忍。同程网每日预约了多少张票,收取了多少抢票费用?这数字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为何在铁路12306官方网站上明明能轻松购得车票,却还需前往携程、同程等其它网络平台进行预订呢?

    二,为什么网上不公布剩余实际票数?

    这功能是否缺失,抑或是出于某种原因有意隐瞒实际票数?在线购票时,网站明确标注了筛选选项:,,。

    往往点高铁,动车,普通车显示。而点,往往没有显示。如图4。

    显示时间上并未标注具体的票源数量,亦未具体指出票数。例如,图5中,某些车次仅标示了一等座有2张、3张或9张票。而大多数车次则仅显示一等座有1张票,或者标注为售罄待补。至于商务车,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显示为售罄待补。

    4月24日上午9时,我购买了5月8日从深圳开往南昌的高铁票。原计划购买的是上午7点44分从深圳北站开往南昌西站的2798次列车的一等座,然而,当我上网查看时,发现该次列车的一等座已经全部售罄,只能选择候补。然而,我并不愿意接受候补预约。不久后,我发现深圳站至南昌站,9点05分开行的G2726次列车,还有9张一等座票。于是,我立即下单购买了该次列车的车票,票价含保险共计1438元。

    1689一1438 = 251

   


    同一趟高铁,相同的路程,同一等级的座位,价格却相差251元。1689元的两张票是通过同程网预约并抢购的,而1438元的两张票则是通过12306官网自行购买的。这两个价格自然对应着不同的车次。1689元的票,一等座每张772元;1438元的票,一等座每张716元。两者票价之差为56元。我始终困惑不已,为何从深圳北站开出的特快列车,一等座的票源要么仅剩一张,要么已经售罄。相较之下,从深圳站发出的同等级别的特快列车,一等座的票额却显示有票,甚至达到五张以上。这或许是因为深圳站上车的大多香港旅客,他们购票需求较大,因此售票方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剩余票数信息。

    为何某些列车的一等车厢座位在列车发车前15天就已全部售完,需要补票,需要预约?为何销售速度如此之快?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一个车次上,几乎所有车次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这又是为何,销售速度为何如此迅猛?

    这不奇怪吗!

    网络有缺陷,无法正确显示?

    还是售票人故意为之!。

    为什么不敢把真实的票源公布出来,告诉购票者,由购票人选择。

    三,我困惑于其职责究竟是为了便利广大旅客购票?抑或是设立诸多条例来妨碍旅客购票?其宗旨是服务于人民群众?还是迎合某些利益集团的私利?

    12306是官方授权的火车票销售平台,所有票源都由其直接掌控。只要库存中有票,便能立刻出售。然而,当你浏览某些车次的购票页面,尝试购买一等座、商务座或特定车次的二等座时,会发现显示的票数要么是1张,要么是空无。若想购买,就必须进行预约或候补。而预约时还需支付一笔难以明确说明的预约费用。

    当然,对于那些成规模的大旅游团,一次购买10张、20张甚至30张门票,预约过程显得格外便捷。至于那些使用公款报销或属于富裕阶层的人士,这点花费自然不在话下,多花个50元、70元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然而,对于那些辛勤劳作、收入微薄、依靠微薄工资或退休金生活的普通民众来说,这样的开销却不得不引起他们的关注。

    作为购票的乘客,我期望能迅速拿到车票,一手支付现金,网站即刻提供车票。我绝不乐意进行预约或是等待补票。我希望明确了解哪些车次有票,哪些车次无票。若某车次票源告罄,我会立刻选择其他车次,若当天无票,我也会选择其他日期的车次。我并不愿意参与预约或候补的过程。

    火车售票期是半个月。每天九点开始售票。

    为何在售票首日九点整,票务刚刚开启,网络信息便显现,众多高铁一等座票已所剩无几,绝大多数车次仅剩一张可供选择,部分车次甚至售罄,只能提供候补服务,并引导购票者进行预约。

