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停留英语怎么说,武汉华一教育校长陈安泰解析湖北艺考趋势:美术音乐报考增,传媒类减少,文化课要求详解

2万

主题

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0061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 月 22 日,武汉华一教育培训学校的校长陈安泰,来到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的“艺考云上公益课”直播间。他分析了近几年湖北省艺术类各专业报考人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各专业本科过线的情况和对应的文化课要求。同时,他还为考生提高英语分数提出了建议。

    美术、音乐报考人数增加

    传媒类考生有所减少

    在艺术高考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之下,近几年湖北省艺术类的各个专业,其报考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并且各个专业的本科过线情况以及与之对应的文化课要求又分别是怎样的呢?

    从湖北省 2018 - 2022 年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人数及本科过线人数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美术类考生的情况是,2018 年报考人数为 17962 人,到 2022 年增长到了 21125 人;音乐类考生也有增加;而传媒类考生有所减少,这与传媒类文化分数要求变高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个表格展示的是各专业本科过线率。2018 到 2021 这四年,美术类本科过线率维持在 85%左右。2022 年,美术类本科过线率降到了 82.7%。报考人数增加,过线人数也增加了,然而过线率却下降了。2022 年,音乐类联考过线率为 73.89%,播音类过线率为 83.7%,编导类过线率为 77.13%,表演、服表和舞蹈类过线率都只有 60%多。可以看出来,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再来看 2018 年到 2022 年艺术各专业文化课本科控制线的状况。以美术专业为例,2018 年的文化课本科控制线为 286 分。2021 年,该控制线涨到了 325 分。2022 年,更是直接涨到了 326 分。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表面上仅仅增加了 1 分。然而,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很多深意。并且比 2021 年提高了 5 个百分点。教育部 2020 年颁布了文件,规定要逐年提高艺术生的文化课要求,其中美术类的要求不低于普通文化生的 75%,并且以后也不会下降。2022 年音乐类文化课要求降低了。传媒类的播音主持专业 2022 年本科线是 416 分。传媒类的编导专业 2022 年本科线也是 416 分。纯文化生物理组的二本线为 409 分。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线比纯文化生物理组的二本线高。编导专业的本科线也比纯文化生物理组的二本线高。可以看出传媒类的竞争最为激烈。

    总之,从这几组数据能看出,近几年我们艺考生的情况越来越艰难。具体而言,文化课的要求在逐年提升。

    阅读题分值变大

    英语大作文更考阅读能力

    问:您可以给大家分析一下新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特点吗?

    答:湖北省新高考是从2021年开始的。

   


    最后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变化最大。原先有一篇小作文(应用文),需写 100 个单词左右,比如邀请信、感谢信等。如今新高考作文有两篇,小作文仍考应用文写作,要求字数降至 80 个左右。大作文是给一篇不完整的阅读文章,要根据此文章续写故事,要求 150 个单词左右,此难度较大。

    新高考英语试卷各部分分值有所变动。听力部分未变,依旧是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总计 30 分。语法填空也未变,为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阅读理解中的常规阅读有 15 小题,阅读七选五有 5 小题。阅读部分分值有调整,原先每小题是 2 分,现在变为每小题 2.5 分,总计 50 分。完形填空有了变化,原先有 20 道小题,每道小题 1.5 分,总分是 30 分,如今变成了 15 道小题,每道小题 1 分,总分是 15 分。写作原先的分值是 25 分,现在变为 40 分,其中小作文 15 分,大作文 25 分。

    新高考英语各部分分值比重发生了变化。新高考中,听力、完形以及语法填空这三个部分加起来占 40%。阅读理解这一项占 33.3%,作文占 26.7%,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两项合起来占 60%。

    可以看出,新高考试卷难度增加了不少。

    主持人:艺考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呢?

    困难确实不少。其一为词汇方面的问题,词汇储备量不足,导致阅读时难以理解。其二是基础语法存在欠缺,在语法填空时几乎无法下笔,并且写作得分偏低,对于大作文,可能都无法开始动笔。其三是训练量不够,使得做题速度无法提升。其四是学生内心对英语较为排斥,觉得努力也是白费。

    在语境中积累词汇

    先掌握词法再掌握句法

    艺考生怎样才能提高英语成绩呢?艺考生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之处是什么呢?

