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疫情封控期间的热门话题:故宫历代藏画中的蔬菜梳理

3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5036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整理

    疫情封控期间,买菜成了热门话题,抢菜也成了热门话题,大家都在关注和讨论它们。居家生活时,蔬菜是重要食品,而且必不可少。白菜是蔬菜,青菜是蔬菜,竹笋是蔬菜,丝瓜是蔬菜,茄子是蔬菜,萝卜是蔬菜,青椒是蔬菜。这些蔬菜既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也是中国历代画家喜欢描绘的对象。

    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名迹里,有大量表现蔬菜的画作,宋代许迪所画的《野蔬草虫》,清雅且传神,明代沈周笔下的白菜,简洁又质朴,清代恽寿平所绘的芥菜与红萝卜,翠光相互掩映,红脂凝聚艳丽,一片生机在纸上跃然而出,疫情期间,《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意梳理故宫历代藏画中的蔬菜,用来款待读者。

    宋 许迪 《野蔬草虫》

    《野蔬草虫》由宋许迪所作,此本幅选自《宋元集绘》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许迪是12世纪江苏毗陵人,他描绘草虫精妙入神,其风格源自画僧居宁。本幅构景十分简单,地上仅画了一株白菜,还有一只蝗虫,另外有低空飞翔的粉蝶与蜻蜓,四样主题分别占据了画幅的四个角落。这样的章法原本极其呆板,然而每一物都画得非常传神。这棵白菜是南宋画家笔下的,比起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著名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它一点也不逊色!

    宋 陈居中 《茄子图》卷

    宋 陈居中 《茄子图》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陈居中 《茄子图》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胡建民草书跋文,陈居中的人物多见于好事家所藏,然而花草却难得一见。这幅画卷更让人觉得描绘之法生动,渲染有神韵。哎呀,写生的妙处竟能达到如此程度,不禁让人有叹为观止之感。仲山应永远珍藏于箱箧之中,不要将其当作寻常图画看待即可。胡建民胡布题于玉山高处 。

    张雨为草书作跋:写生的精妙之处在于与道相契合,其中的机巧不是可以重复再来的。陈居中的这一卷作品,鲜活地展现在眼前,让人看了心生喜爱,并非只是以形似来争高下。泰定元年(1324 年)仲冬二十二日,正好有前往齐安的行程,匆忙之中来不及作诗,姑且记录下时间并在左边附上名字,来纪念一时的赏玩。方外之人张雨。

    宋 钱选 《三蔬图》轴

    宋 钱选 《三蔬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钱选 《三蔬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士奇写跋:河渚西边有旧时草堂,半亩园子菜花香。多年来却已吃腻官厨之味,平生操守未曾忘记。雪压书窗时咬菜根,逢时在方丈之地嫌弃羔豚。即便面对万钱美食仍说难以下箸,却不念田间有礼仪之婚。在柘湖侍奉母亲享受闲居,插竹编篱督促种蔬菜。露饱霜酣时滋味美好,加餐不用寻觅养生书籍。我园蔬香,得到钱舜举的三蔬图,很合我平素心意,而且落笔写生,远远超出画家旧套,因此题三首诗 。近来每天只吃一道菜,自己甘愿如此,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康熙己卯年秋八月五日,在柘上简静斋书写,江村高士奇,竹窗 。

    宋 钱选 《三蔬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文敏题钱舜举茄菜二图,说天上归来两鬓皤,询问山园近日究竟如何,还提到年年五月黄梅雨时,老瓦盆中此味多,又说归老林泉无外慕,盘中野菜饭黄粮,还讲交游往来休相笑,肉味哪有此味长,此诗是至治元年五月廿二日,公谢事归来所作,其与我意有合,所以我书于此,康熙己卯八月十九日,愁霖初霁,六合清朗,抱瓮翁奇再记 。

    清高宗行书跋写道,留下寻觅那可见草堂,三种蔬菜陈列还想要散发香气。热烈的一切有为法,明了认识何曾那个能忘。分散在田畔又到篱根,清淡味道确知胜过肥猪。偶然回忆湖西亲眼所见,绿色含着烟甲湿润黄昏。玉堂侍从暂时在家居住,研究古物之余学习种菜蔬。这种心意足以惊世俗耳目,不能同时送去绝交书。乾隆甲戌(1754)孟春,御题,即用高士奇韵。

