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快手 海外 副总裁,快手CEO宿华辞任程一笑接棒 2021年最大组织架构调整开启新篇章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573
发表于 昨天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

    作者|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快手终于迎来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昨晚(10 月 29 日),快手科技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表明,董事会已经同意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宿华辞去首席执行官这一职务。同时,董事会也批准了联合创始人程一笑担任该职务。程一笑将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以及业务发展。此任命从 2021 年 10 月 29 日开始生效。并且,宿华将会继续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以及薪酬委员会委员,他负责制定公司的长期战略。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在汇报关系方面,依旧是向董事长宿华进行汇报。

    2021 年下半年,快手正在进行两次大刀阔斧的组织架构调整。通过这些调整,快手自上而下地去修复公司的管理困境。

    “君有疾在身,不治恐将亡”

    客观来讲,快手上市之后,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在内部方面,需要管理好 1.6 万员工(到去年底快手员工总数已超过 1.6 万人),这对公司的组织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在平台加强流量控制时,还遭到了头部主播的“挑衅”(快手主播辛巴曾多次喊话快手官方)。在外部方面,抖音以 6 亿 DAU 的优势遥遥领先,它背靠 19 亿 MAU 的字节跳动,生活无忧。并且,来势汹汹的微信视频号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然而,在一位快手离职员工眼中,无论是内部的管理难题,还是外部的竞争加剧,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道路问题,也就是方向问题;另一方面是管理问题,也就是团队问题。

    快手的道路问题已经被市场验证,但管理问题仍有讨论的空间。

    快手前 50 号员工朱蓝天向快手进言称“君有疾在身,不治恐将亡”。在本轮快手针对 CEO 的组织架构调整之前,坊间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即如今快手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不是来自抖音,而是公司内部双核治理所引发的组织效能内耗。

    快手上市之后,市值减少了超过七成,部分媒体还在看衰快手,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公司内部的双核治理结构。要是想迅速从这样的困境中摆脱出来,最为迫切的是要确定一位能够做决定并且拥有绝对话语权的 CEO,因为互联网公司本来就应该有且只有一个“灵魂人物”。唐斌(投资人,化名)向虎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左宿华、右程一笑)

    快手前员工张浩(化名)表示,在快手公司内部,主产品流量以及产品运营、电商、游戏、直播等相关事务都由程一笑掌控。而宿华主要负责公司战略、投融资以及公司管理。倘若程一笑不给予资源,那么宿华的管理就如同“纸上谈兵”一般。

    以快手长期作为对标对象的字节跳动为例,在张一鸣卸任之前,外界对他的印象一直是具有很强的延迟满足感,极度自律,并且掌控着字节跳动前进方向的“灵魂人物”。还有报道称,张一鸣会如同机器一般训练自己,没有太多情绪化的表现,擅长运用数据去寻找缝隙,最后一切都以增长来体现。

    快手有所不同。2011 年,程一笑推出了一个原创移动应用程序“GIF 快手”,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程序制作和分享动图。2013 年,在晨兴资本合伙人张斐的撮合下,宿华与程一笑相识结缘。

    程一笑为邀请宿华加入,拿出自己 80%股份的一半以及从张斐那里获得的一半股份,凑成 50%股份作为期权池。之后,他将这其中的大部分股份分给了宿华和宿华的 7 人团队。紧接着,宿华加入快手并担任 CEO(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则担任 CPO(首席产品官)。两人在公司治理方面组成了双核治理结构,而问题也由此埋下。

    一家公司里,“灵魂人物”的存在能够保证整个组织的执行力,能够保证人员的稳定性。即便出现错误,也能快速进行纠偏,能够减少内耗以及向上管理的成本。唐斌对虎嗅这样说道。

    回头来看,快手在过去几年的高管稳定性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以 2017 年到 2018 年这段时间快手的高管变动为例,前网易的副总编辑曾光明以合伙人兼首席市场官(CMO)的身份加入了快手,然而他仅仅在职一年就离职了;贲国肖入职担任首席人力资源官(CHO),在职时间仅有 5 个月就离职了;刘新华入职担任首席增长官(CGO),并且负责海外增长业务,同样也仅在职一年就离职了。

