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阆中网站建设价格表_阆中网站建设怎么样_阆中网站公司_网站制作的公司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1779
发表于 前天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在阆中古城学道街内,素清啡凡咖啡馆开始了试营业。这家咖啡馆很特别,它是一家从乡村开到城市的分店。定期在店里制作咖啡的,是两位来自五龙村的老奶奶,一位 85 岁的王素清,一位 76 岁的杜云珍。

    一杯咖啡能折射出发展思路,一张名片也能折射出发展思路,一个品牌同样能折射出发展思路,这些都折射出阆中全域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一年多时间里,围绕着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一金字招牌,阆中聚焦于“旅游的龙头、对外的名片、发展的主力”这样的发展定位,并且坚持以“文旅融合、全产业融合”作为导向,积极地推进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去年,阆中接待的游客数量为 1441.31 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19.34%。同时,实现的旅游综合收入为 170.01 亿元,同比增幅达到 30.11%。这个增幅在全省处于前列。

    在危机之中孕育新的机遇,在变化的局面前开启新的局面,成功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阆中的文旅产业加快了恢复的步伐。以高质量的标准来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在全力以赴塑造“世界古城”品牌的征程上,阆中凭借着这一势头再度出发。

    木木 小溪

    精准定位阆中不止有古城

    古诗描绘的阆中古城,三面江光环绕着城郭,四围山势锁住了烟霞。千百年来,山水与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天地与人和谐地共同生存。张飞庙、滕王阁、川北道贡院等诸多景点。游客走进阆中古城后,能够在数以千计的古院落里,体会到那种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

    古城是我们的核心资源,然而我们所拥有的并不仅仅只有古城。阆中市委主要负责人表明,要成为一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取决于这个地方所具备的独特旅游资源,在这些资源当中,不得不提及的是阆中那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节文化是典型代表。为了让春节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阆中已经连续举办了 3 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在今年春节之前,阆中还特地推出了春节文化代言人“年爷爷”落下闳,并且向全球发出邀请,邀请大家来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

    2017 年,“春节老人”落下闳被评为四川首批历史文化名人。2018 年,一场春节文化盛宴在阆中上演,此盛宴年味最浓。2019 年,一场春节文化盛宴在阆中上演,此盛宴舞台最大。2020 年,一场春节文化盛宴在阆中上演,此盛宴时间最长且传承最广,而阆中是春节文化之源。阆中常态化推出海内外家庭在阆中过大年等民俗活动,还推出了川剧《落下闳》在阆中演出以及“亮花鞋”乡村文旅大看台等活动……仅去年春节这一个时期,阆中就接待了 163 万人次的游客。在全省春节人流聚集度的排名里,阆中古城处于全省第三的位置。

    今年 4 月末,阆中古城的花灯再度亮起。“年爷爷”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阆中邀请了南充、广元援助湖北的医务人员,还有本地的一线医务人员来“补过年”。借着笑容满面的“年爷爷”的手,阆中的文旅按下了“重启键”。

    红灯笼场馆计划保留 5 到 8 年,展厅也计划保留 5 到 8 年,外部广场同样计划保留 5 到 8 年。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东表示,红灯笼场馆将成为“新阆潮”电音秀场,会与成都演艺公司展开合作,把电子音乐表演和流量明星网红引入其中,通过把时尚的内容填充到传统的外壳里,来吸引年轻的游客。

    融合发展全产业链条相生共兴

    在阆中天宫镇五龙村的一间民宿咖啡屋内,王素清婆婆掌握了手磨咖啡的新技巧,杜云珍婆婆也掌握了。她们成了“网红”,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能喊出她们的名字。两位老人经常在与游客的攀谈中,笑得眼睛眯成了线。这在从前的乡村生活中是不常有的场景。