    宋 钱选 《三蔬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高宗行书跋,西湖原本有读书堂,带着行箧能闻到翰墨香。这里原是旧臣家的弃物,难道真的要坚守操行不能忘记吗。瓜菜紫茄各自有根,明白清淡的味道胜过鸡豚。在竹窗前再次吟诵王孙的诗句,为了利益很清楚会让人智昏。在美好的地方停留居住了十天,观赏霅溪景色把玩三种蔬菜。可以知道种菜有助于农事,得到诗句还让人在画里书写。庚子(1780)年暮春,按照甲戌(1754)年的韵脚再次题写 。

    宋 钱选 《五蔬图》轴

    宋 钱选 《五蔬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钱选 《五蔬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钱选 《五蔬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钱选 《五蔬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管道昇 《画茄》轴

   


    元 管道昇 《画茄》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管道昇出生于南宋景定三年,字仲姬,是浙江德清茅山(今浙江干山镇茅山村)人,也有人说她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她是元代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学习书画,笃信佛法,曾亲手书写《金刚经》数十卷并赠给名山寺,她嫁给了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被封为吴兴郡夫人,世人称她为管夫人,延祐四年(1317),又被封为魏国夫人 ,卒于1319年 。

    明 沈周 《蔬菜》轴

    明 沈周 《蔬菜》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画中有一棵白菜,菜梗用淡笔线条勾画,然后填以淡墨,菜叶用浓淡不一的墨色绘制,叶齿相邻,其间勾出脉筋,土坡用渴笔淡墨约略擦染,还衬以苔草,画面简洁质朴,笔法沉着凝练,体物精严,墨色润朗醇厚,通体浑然,全幅的笔意墨趣,跃然纸上。

    明 沈周 《蔬菜》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是苏州吴派领袖,生活于1427年至1509年,他诗文书画皆擅长 。幅上有题款 ,内容为 :“南国昨夜雨,肥胜大官羊。党氏销金帐,何曾得一尝。”其书体学习黄庭坚 ,笔法沉着稳健 ,体势挺拔 。诗中引用了“党家风流”一事 ,说的是宋人陶谷 ,他生活于903年至970年 ,有妾 ,此妾原本是太尉党进家的姬妾 。一日遇到下雪 ,陶谷取雪水烹团茶 ,问妾 :党家有这样的景致吗 ?他的妾说:那个人是个粗人,哪里懂得这样的景致,只能够在装饰华丽的帐幕下,缓缓地饮酒,轻轻地歌唱,喝着美味的羔羊肉美酒罢了。谷,默默地感到非常惭愧。沈诗的寓意是淡泊自甘,不被奢华富贵所迷惑。

    明 沈周 《蔬菜》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沈周 《蔬菜》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在蔬果创作中,加强了诗情画意,还寄情寓性,其神化移情之笔,能尽得象外之意,于是成为沈周诗画合一的典型佳作。此画取材简朴平易,却符合作者“藏至真于淡薄,安贫贱于久长”的文人旨趣,经过题跋陈述,意义显得更为深远。沈周的水墨写意蔬果,院藏还有《写生册》,都用意很精且笔墨不拘小节 。沈氏此类体裁风貌,或许脱胎于南宋牧谿法常那一派,还传承了元人张中(14世纪人)墨笔花鸟的手笔,不过已改变了宋、元人工整写实晕染的画法,且能自出新意,其笔墨处于欲放未放之间,开启了文人作品以蔬果入画的风潮。此意念后来得到陈淳(1483—1544)的大力推广,从而开启了徐渭(1521—1593)的泼墨写意画风,之后又经过清代八大山人(1626—1705以后)、扬州八怪等人的继承发扬,一直流传至今从未衰落。

    明 沈周 《辛夷墨菜图》卷

    明 沈周 《辛夷墨菜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本卷分两段 第一段采用没骨法绘折枝辛夷 用苍秀古拙之笔画花卉枝干 用不同水分的色墨画花瓣叶片 色泽浓淡分明 层次丰富 再用重墨劲细之笔勾画叶筋 构图疏密有致 设色清妍秀雅 富于蕴蓄之致

    明 沈周 《辛夷墨菜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第二段运用干笔的飞白来表现,运用水墨的渲染来呈现,运用重笔浓墨的点写来刻画,把一棵普普通通的白菜表现得栩栩如生 。此画突出了书法用笔的特点,其用笔粗放率意,转折自然,用墨变化多端,颇具逸致,天趣盎然 。