    那段时间,公司内部有部分业务负责人与宿华、程一笑存在交叉汇报关系。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一方汇报后,另一方有权推翻。这必然会导致工作推进受到阻碍。张浩向虎嗅表达了这一观点。

    一位企业战略顾问向虎嗅表明,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里,很多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即便看起来像是“臭棋”,也必须去实施,不能不行动。好的公司能够迅速纠正偏差,然而坏的公司反倒会因为这一步看似“臭棋”的举动,持续对自身的判断产生影响。

    由此延伸出的更严重问题是,当业务发展加快时,那种折中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更换“老大”。2020 年 5 月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原运营负责人马宏彬与原商业化负责人严强调换了岗位;原产品负责人之一徐欣被调任去负责用户体验中心;原产品负责人之一王剑伟,将产品和直播业务的汇报线收拢,成为了产品的最高负责人。这次快手自成立以来的最大架构调整涉及到了商业化、运营、产品等多个核心部门。

    对此,另一位快手离职员工钱恒佳(化名)向虎嗅表明,公司进行这样的人事调整后,下面的中层管理者深感痛苦。基本上,很多老员工在一年时间里要先后接手好几个新业务,当正在做某一业务时,又会被新领导派去新任务,而此前的工作大多会被搁置一旁。因此,大家渐渐地都学会了做“面子工程”。

    她补充说,互联网大厂普遍存在“空降”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二级部门的政治角力加剧了,并且在业务推进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推诿和撕扯现象。她问能想象一个项目只换负责人时团队会有多绝望吗?每个领导都有亲疏之别,每次调整都会有各种会议在等着,就像个无情的开会机器,哪还有时间做业务呢?

    钱恒佳似乎是为了证明这种现象并非个体感知偏差,他特意从微信收藏里翻出了快手前 50 号员工朱蓝天在 2020 年于快手内网发布的《谈谈我司的病》。在这封内部信中,快手呈现出“百病缠身”的状况,比如消失的老板、空降的管理者、业务在暗中较劲、部门派系林立、信息不畅通、伪数据驱动以及文化被稀释等等。

    信中专门罗列了在业务上暗中较劲的快手高管,比如徐欣,他和别人相互不服;音视频的于冰与负责客户端的春雨互相侵略渗透业务;海外 KT 的 Zack 与 XYZ 的远熙在较劲;推荐方面的连总和万指导也是相互竞争。再谈到二级部门,直播的林磷与周驰互不妥协,商业化产品中台 ci 与业务负责人也存在这种情况,商业化销售一部和销售二部也在较劲。

    朱蓝天是那么资深的老员工,他都在抱怨部门墙的问题,也在抱怨政治斗争的情况,还在抱怨业务推动存在困难,像这样的团队,怎么能够去和抖音打仗呢?钱恒佳这样说道。

    “治沉疴,下猛药”

    快手经历了 2021 上半年的历程后,到了三季度,其组织迭代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并且试图首先从内部把“病根”去除掉。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也就是 9 月 28 日下午,此时快手刚刚完成了一轮组织架构的调整。

    快手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转型,设立主站产运线。该线的负责人是快手经营管理委员会委员、高级副总裁王剑伟,他向创始人程一笑汇报。原电商业务负责人笑古担任电商事业部负责人,同时,游戏事业部负责人徐杰也向程一笑汇报。原商业化业务负责人马宏斌成为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国际化事业部负责人仇广宇与他一起向快手联合创始人兼 CEO 宿华汇报。

    从快手内部信可知,调整对主站产品部等业务进行了收拢,同时配合主站产运线设立了电商事业部等四大事业部。主站产品部、运营部、用户增长部、游戏生态、搜索等业务都在收拢范围内,电商事业部、商业化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游戏事业部这四大事业部是配合主站产运线设立的。

    快手正逐步进行组织架构的转型,从过去依据职能划分的体系转向事业部制架构。快手官方觉得这样做能在加强事业部闭环管理的前提下提升效率。因为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组织架构体系都是按照产品、服务、业务集群或利润中心来组建事业部的。