    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靠山”呢?五龙村成为了“新榜样”。一是依托“特色旅游小山村”的建设,村里的步行道和骑游道替代了原本的泥巴路;二是在石龙河河道两边栽种了四季鲜花;三是将闲置的老房子进行改造升级后统一运营;四是把两位婆婆的农房改造成以她们名字命名的民宿。环境得到改善后,旅游资源被盘活了。在这些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川东北民宿里,素清婆婆、云珍婆婆以及乡亲们不用出门,就拥有了两份收入。

    “旅游+农业”,并非仅局限于五龙村。飞凤镇桥亭村享有“枇杷之乡”“长寿之乡”的美誉;思依镇杨家河村有着“小九寨”的称号;还有距离阆中古城 30 分钟车程的博树逍遥谷、老观古镇、木兰湖、构溪河、朱镇河坝等乡村旅游景点。这些使得阆中“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的模式得以广泛发展。去年,阆中乡村旅游接待的游客数量为 310.3 万人次,实现的旅游收入为 20.2 亿元。与上一年相比,游客数量增长了 16%,旅游收入增长了 12.8%。

    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关键在于产业融合。阆中凭借独特的优势资源,积极大力地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借助旅游龙头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以“旅游 + 工业”为例,张飞牛肉公司构建起了集旅游、购物、住宿、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集散体验中心。保宁醋文化博览园顺利地创建成为了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以及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丝厂和绸厂再度启程,已然成为工业与旅游发展相对接的典型之作……

    在文旅经济的推动下,“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商业”等形式得以发展。阆中有 20 万群众因此吃上了“旅游饭”。全市的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115.27 亿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45%。

    项目引领激发文旅产业新动能

    金秋九月,南充市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坐落在阆中并建成,首次对外进行招生。同时,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在阆中建成,并且投入运营。这两个大项目是阆中文旅近期投产的:一个是用于培养文旅产业人才的,一个是用来提供丰富文旅消费场景的。

    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引擎是项目驱动。阆中根据全域旅游进行谋篇布局,确定了“一核三区两带”的整体规划。“一核”指的是古城;“三区”包含金沙湾康养文化体验区、天宫传统文化体验区以及构溪河生态文化体验区;“两带”为嘉陵江沿江的文化旅游带和 30 分钟乡村旅游带。

    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应当具备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旅游产品。在阆中市委主要负责人的观念里,项目是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的重要凭借,同时也是全域旅游得以发展的依托之处。

    以阆中水城为例,项目计划投入的总资金为 119 亿元。该项目将打造四个板块,分别是金沙湖、唐家山、河溪街道、构溪河。这些板块集水上娱乐、文化体验、湿地观光、休闲农业、康养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旨在打造一个国际主题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项目建成之后,预计能够实现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年收入 30 亿元,同时实现利税 3.5 亿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

    如今,国际青年旅舍已经全面建成并且开始迎客。西城 1966 那里灯火十分辉煌,游客众多。投资 80 亿元的阆中赛城项目正大力推进且进展顺利。金沙湾康养文化体验区特色鲜明,构溪河生态文化体验区特色鲜明,天宫传统文化体验区特色鲜明,它们相互映衬,为游客提供了多种选择……

    事实上,阆中文旅产业在项目建设方面布局更加优化。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在建设,加速了“四城同构”的实现;落下闳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等文旅重点项目在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文旅+”“+文旅”的融合发展,丰富了文化旅游要素。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并且投产见效,“一核三区两带”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渐展露出来,并且闪耀着光芒。

    智慧通畅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游客身在阆中,只要掏出手机扫一扫相关应用程序,就可以一机在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预订景区门票,还能够预订酒店和餐饮等服务,同时也可以接入“手机导游”“VR”等智慧旅游项目,从而畅游全城。

    突出“智能化”,全域建设智慧旅游。阆中建立起大数据中心,推动了“数字阆中·智慧城市”的顺利进展。免费 WiFi 服务更加便捷,智能咨询服务更加便捷,导览导游服务更加便捷,线上销售服务更加便捷。接入全省“智游天府”和全域旅游监测指挥平台,“云游阆中”项目能够实时监控景区动态,能够应急指挥处理突发事件。

