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写短文章赚钱的平台,短赚钱写文章平台推荐,写短文赚钱软件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2651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叶 618 年中大促火热进行中

    活动课程+图书超值特价

    买就送!买就送!买就送!

    最近我们公司有几个做新媒体的小伙伴,他们都表示很苦恼。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在新媒体创作方面遇到了瓶颈,每天都在重复自己的内容,即便绞尽脑汁,也感觉很难取得突破。

    创作会有枯竭期,这是一定会到来的。无论你当初对写作或是短视频有多么热爱,尽管你认为它是你一生的挚爱,但实际上这常常都是美好的误会。

    当我们享受这件事时,往往是因为这件事给了我们积极的反馈。

    真正的热爱,意味着能够长期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情,即便在别人看来这件事情是枯燥无味的,也依然能够乐此不疲地去做。

    我们普通人并非那样的人。我们需要得到正向的激励或者反馈,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就会选择放弃。

    我非常理解小伙伴的苦恼。从 2002 年起,我就一直在写新媒体文章。这种苦恼我已经经历了很多轮。大概每 2 到 3 年,我就会经历一次写作危机,会思考写什么好呢?

    我其实是一个普通人。今天我写这篇文章,是想给大家讲讲我过去的经历,讲讲我过去是怎样突破创作枯竭期的。

    怎么说?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做法吧。

    我最早开始做的新媒体是论坛。我自己写了一年半之后,就觉得没有什么想要说的了。每天只是不停地灌水,也变得没有意思了。同时,我邀约的那一批活跃的坛主,很多也渐渐地不再爱说话了。

    我去问了老坛主,他们告知我,坛主最多能搞两年,之后就不再有热情了。

    怎么办?

    换坛主,或者去一个新的圈子和一群新人聊天,或者选择一个自己新感兴趣的话题继续聊,大致就是这些情况。

    为什么没有热情了?

    每天都在灌水,话题大多相似。聊了大概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能接触到的新观点和新知识快被看完了。能展现出的机灵也差不多到了极限。那些能混熟的人都已经加了好友进行私聊。

    这个社区,对这个话题的新鲜感已消退得差不多了,所以大家也就散开了。

    天底下的事情,无非都是如此。

    一开始以为是找到了真爱,到最后还是敌不过天天见面的厌倦。

    拯救我的不是加入新论坛,而是博客。

    博客和论坛形式不一样,这就给人带来新鲜感。

    我在论坛里灌过的水,在博客里重新进行了撰写。原本是对话聊天的内容,如今变成了系统的文章。这让我感受到了新鲜感,同时也促使我更系统地进行输出,从而获得了成长感。

    我开始写博客的时间是 2003 年。我写了 2 年博客之后,又发现自己有写作的动力。不过,此时阅读量却停滞不前了。

   


    为什么阅读量没有增长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写的人在不断增多,这就把原本就很有限的流量给分散了。

    我采取的解决方式很简单。我直接更换了一个博客平台。之前是在一个讲信息化的小博客平台,之后去到了业内最大的一家信息化博客平台。那里水大鱼多,自然就有了继续玩下去的兴趣。

    当然 2 年后,我又遇到问题了,我不怎么想写信息化了。

    我开了一个个人博客,名字叫“70man”。如今能记得这个网站名的朋友,估计年龄都至少在 35 岁了。

    我每天会去折腾个人网站的代码,这里进行一些修改,那里进行一些修改。我还会写一些文章,以此来蹭蹭热度。我努力争取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获得一个好的排名,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份热情。

    保持写作热情的第一个妙招很简单,那就是避免创作枯竭期。换平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新平台拥有广阔的天地。

    秋叶新浪博客

    即便是换平台,也会写不下去。

    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当中,真正值得去看的文章数量不会超过 200 篇。

    我所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曾撰写过众多领域的文章。起初是关于信息化方面的,接着依次有关于大学生的、PPT 的、职场技能的。而今天则写到了新媒体、社群、写作以及个人品牌等方面,我在很多方面都写过文章。

    我发现,在一个特定的领域里,真正优秀的话题,那些不追逐热度的、有实际价值的干货话题,能够达到 200 个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其余的话题,不过就是通过变换花样来撰写,更换标题来撰写,或者蹭不同的热点来撰写罢了。