    而且,与以往历次快手的重大人事任命不一样。在 9 月末的那轮权力更迭过程中,快手的高级副总裁、快手经营管理委员会委员严强离开了。(严强以内部信的形式宣告自己离职)他是 2016 年就加入快手的老兵,也是宿华亲自面试并且提携的高管之一,在他掌管快手商业化期间,出色地完成了 K3 战役制定的广告营销收入目标。

    今年 7 月快手上市首轮组织架构调整时,严强已不再担任用户增长负责人。这或许意味着这是其离职前的权力交接缓冲。此外,据财新报道,不少快手员工表示对严强的离开并不感到意外,还称这是“程一笑的胜利”。

    再看本轮组织架构调整(10 月 29 日):程一笑担任 CEO 并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及业务发展。自此,快手有了自上而下的灵魂人物。相比之前,公司内部的汇报效率得到了提升,内耗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这对稳定“市场情绪和信心”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也是符合资本市场预期的调整。在本轮快手换 CEO 之前,有分析师朋友在与虎嗅聊天时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宿华、程一笑对于快手,要么一人充分放权,要么两人都退居幕后,这不失为一种抚慰市场以及提振快手士气的手段。”

    快手董事会选择让程一笑接棒宿华担任快手 CEO 的原因,目前外界难以确切知晓。不过,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源于程一笑,也或许源于宿华。

    历史表明,宿华并非是一个“很顺从”的人。腾讯身为快手的大股东,按常理来说,宿华本应“有所谦让”,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这样。去年互联网传出过快手收购搜狗的消息,搜狗是腾讯觊觎已久的东西;此前有媒体称,快手拒绝让游戏直播业务与虎牙斗鱼合并,腾讯曾大力推动虎牙斗鱼的合并,尽管如今此事已失败,但腾讯一统游戏直播江湖的野心早已众所周知。

    而且,收购 A 站这一举措,上线快手直播 PC 平台这一行动,以及出海、追击 3 亿日活等战略行为,如今来看,大多数的结果都不是令人满意的。并且,现在快手被质疑最多的投融资方面、海外方面以及公司管理方面,都是宿华主要负责抓的领域。所以,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人来为快手当前的困境承担责任,被推到前面的 CEO 宿华,其责任显然是更大一些的。

    程一笑在快手取得快速发展的这几年一直处于幕后状态。反观他,其性格与张小龙相似,不太善于言辞,然而他自身却充满了产品经理的特质。抖音这两年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它所负责的产品运营和电商等方面死死地咬住了第二的位置,从而保证了快手基本盘的稳固,这体现出了强大的“产品韧性”以及顽强的好胜心。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大家高估了抖音,所以才极大地低估了快手这款产品对整个中国互联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快手的“老铁”基本盘主要是因为双列产品设计与流量分发方式。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受程一笑的意志影响。他本人一直坚持“普惠式分发”,产品也一直坚持关注普通用户的理念,这些都已经深深融入到快手这款产品的 DNA 里。

    另外,在快手调整 CEO 之前,有知情人士称,快手的投资者关系部门近期在向外传递信号,即 Q3 季度,公司的用户数据和收入数据都还不错,这个时间节点十分耐人寻味。

    大股东们最终站在了程一笑这一边。他们或许希望通过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为推动快手接下来的发展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而更深远的影响是,快手正在通过一次次大刀阔斧的组织架构调整,自上而下地修复公司的管理困境。

    “再造一个快手”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存在两个共同的困扰。其一,业务与规模的发展极为迅速,然而管理水平、组织能力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却远远跟不上,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其二,其首款产品的成功得益于时代所赋予的机遇,这种成功模式难以被复制。

    第一个问题已讨论过,无需再提。第二个问题呢,以快手寄予厚望的出海为例,在季度财报中,快手首次把海外市场拓展以“核心战略之一”的口径写进了财报。快手方面觉得,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在海外市场的成熟度相对不高,还处于发展和商业化的早期阶段,用户渗透率低,这意味着有着巨大且极具多元化的变现潜力,未来充满着增长和发展的机遇。

    问题在于,快手真能凭借出海实现“二次发育”吗?

