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氢氧化钠化学式怎么写,九年级科学统练考点解析:如何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284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盼望着,盼望着,国庆节即将到来,期中统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怎样在科学统练中减少丢分,获得满意的成绩,让家里安宁,给父母一份灿烂,这是九年级同学需要考虑的事情。如今,你们的老朋友——萧云老师来了,将为你们排忧解难。

    今天,萧云老师要讲述的期中统练考点为: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如何进行验证。

    考点的引出:

    同学们,我们知晓盐酸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然而,此反应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现象。那么,究竟该如何设计实验,以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呢?

    思路整理:

    咱们首先写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大家都知晓,盐酸溶液内存在着三种微粒,分别是 H+、Cl-以及 H2O 分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为 Na+、OH-、H2O 分子。如今若把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进行混合,实际上就是将上述的各种微粒混合在一起,也就是把 H+、Cl-、Na+、OH-、H2O 分子等混合在一起,那么会发生怎样的离子反应呢?我们从化学反应方程式开始来确定离子反应。从化学反应方程式能看出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可溶的,它会电离出 Cl-和 Na+。而生成物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现在我们写出离子反应式:

    反应前后进行比较,Na+与 Cl-始终存在,这表明它们实际上并未参与反应。然而,反应前存在的 H+和 OH-,在反应后消失了,由此可见,它们才是真正参与反应的,最终形成了 H2O 分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上方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简化为:

    可见,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本质在于 H+与 OH-发生反应,从而生成了 H2O 分子。并且,Cl-和 Na+并未参与到该反应之中,在反应前后它们都依然存在。

    我们在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反应时,应当依据题型的情况来建立如下思路:

    题型1: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

    原先烧杯里存在 H+和 Cl-。滴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由于 H+参与了反应,它会从有变为无。而 Cl-在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前后始终都存在。因此,要验证发生了反应,必须从 H+着手,而不应该从 Cl-着手。

    具体验证手段合理与否分析:

   


    往烧杯中先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接着再滴加硝酸银溶液,然后观察是否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从 Cl- 开始进行评价,这种手段是不合理的。因为 Cl- 实际上一直存在且并未参与反应,当滴入硝酸银溶液后,都会出现白色沉淀。

    往烧杯中先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滴加碳酸钠溶液,接着观察是否会产生气泡。

    从 H+开始进行评价,其手段是合理的。如果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那么氢离子就会消失,此时滴入碳酸钠溶液后就不会有气泡产生;反之,如果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发生反应,那么氢离子就不会消失,此时滴入碳酸钠溶液后就会有气泡产生。

    小结:把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的这种题型,验证的办法应该从氢离子(H+)去考虑,而不应该从氯离子(Cl-)去考虑。

    题型2:将足量稀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原先在烧杯里有 Na+和 OH-。滴入足量稀盐酸之后,由于 OH-参与了反应,它会从有变为无。而 Na+在滴入稀盐酸溶液的前后一直都存在。所以,在验证是否发生反应时,应该从 OH-开始着手,而不应该从 Na+着手。

    具体验证手段合理与否分析:

    滴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后,接着往烧杯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然后观察是否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从 OH- 开始进行评价,这种手段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确实发生了反应,那么 OH- 就会消失,此时滴入氯化铁溶液后就不会有红褐色沉淀产生;而如果没有发生反应,就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滴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后,接着往烧杯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观察是否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从 OH- 开始进行评价,手段是合理的。如果确实发生了反应,那么 OH- 将会消失,此时滴入硫酸铜溶液后就不会有蓝色沉淀产生;而如果没有发生反应,就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事先在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加酚酞试液,此时溶液呈现红色。接着滴入稀盐酸,接着观察红色是否会变淡。

    从 OH-开始进行考虑,其思路是恰当的。然而需要留意的是,即便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并未发生反应,依然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使得 OH-浓度降低,碱性变弱,红色也会变淡。因此所采用的手段并不合理。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此时溶液会呈现红色。接着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红色是否会消退变为无色。

    首先用 PH 试纸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值。接着滴入足量的稀盐酸。然后再测定混合液的 PH 值。最后观察 PH 值是否变小。

    从 OH- 开始进行评价,其思路是正确的。但要留意到,即便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发生反应,也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使得 OH- 浓度降低,碱性变弱,进而使 PH 变小。所以,原来的手段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使用 PH 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 PH,然后滴入足量的稀盐酸,之后再测定混合液的 PH,观察 PH 是否会小于等于 7 。

    小结:对于将足量稀盐酸滴入稀盐酸的这类题型,验证的手段应该以 OH-为切入点,而不能以 Na+为切入点。同时,还需要留意溶液稀释所带来的变化。

   


    总之,对于如何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个问题,需要抓住 H+和 OH-发生反应的本质来展开。我认为通过上面的详细讲述,同学们必定掌握了该类题型。接下来做几道练习,以此来检验学习效果。

    小林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目的是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接着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变浅;通过这一现象可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方案 2 是这样的:先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接着再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出现了白色沉淀,那就说明生成了氯化钠,也就证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方案 3 先往盛有盐酸的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接着再往里面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那就意味着盐酸被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掉了。

    请判断上述三种方案的可行性,并说明原因.

    老师在讲解酸碱盐的性质实验过程中,为了阐明氢氧化钠与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在下表的空格内填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

    老师鼓励大家去开动脑筋,接着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能够进行证明。大家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设计出了如下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讨论:小红觉得方案一无法证明,原因在于;小刚则认为方案三仅仅凭借 pH 逐渐变小是不能证明的,必须要 pH 等于或小于 7 才能够确定,原因是

    本次教学到此结束。若大家对教学内容有咨询需求,可在下方留言进行交流。最后提前祝愿大家期中统练成绩优异,笑容满面。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0 06:31 , Processed in 0.105038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