    在一个平台写了很久后,大家曾写过的那些话题你都已经写过了,这时你就会感觉没有话题可写了,如此一来就进入到了创作枯竭的时期。

    有的人积累得较多,能够多写几篇。大部分人在写到 30 篇的时候,也就是坚持了一个月的时候,他们的热情逐渐消失殆尽,之后就再也不会提及创作这件事情了。

    他们会向每一个人诉说,我曾经坚持写了一个月,那过程实在是太难了。如今,我特别钦佩那些能够每天都坚持写作的人。大概就是凭借着坚持写作,我吸引到了不少粉丝。

    其实坚持写并不难,天天写也不难,这主要是习惯的问题。然而,天天重复并且坚持天天写就比较难了,对于任何一个有追求的人来说,这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升级你的方向,换一个话题,去找到新鲜感。

    我过去从为大学生答疑转变到进行 PPT 制作。从教授 PPT 开始,接着到从事写作工作,一直到如今进行个人品牌写作,这一路走来都是相同的路径。

    或者

    提升你的认知,对于相同的话题能够形成全然不同的认识,这样就能让你找到对该话题重新进行阐释的乐趣。

    我记得当年做了两年信息化工作后,去了高校。在高校里,我猛读了一年书,期间看了 200 多本书。这使我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一下子打开了很多维度。我发现自己过去对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人性的认识都太浅了,对信息化的认识也过于简单。因此,我产生了重写信息化的欲望。

    《大项目售前售后的 30 种实战技巧》这本书是这次写作的产物。从 2008 年开始出版,到如今已经过去了 12 年。到现在它还在售卖,并且已经加印了 10 多次。

    我在撰写 PPT。起初,我撰写的是 PPT 教程。随后,我察觉到大家的问题在于逻辑方面,于是便开始撰写 PPT 的逻辑。接着,我又发现只有将 PPT 与热点相结合,才能够达到“王炸”的效果。

    我在微博上凭借分享点评热点话题的 PPT 而走红了。实际上,我撰写 PPT 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数次内容方面的提升,并且这些都是 PPT 。

    但是写的主题不再仅仅局限于 PPT 技巧,我表明我将 PPT 转变为了一种传播媒体。

    今天若让我写 PPT,我是写不过年轻人的。我只是将 PPT 教学转化成了一个手艺活,这样就能让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来接替这份工作。

   


    我去教大家打造个人品牌。我自己通过 PPT 完成了个人品牌的打造和逆袭。

    所以要保持写作热情,避免创作进入枯竭期,第二个妙招很简单,那就是换主题,因为新主题会让人感觉自在潇洒。

    换主题的难点在哪里呢?其一在于知识需要升级,其二在于阅历需要升级,而这些都不是能够在瞬间就实现升级的。

    自己需要放下过去所积累的东西,然后去调整一座全新的山峰。这件事情说起来是很美好的,但实际做起来却会让人感到难受。

    写新内容不像老内容那样驾轻就熟,这就相当于在死磕自己,同时也无法确定能否获得新用户群的认可。

    带着做过去内容的经验去打新领域,这是唯一的好处,这样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还能保持好的网感。

    很多人如果不愿意突破自己,就会选择放弃做新媒体,然后回归到挑战小一些的工作。 很多人若不愿意突破自己,其选择便是放弃做新媒体,进而回归到挑战没那么大的工作。 倘若很多人不愿意突破自己,他们的选择就是放弃做新媒体,接着回归到挑战较为小的工作。

    但问题是要活出自己的人生,总是要面对挑战的。

    你回避的问题,在另一个地方还是会用你无法逃避的方式找到你。

    所以说敢迎难而上的人,最终会获得命运的馈赠。

    看到这里,或许有许多人对新媒体写作萌生了兴趣。写作和不写作,两者的区别真的很大吗?

    这时,很多人不免要问,我很想学习新媒体写作,可是我没有基础,真的能够学会吗?

    嘿嘿,赶紧来看看秋叶家的精品课程吧!

    本次课程的主讲大咖老师有秋叶,还有丁小星,以及林琳。他们都是资深实战专家,会手把手地教你学写作。

    看完我们的师资力量后,再来感受课程内容,这是简洁版的课程大纲。

    干货很多,目录较为清晰,内容既丰富又全面,涵盖了一篇好文章诞生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够有迹可循地写出好文章!

    现在扫码,立即优惠购课

    常言道:拥有多种技能是有好处的。如果你希望拥有写作这个技能,那就跟着秋叶团队开始学习吧,这样能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多一种可能性。

    ————— 你可能还想了解—————

    Q:课程有时间、次数限制吗?

    A:课程不限时间和次数,随时可学,长期有效。

    Q:手机上可以学习吗?

    A:可以,手机、电脑、iPad,上下班路上,都能学!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0 03:22 , Processed in 0.10170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