    快手今年的海外增长目标设定为 2.5 亿 MAU,为此为海外市场准备了 10 亿美元的资金。不过,据《晚点》消息,2021 年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快手就花费了至少 2.5 亿美元。这种采取高投入、高产出方式且激进的烧钱策略,在快手的财报电话会中得到了快手 CFO 钟奕祺的确认,“在第二季度,海外销售费用占总营销费用的比例约为 1/3。”

    根据公开数据进行粗略估算,2021 年上半年的快手,至少已经耗费了近 80%的预算。其中一季度花费 2.5 亿美元,二季度花费 5.5 亿美元。然而,在 Q2 季度,快手的海外用户净增数量仅为 3000 万人。Q1 时海外用户为 1.5 亿,到了 Q2 海外用户变为 1.8 亿。

    要达成 2.5MAU 的海外增长目标,需在 6 个月内新增 7000 万用户。但依据 Q2 季度“撒币”换增长的力度,仅能勉强维持 1000 万人/月的增长速度。因此,在预算只剩 20%时还要保持增速提高,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更糟的是,快手在 8 月 20 日正式关闭了旗下的短视频产品 Zynn。这样一来,快手的海外“三子”就只剩下两个了。接下来,快手只能依靠 Kwai(在南美)以及(在东南亚、南亚)来拉动海外用户的新增。并且,在运营策略方面,快手也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以 Zynn 为例,从大力投入资金去猛推它使其登上北美下载榜第一,到后来放弃运营,这中间仅仅过去了十几个月的时间。

    字节跳动早于 2015 年就开始布局海外。即便不考虑运营能力以及“粮草”是否充足的问题,在 Tik Tok 的扩张版图上,有遍布各个国家的本地办公室,并且还聘请了大量的当地员工和留学生。对此,张一鸣在接受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的采访时表示,他们的策略是全球化产品,本地化内容。

    也就是说,远程协同这件事、办公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甚至还有很多底层的基础能力都在同步进行搭建。同时,又收购了本地团队并且进行本土化运营。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共同作用,在算法、组织以及运营的加持之下, 才产生了巨大的合力。

    反观快手,到了 2017 年,国内用户规模已接近天花板,国内短视频市场的红利也趋于见顶。在此情况下,快手才开始布局海外,对标推出了 Kwai。并且,在相关媒体的报道里,快手的出海团队早期是不在当地办公的,而是在其北京总部。

    对此,资深产品经理判官(曾为快手员工)认为,出海业务缺乏本土化更像是“云出海”。他表示:假设海外存在一个老铁市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快手就能够在海外开展业务。其一,快手到现在都没有做出第二款具有影响力的产品,也就缺乏一套经市场验证过的方法论;其二,海外业务对运营能力以及本土化的要求极高,而这恰恰是快手的薄弱之处。

    对此,涂琨(化名,投资人)分析道: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增速放缓后,资本会对这家公司的赚钱能力予以格外关注。倘若这家公司还赚不到钱,那么这家公司的天花板就会直接压下来。而对于快手来说,无论是针对其基本盘的讨论,还是对其产品价值的讨论,最终的估值都会与抖音脱钩。

    打开字节跳动的中文官网,在其产品栏目里,有抖音等十一款产品被列出,并且这些产品中的绝大多数日活都超过了千万;而打开快手的官网,其产品栏目给出了“快影”“AcFun”“一甜相机”,然而此前推出的特效相机“一甜相机”、新闻资讯聚合平台“快看点”、种草社区“豆田”、手游“爱游斗地主”、游戏直播平台“电喵直播”、快手小游戏“快手电丸”等产品都看不到了。

    快手的一位研发人员向虎嗅作者“判官”表明,公司对于新 APP 的支持情况一直不够明朗,难以获得主站的支持。快手的高层觉得他们当年是凭借自身努力起步的,如今新的 APP 也应该通过自身努力证明自己,然后再向公司寻求支持。

    不过,快手与抖音在捕食大众娱乐内容时,快手的算法网络似乎存在某个齿轮空转的情况,这导致了整个社区内容分层失灵。人们惊讶地发现,“老铁”至今仍是快手的代名词,并且快手这家公司的公众标签是“面容模糊”。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4 04:37 , Processed in 0.062283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