    商务座,几乎全部车次,都是售磬后补。

    这涉及对铁路局所有高铁的一等座、商务座以及部分车次等座位的整体打包,事先已经分配给了特定的人。要求所有购票者进行预约,并且每张票都需要支付高额的服务费用。

    浏览网络信息,发现同一趟列车,不论你选择十四天、十五天后的车票,亦或是九天、十天后的车票,一等座往往只剩下一张或已售完,需候补。而商务座则全部售罄,同样需要候补。偶尔会有一个空位,可供候补。

    这一班次的情况令人费解,因为尽管第二天就要启程,但剩余的票数却比十四天前和十五天前还要多。

    几乎每天如此,每个车次如此。

    乘坐火车时,我曾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购票时,通过网络查询,一等座票仅剩一张。然而,等到列车启动,我坐在座位上环顾四周,却发现并非只有一个座位空着,而是有十几张空位。更不用说商务座,有的甚至根本无人问津。

    这样弄虚作假,给群众带来多大不方便,给囯家造成多大损失。

    我清晰记得,那是在2024年的1月份,我踏上了前往海南岛的旅程。1月20日,我离开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当时,网络上的信息显示,车票资源极其匮乏,购买难度极大。然而,当我抵达火车站并成功购得车票后,却发现列车上空位众多,与网上所述大相径庭。车上票务信息仅显示一张票售出,其余均为售罄或候补状态,这使得许多旅客不敢轻易购买。这种做法导致大量座位空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损失,决不是某些网站予约手续费可以相比的。

    四,自古以来,购买火车票的方式都是通过排队进行,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即先到的旅客能优先购买。然而,如今却需预约,还需抢票。

    购票常常并非因为票源紧张,人潮汹涌争抢一张;反而是在票源充足,人却较少的情况下,人们依旧热衷于抢购。

   


    即便那趟列车需在半个月后才能启程,若你打算独占一节车厢的座位,想要购得车票,也必须参与抢票大战,且购买时还需额外支付数十元费用。以我4月21日所购买的5月8日G2798次列车,从深圳北站开往南昌西站的票为例,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通过同程网预约的票务服务,便能看出这一现象。

    抢票机制中,若依照预约时间的先后顺序,先预约的顾客优先购票,而晚预约的顾客则需稍后购买,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情合理的。

    当前抢票行为,优先将优质票源打包出售给携程、同程等网络平台。

    旅客需按照预约进行抢票,出价最高的旅客将获得票务。他们坐地起价,收取高额费用。

    昔日,黄牛党需雇佣他人排队购票,以此垄断大量票源。随后,他们以高价出售,从中谋取巨额利润。然而,这些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遭到了打击并被取缔。

    将最优质的票源预先分装成包,旅客需支付相应金额以争夺这些票务。购票时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相关企业从中获利。

    这是不是黄牛党合法化?公家做成了大黄牛?

    这是谁定的规矩?这样是方便群众,还是给群众带来麻烦!

    五,我困惑于携程和同程旅行社的创办者身份。这究竟是铁路局出资创立的,还是由某些团体、有权有势的个人,亦或是铁路职工所创办?若是由国家机构负责,那么其售票服务理应像铁路12306网站那样,提供免费购票服务。

    某些团体若需通过铁路职工售票,则需遵守规定,每售出一张车票,需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诸如5元、8元或10元不等。

    为何将最优质的班次和最宝贵的票源,日复一日地分配给他们,任由他们攫取了如此庞大的垄断利润!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铁路客流量极为庞大,日销量究竟有多少张票,收入又是多少呢?作为官方运营的铁路售票平台,12306为何不直接销售高铁等优质车次的车票?游客为何不能直接在官方售票网站上购买,反而需要通过预约、候补的方式,前往携程、同程等第三方平台去抢购车票呢?

    是人手不够?

    是网络设施落后?

    这里是否有不可告人的利益集团在作怪?

    铁路建设,每年国家都投入了巨大投资。

    铁路的收入,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

    我提议国家及省、市纪委牵头,设立专项调查小组,对铁路售票系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查。要查明是否存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利益团体,同时也要调查是否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

    让整个铁路售票系统公开透明,风清气正。

    (全文完)

    2025,4,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8 11:54 , Processed in 0.09406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