    第一个关键点在于需在语境里积累词汇。要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忆,而非匆匆浏览。倘若平时看书时,将不同的选项放在一起,便很容易将其选出。考试时要是把近似的选项放在一起,就容易出现选错的情况。以下这个例子较为形象:

    英语词汇中,并非所有单词都需会写。像我们编写的英语教材,会将其分门别类。对于核心单词,我们要求会写会认且知晓其用法。然而,有一些单词,我们称作阅读单词,只需见到该单词知晓其中文含义即可。在具体语境中,如在句子或文章里,能即刻明白其意思。还有一些,例如比较相似的单词,我们把它们称作形近词,需要重点去进行区分。

    分层分类掌握很重要。我们将高考要求的核心单词编写成了 40 篇小文章。每篇文章大概只有 100 到 120 个单词。孩子们借助这些文章在语境中进行记忆,其效果比单纯拿着词汇表背诵要好很多。

   


    第二个关键点在于夯实语法基础,从浅至深,逐步构建语法知识体系。在英语中,语法实际上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词法,其二为句法。所谓词法,包含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冠词等。句法涵盖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列句、从句等,还包括一些较为困难的语法,如虚拟语气和非谓语动词。掌握时,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掌握词法,接着逐步掌握句法。倘若连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并列句都不会,那么先学习长难句肯定难以做到。

    只有语法填空这一道题基本上是纯粹考语法的。然而在写作时,使用语法的情况比较多。如果要直接体现语法水平,那肯定是在写作中,尤其在大作文里,老师阅卷时会参考两个维度,一个是内容,也就是与前面阅读是否相符以及情节是否合理;另一个是语言,包括句子是否写对以及语法使用是否准确。要想得高分,需要看点缀的东西。例如使用比较高级的词汇,以及比较高级的句型。

    坚持刷题训练

    由易到难、合理取舍

    第三个关键点在于进行刷题训练,并且要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艺考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较为有限,特别是在专业集训期间,几乎没有时间去开展刷题训练,因此会有许多知识被遗忘。有些孩子在高二期末时或许能考 400 分到 450 分,然而到了高三专业集训结束后,可能就只有 380 分左右,甚至更低,这种情况都是正常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高一高二的考试,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都属于阶段性的测试,然而到了高三,就都是综合测试了,所考的是高考的全部内容,其难度系数比较大;其二,在专业集训期间,要么没有学习文化课,要么只是花费很少的时间学习文化,从而导致成绩下降。

    专业集训结束后,必须坚持刷题训练。从以往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分布来看,大致是 5:3:2,意味着有 50%是基础题,30%是中等难度题目,20%是难题。对于艺考生而言,一定要合理进行取舍,因为 20%的难题很多是需要放弃的。即便英语单科能考 120 分,仍有 30 分无法拿到。120 分对于艺考生而言不算低。30 分的难题,可以先选择放弃。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能够得分的题目上,这样对孩子整体提分有帮助。英语基础较弱的孩子,从初中阅读开始做是没问题的。做完初中阅读后再做高中阅读,做高中阅读先从高一水平的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高考真题。

    英语只有五六十分的孩子和八九十分的孩子该怎么办?

    英语成绩只有五六十分的孩子,其词汇量肯定是比较少的,基础语法的掌握情况也较为普通。得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听力部分;阅读的 A 篇和 B 篇,且阅读 AB 两篇需确保全对,阅读的 CD 两篇可先放弃;七选五里较简单的一两题;完形填空的部分题目;语法填空的基础词法,像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副词转换等;还有小作文。建议基础较弱的孩子先从写小作文开始,因为小作文有 15 分,相对较为简单。可以背诵一些应用文模板,然后结合题目进行套用,以确保把句子写对且字数写够。绝大多数英语成绩在五六十分的孩子看不懂大作文前面的阅读内容,若他们想要续写,难度较大,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做。还需注意一点,写作时不能直接抄袭前面的阅读内容,否则即便写满了,也会得零分。总之,基础弱的孩子务必在基础题上多花费些时间。较难的题目,即便做对一题,那也是赚到的。

    有些孩子有八九十分的基础,他们积累了不少词汇,至少掌握了部分基础语法。这类孩子听力错误不能超 4 个。阅读不能只停在 AB 两篇,C 篇可尽力去做。阅读 D 篇可能看不懂,能答对几个就答对几个,实在不行放弃也无妨,若蒙的话,有 1/4 概率蒙对。阅读七选五要保证答对 3 个。完形填空要努力答对 9 个以上。语法填空至少要保证答对 6 个。写作不能仅停留在写小作文的程度,小作文要能拿到 10 分以上,大作文要能够开始动笔。无论是小作文还是大作文,首先要把句子写正确,如果不会运用复杂句型,就先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把字数写够,至少能得到一半的分数甚至及格分数。想要获得 20 分以上,就必须使用一些较高级的词汇。同时,还要运用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倒装句和虚拟语气等能体现语法功底的句型。当然,不能只是一味地堆积语法,因为内容符合题意是首要前提。

    有两个关键之处。其一,老师需做到严格要求,同时进行监督检查并确保落实到位;其二,学生要能够克服心理障碍,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困难。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6 11:52 , Processed in 0.101059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