    “云端”设施更完备,“地上”建设也加快推进。兰渝铁路与广南高速在境内交汇,国道 212 线穿境而过,国道 347 线也穿境而过。阆中机场的建设正在推进之中,正在全力争取成阆巴铁路立项建设,并且争取南(江)盐(亭)高速过境阆中,这样交通将会更加立体便捷。打造了 5 座高规格的旅游城市集散中心,新建了近 5 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在高速路出口建设了多功能旅游服务驿站,这个驿站集停车、咨询、休憩、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

    智慧通畅的设施得以建设,这有助于推动开放合作。阆中通过“走出去”来展示自身形象,通过“请进来”讲述阆中故事,通过“大联合”传递阆中声音。依托“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这个平台,阆中集中了优势文旅资源,精准地拓展客源市场,加快构建起跨区域的文化旅游市场。阆中一方面深度与京津冀等区域进行旅游联动合作,另一方面也与长三角等区域展开旅游联动合作,还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开展旅游联动合作。同时,阆中积极引入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文旅战略投资者,并且积极引入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文旅运营商,以此来开拓并培育文旅大市场。

    发展的浪潮气势宏大且不可阻挡;奋斗的历程令人心弦紧绷且长久新鲜。阆中清楚地意识到,天府旅游名县被成功选入并非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始点。踏上这新的征程后,阆中满怀坚定的信心,进一步将天府旅游名县的招牌做扎实、叫得响亮、擦得明亮,期望能尽早建成世界古城旅游的目的地。

    /问一问/

    打造“世界古城·春节文化”

    阆中市委主要负责人解答了如何能更好地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

    问: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一年多来,阆中旅游迎来了哪些变化?

    其三,文旅带动也发生了转变,从单一产业向三产融合转变,推动了“文旅+工业”“文旅+农业”“文旅+服务业”的发展。

    问:下一步,阆中如何抓好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认为,在前 30 年中,阆中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是“潜意识”抓文旅、“有意识”抓文旅以及“强意识”抓文旅。接下来,我们需要围绕“世界古城·春节文化”这个定位,以“优意识”来抓文旅。

    优化项目布局,筑牢文旅基础。将项目视为文旅融合的重要“强动力”,紧紧围绕“一核三区两带”的全域旅游布局,全力招揽关联项目,加快推进正在建设的项目,促使“文化+”“旅游+”“文旅+”实现融合发展,持续丰富旅游的业态形式。

    做好营销推介工作,将文旅市场进行拓宽。把品牌推广当作文旅发展的“主要方向”,用心组织对外的宣传推介活动,在持续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等线下活动办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知名旅游网站的线上合作。

    做好区域协同工作,开启文旅新的征程。将文旅融合发展当作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借助“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的力量。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阆苍南一体化协同发展等有利的时机。一同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全面提升阆中文旅发展的品质。

    /谈一谈/

    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副局长宋海泉

    这两年,阆中的城市品牌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年来,阆中市推出了阆苑仙境游这一文旅线路产品,深受市场热捧;推出了春节发源地之旅这一文旅线路产品,深受市场热捧;推出了三国寻踪之旅这一文旅线路产品,深受市场热捧;推出了科举研学之旅这一文旅线路产品,深受市场热捧;推出了红色文化之旅这一文旅线路产品,深受市场热捧;推出了夜游古城之旅这一文旅线路产品,深受市场热捧。同时,一批全新线路产品也得以推出。

    文旅融合发展成效较为显著。依据“旅游+”以及“+旅游”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文化、农业、工业、体育等产业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千年古城·万家书香”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活动持续开展,像嘉陵江国际龙舟节、国际马拉松赛、“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等。文化旅游产品得以丰富,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19 11:23 , Processed in 0.114511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