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小红书刷评价,大众点评抄袭小红书内容引争议:现代版掩耳盗铃的行为好玩吗?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8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狂人 | 公关狂人 (ID:PR-MEN)

    近年来,内容平台越来越受欢迎。不少平台都在努力招揽原创工作者,以充实自家平台的内容。然而,只有大众点评是直接将其他平台的内容转过来充实自己,这种做法让人佩服。

    近日,大众点评在更新之后,界面进行了大改版,且成功模仿成了小红书的样式。同时,其中的内容也都是直接照搬小红书的,关键是这些内容都是未经原博主同意私自进行转载的。有的转载者还自以为聪明地对内容稍加修改后才发布出来,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

    狂人只想问:这种现代版“掩耳盗铃”的行为好玩吗?并且,转载者会自己修改内容,这更能说明不是平台自动抓取内容,而是背后有人在操控内容,实在是细思极恐……

    在信息传播飞快的网络时代,这种“搬运工”的行为自然不可能瞒过当事人。所以,不仅被“搬运”的博主生气了,深受其害的小红书也发怒了。

    7 月 28 日,小红书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要求大众点评立刻把所有的侵权连接删除掉,同时关闭侵权账号。并且着重进行了强调,小红书不是在一天之内建成的,更不可能通过一键操作就进行复制。

    微博评论下也都是支持小红书维权的:

    这里要强调一点:小红书从最初开始便是以做内容社区为起点。良好的口碑以及忠实的用户,已然成为了小红书的壁垒。所以,小红书堪称是内容电商领域的杰出者。

    大众点评面对小红书的声讨有些慌张,随即做出了回应。经调查得知,此次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大众点评新上线且处于试运营阶段的推荐栏目,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违规的转载行为,目前这些内容已全部清理下线。

    翻译一下:

    我们保证重视小红书的投诉,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这次的大型搬运事件不是我们平台所为,而是属于违规转载行为,我们对此表示道歉,所以我们不会承担这个责任,不会背这个“锅”。

    3、自查自省:我们一直尊重原创,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

    如果让狂人对这篇声明进行评价,那可以说是既没有功劳也没有过错。在声明发出之后,狂人在大众点评上已经无法看到小红书的相关内容了。从这一点来看,大众点评似乎是下了一番功夫进行整改的。

    态度方面,狂人感觉有些模糊不清。仅用“违规转载”这短短四个字,就将平台栏目盗取内容的不良行为给掩盖了过去。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十分显著。同时,狂人也未曾见到大众点评针对这种损害平台声誉的行为,出台任何具体的惩罚措施。由此可见,其中似乎存在着一些包庇的意味,此点就不再进行探讨了。

    总之,对于这次的回应,网友依然是一片吐槽之声:

    做社区内容并非易事,要做出既叫好又卖座的内容电商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不能因为难就抱有侥幸心理,去做一个背后的“搬运工”。一旦被曝光,不仅会丢脸,还会降低用户对平台的好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用户流失,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曾经,大众点评是被国内一些应用抄袭搬运的对象。这些应用继续对大众点评进行引流。可以说,大众点评曾经在这方面深受其害,它是深受其害的平台之一。作为国内优质的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你为何会变成这样呢?

    2016 年,大众点评曾遭遇这样的情况:百度在未获得大众点评以及当事人同意时,“私自搬运”了大众点评的商家信息和用户评论。基于此,大众点评向法庭提起了诉讼,将百度告上了法庭。

    当时,大众点评明确表示:大众点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投入大量资金,才获得了如此多的优质内容。而百度却私自将这些内容加以使用,盗取了大众点评的劳动成果,这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最后,法院判决百度赔偿大众点评 323 万,之后又驳回了百度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

    当时很多网友都感到高兴和满意。完全没有想到,过去对这种“搬运”行为极为痛恨的大众点评,现在却……

    小红书的内容开始从美妆时尚领域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一来,它的社区内容变得更加全面了。同时,小红书所宣传的“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也越来越精准。而这些用户体验,是大众点评目前所无法做到的。

    大众点评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是一个用于寻找好餐厅和酒吧等的应用,且平台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然根深蒂固。大众点评连日来所进行的所谓“弱化工具标签,强化社区功能”的举动,实则是对自身平台属性的认识不够清晰。过于强势的改版,不但无法吸引到新用户,还有可能导致一部分老用户的流失,甚至会使自身原有的壁垒也丧失掉。

    狂人建议,大众点评若真想刺激月活,不妨下功夫去优化评论版块,或者优化搜索栏,这样或许更好。这种“搬运”行为,无疑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客观角度来看,大众点评在刷评论方面有过前科,在搜索竞价排名方面有过前科,在泄露用户隐私方面也有过前科。狂人曾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对此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进行观看。

    大众点评原本就缺乏社区氛围,由于之前的一系列操作,其口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用户在一个 APP 中的行为习惯不易改变,盲目地模仿甚至直接拷贝别家平台的内容是过于急切的行为,因为每个社区 APP 都有自身的产品特点和社区氛围,这些虽然可以被复制,但很难超越原创。

    狂人认为,综上所述,大众点评此次的运营是非常没有商业道德的行为。狂人希望大众点评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要再重蹈覆辙了。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大众点评这次的“搬运”事件?

    欢迎小伙伴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1 09:51 , Processed in 0.075466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