    明 沈周 写意册《画白菜》

    明 沈周 写意册《画白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沈周行书自题,内容为“公宜休之”,还有“拔汪信民之咬,咬以自励,拔于俗矫”,沈周表示自己不能评判其中的优劣,只是说一啜一饱 。

    明 沈周 《蔬笋写生》轴

    明 沈周 《蔬笋写生》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孙隆 写生册《青紫茄》

    明 孙隆 写生册《青紫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是孙隆写生册的第七开,用浅设色画了青紫茄,左方裱绫上有清仁宗用楷书御题,内容为:“紫茄包雅馥,摘自晓园来;未遇仙方授,非从中岱回。”对幅有姚公绶题跋,写道:“茄色分青紫,卑枝采摘来;煮尝便老齿,酥味淡中回。逸史。”

    明 孙隆 写生册《笋》

    明 孙隆 写生册《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是孙隆写生册的第十开,用浅设色画笋,上方标注着“钦赐”两个字,还钤印“崆峒遗迹”,左方裱绫上有清仁宗用楷书御题的内容:“新笋已登筵,灌园未踈懒。苏诗足解颐,何必参玉板”,对幅有姚公绶的题跋:“挑笋羡他人,奈我种竹懒。看渠绿玉茎,参此白玉板。逸史” 。

    明 顾瑛 《蔬菜》

   


    明 顾瑛 《蔬菜》 选自《历代名绘》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恽寿平 写生册《青芥》

    清 恽寿平 写生册《青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出生于1633年,逝世于1690年,是江苏武进人。他起初名为格,字寿平,后来以字行世。他的诗文在毘陵六逸中排名第一,绘画水平与清初四王、吴历相当,合称为四王吴恽。他擅长画山水,后来觉得自己无力与王翬竞争,于是专门钻研花卉,以徐崇嗣的没骨法并融入自己的想法,创造出独特风格,成为清代花卉画宗师。

    本幅是“写生册”的第三幅,画了一棵芥菜,用青绿参差的碎点来画叶子,浓淡相互呼应,翠光相互掩映。还画了两个红莱菔,它们通体圆净,红脂凝艳,一片生机在纸上跃然而出。

    恽寿平在其行书作品上自题,他用巨然的墨叶法创作了青芥图,他认为对于深通山水的人来说,能够领会写生的意趣,这番话确实是正确的,落款为南田 。

    清 恽寿平 写生册《莲藕》

    清 恽寿平 写生册《莲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恽寿平以行书自题,内容为,掘处污泥却藏着洁玉,折来脆节好似缕着轻丝 ,落款为瓯香馆戏题 。

    清 恽寿平 写生册《瓜蔓》

    清 恽寿平 写生册《瓜蔓》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恽寿平的行书是他自己题写的,内容为:不是黄台三摘之后的情况,应该与青门五色相同。有一处能让人像羲皇一样高卧的地方,翠绿阴凉的藤下有豆花在风中摇曳。南田模仿唐解元 。

    清 恽寿平 写生册《墨菜》

    清 恽寿平 写生册《墨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恽寿平行书自题:不可使士大夫一日不知此味。黄涪翁语。

    清 恽寿平 写生册《竹笋》

    清 恽寿平 写生册《竹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恽寿平的行书是自己题写的,内容为:拔山能知晓雨的力量,削玉可破除云的根基,前人有龙孙图,于是进行模仿 。

    清 恽寿平 写生册《百合芋魁》

    清 恽寿平 写生册《百合芋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恽寿平以行书自题,内容为:还回忆起在山堂夜晚卧躺得很晚,寒灯之下呼唤友人坐在一起吟诗。在地上的火炉边与友人一同用松火煨芋,自己起身推开窗户看雪的时候。此作于乙丑(1685)年暮春之初在瓯香馆戏作 。

    清 恽寿平 写生册《银杏栗房》

    清 恽寿平 写生册《银杏栗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行书自题,从前滕昌祐常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多种竹石杞菊,用来增添绘画的趣味,画折枝花果,并且模仿各位学生,我也要在南田浇灌花卉,赏玩苔藓野草,提笔研磨颜料来吟咏春风,相信自然的创造力就在我这里了,寿平记。

    清 朱耷 传綮写生册《芋》

    清 朱耷 传綮写生册《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耷用行楷书体进行自题,内容为:洪崖老夫在煨烧榾柮,拨尽了寒灰后双手放在额头上。不知是谁敲破了雪中的门,愿意拿出蹲鸱来招待客人 。

    (本文综合整理自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1 08:57 , Processed in 0.088930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