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干支计时法:中国古代用干支记录年及相关时间体系介绍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79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干支计时法

    我国古时民众运用干支纪年。这一纪年法由先人创设,用以标示时间,其中天干用以标记年与日,地支则用于表示月与时。当天干与地支结合使用时,天干位于前,地支位于后,二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相配。无论是年、月、日还是时,均能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形式进行表达。每月、每日、每时,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六十年的循环周期,从“甲子”起始至“癸亥”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这一周期被称作“六十甲子”。下一页的表格展示了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

    十二月建

    风水之术所遵循的时间计算体系源自我国古老的农历,亦即阴历,相传其起源于夏代。在农历中,十二月建是根据阴历以及北斗七星中的摇光星所指的方向来确立的。由于每个月摇光星所指的方向各异,因此,古人们便以摇光星的指向作为辨别季节的依据。

    在春秋时代,我国先民采用十二地支来标识方向,其中正北对应子,正东则对应卯等。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季节变化,他们巧妙地将北斗七星旋转指向的方位与季节联系起来,例如,十一月时北斗指向北方子位,到了十二月则指向丑位,并且这一运行方向是按照顺时针的顺序进行的。

    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以寅为起始,二月以卯为起始,三月以辰为起始,四月以巳为起始,五月以午为起始,六月以未为起始,七月以申为起始,八月以酉为起始,九月以戌为起始,十月以亥为起始,十一月以子为起始,十二月以丑为起始。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承载着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这一体系不仅揭示了季节的更迭,还对农业生产提供了指导。早在战国晚期,就有了“四立、二至、二分”这八个节气的名称。在西汉时期,《淮南子》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到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统称为“四立”,标志着四季的起始;“夏至、冬至”则合称为“二至”,分别代表着夏冬两季的高峰时刻。春分与秋分并称为“二分”,它们标志着白天与黑夜的长度达到平衡。此时,雨水逐渐增多,标志着降水季节的来临。惊蛰时节,春雷初响,唤醒了冬眠中的动物。清明时节,空气变得清新,草木生机勃勃。谷雨期间,雨水充沛,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小满时节,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芒种时节,小麦等带芒作物成熟,夏播季节也随之展开。小暑、大暑、处暑,分别代表着炎热的程度,其中小暑表示气温尚未达到最高点,大暑则是全年最热的时期,而处暑则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告一段落。白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清晨时分露水开始出现。寒露之后,气温进一步下降,空气中凝结出露水,给人一种渐生的寒意。霜降到来,天气变得越来越冷,霜冻现象开始出现。小雪、大雪标志着降雪的开始,其中小和大分别表示降雪量的多少。小寒、大寒则表示气温继续下降,小寒尚未达到最冷,而大寒则是全年最寒冷的时刻。

    六十甲子顺序表

   


    自两千多年前起,古人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故而节气体系便以该地区的自然特征为依据而设立。这一节气体系,即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黄道(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具体位置来划分的。太阳从黄经零度开始,每移动15度便标志着一个新的节气,经过一周的运行,最终回到春分点。一年的时间,即一回归年,太阳运行360度,从而形成了24个节气。

    十二月建与节气的关系

    风水学中,二十四节气扮演着关键角色,风水罗盘上设有专门的一环,用以进行“推演五运、辨识六气”的操作。节气与八卦、方位、干支、五行等概念紧密相连。在十二月建中,每个月份都与两个节气相对应,具体关系可参照本页下方的表格。

    十二月建与节气的关系

    旬空

    在六十甲子循环中,以“甲”字开头的组合总共有六个,分别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以及甲戌。从第一个“甲”字开始计算,直到遇到第二个“甲”字,这期间恰好包含了十个数字。在风水学中,这十个数字被称为“旬”。

    天干共有十个数字,地支则有十二个数字,因此在天干和地支搭配时,每当十个天干完成一轮循环,便会有两个地支未能与之搭配。这种现象被称为“空”。以“甲子旬”为例,其中仅包含从甲子到癸酉的十个数字,而戌和亥这两个地支并未出现,这种特定情况便称为“旬空”。

    旬空之规律可概括为:在甲子旬中,不包含戌亥两日;甲戌旬中,不包含申酉两日;甲申旬中,不包含午未两日;甲午旬中,不包含辰巳两日;甲辰旬中,不包含寅卯两日;甲寅旬中,不包含子丑两日。

    旬空并无既定的好坏之分。运行期间,若凶事降临,反成吉祥之兆;反之,若吉事降临,却可能变为凶兆。

    二十四山向

   


    所谓二十四山向,即把方位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份占据十五度,以此用来判定建筑物的坐向。在风水学领域,二十四山向的应用极为普遍,它不仅指示着方向,还涵盖了五行、天干、刑冲、合会等多种元素。

    二十四山向的表示方法结合了十二地支与八干四维。其中,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八干则涵盖甲、乙、丙、丁、庚、辛、壬、癸;而四维则由乾、坤、艮、巽构成。将这些元素相加,便构成了二十四山向。

    在二十四山向与八卦相结合的情况下,八卦代表了八个不同的方向,而这些方向各自管理着三个特定的山向。例如,南方对应的离卦管理着丙午丁三个山向,东南方的巽卦则负责辰巽巳三个山向,东方的震卦管辖甲卯乙三个山向,东北方的艮卦掌管丑艮寅三个山向,北方的坎卦统摄壬子癸三个山向,西北方的乾卦管理戌乾亥三个山向,西方的兑卦负责庚酉辛三个山向,而西南方的坤卦则统辖未坤申三个山向。

    要确定一栋住宅的二十四山向,首要任务是确定住宅的中央位置——即立极点,这也是住宅聚集气场的核心。首先,需绘制出按实际尺寸缩小的住宅平面图。对于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住宅,只需绘制两条对角线,它们的交点即为中心;若是三角形住宅,则需从每个角分别画线至对边中点,两条线的交点即为中心;至于形状不规则的住宅,则需要补全凸出部分,通过综合分析来确定立极点。无法找出立极点的房屋是不吉利的。

    将三百六十度的周天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山向代表一个方向,而房屋的朝向各异,其所蕴含的风水寓意亦各有千秋。

    判断住宅的坐山朝向

    许多人以为住宅的坐山朝向是以大门为准,其实是不全面的看法。

    若是传统独立式住宅,那么应将高耸的主建筑作为确定朝向的基准点。比如,某户人家的主建筑面向北方,而入口却位于东侧。尽管如此,该住宅的朝向应被认定为朝南,而非朝东。

    在城市中,居民楼朝向的确定相对繁复。通常而言,应以整栋楼的主入口为基准,将楼内出入的门或挂有门牌的门视作朝向,紧接着便是坐山方位。此外,还可以以阳光充足的面向作为朝向,或者将高大物体所在的一面视为背面,相对低矮的一面则作为正面。若房屋前方有开阔的空地、繁忙的道路、河流或湖泊等,这些也可作为房屋的朝向参考。城市的居民住宅楼结构各异,因此,可以根据每户人家大门的朝向来进行判断。若住宅内部需先经过阳台才能抵达客厅,那么客厅的门便决定了住宅的朝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6 20:14 , Processed in 0.099869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