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直升机怎么画,富春山居图合璧十周年:两岸文化瑰宝的历史性重逢与传奇故事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9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 年 6 月 1 日,《富春山居图》成画已达 660 多年,分身也有 360 多年。此画此前分藏于海峡两岸 60 多年,如今终于在台北实现合璧。中新社记者当时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瞬间。

    2021 年 6 月 1 日,在合璧十周年之际,著名书画家何水法对这幅传世名画作出评价,称其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名画。十年前,他以大陆书画家代表的身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一时刻。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为背景,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于 1350 年完成,对后世画风影响极大,被称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1650 年因遭火焚而分成两段,前段被称为“剩山图”,后段被世称“无用师卷”。

    1956年,“剩山图”成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无用师卷”于 1746 年被征入清宫。它在乾清宫存放了 200 年。1948 年底,它被运至台岛,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岛海峡使得这样一幅稀世珍品分隔两地,遥遥相对。何水法向作者讲述,多年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始终在积极促使分藏于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实现合璧。

    何水法是全国政协委员。2010 年,他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提案。这个提案是将分藏在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在海峡两岸合璧展出。

    2011 年 1 月 16 日,经过多方的一同努力,两岸达成了协议,浙江博物馆答应借展。6 月 1 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完成了合璧。当时身处现场的何水法向记者讲述,身为中国人,身为艺术家,那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台岛的著名书画家江明贤那时在现场一同参与这盛大的举动。十年之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想起当年的那种盛大景象,依然激动得不能自已。

    《富春山居图》不单单是一张画。今年 79 岁的江明贤讲,此画在 600 多年的时间里历经坎坷,四处漂泊,两岸人民的喜怒哀乐都凝聚在这一传世的名画之中。

    1988 年,江明贤打破了海峡两岸艺术界分隔四十年的这种僵持局面。他应中华文化联谊会的邀请,在中国美术馆以及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他成为了首位亲自来到大陆举办个人展览的台岛画家。这一举措引起了两岸文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热烈的回响,开启了两岸美术交流的先河。到现在,他已经往返大陆 200 多次,将大陆的名山大川都走遍了,他的作品也多次在大陆进行展出。

    2011 年《富春山居图》合璧前后,江明贤被国务院参事室邀请。他与大陆画家宋雨桂一起,代表两岸主笔画家进行“合璧”创作,创作的作品是《新富春山居图》。

    最后贯穿了六和塔,直至钱塘大桥终止。

    为了画这一巨作,江明贤趴在地上长时间工作,甚至患上胃出血。

    画家都很有个性,但江明贤和大陆画家的“合璧”却很愉快。

    江明贤回忆道,我们曾有过这样的约定,那就是双方都能够去修改对方的画。两岸的画家彼此之间进行切磋交流,都获得了很大的益处。在他看来,这种能够相互包容的特质正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那段时间,两岸画家乘坐汽车,还乘坐轮船,亦搭乘直升机,沿着富春江、新安江以及钱塘江前行,借助画笔描绘出了 600 多年后的新富春山居图。

    何水法后来把画室建在了富春江畔的庙山,此地正是当年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之处,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何水法怀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分藏在两岸的《富春山居图》能够在大陆合璧进行展出,尤其最好是在《富春山居图》的诞生地,也就是杭州富春江畔进行展出。

    《富春山居图》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何水法认为它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财富。这幅画作应该公之于众,而不应藏之名山。它不但可以在台岛合璧,也能够在大陆合璧,还可以在世界各地合璧展出,从而让全世界都能欣赏到中国的文化瑰宝。

    江明贤非常赞同两岸继续携手“合璧”。他表示自己也有一个中国梦,期望能够把中国的书画艺术推向世界,让其能够与西方艺术处于同等地位,平起平坐。(完)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5 14:55 , Processed in 0.105798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