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4月13日北京邮电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成立仪式成功举办

2万

主题

2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431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月 13 日上午,由某技术指导委员会(简称“TSC”)与北京邮电大学一同举办了“北京邮电大学技术俱乐部成立仪式”,该仪式在北京邮电大学海淀校区的长年报告厅顺利举行,同时还进行了校内线上直播。北京邮电大学把技术俱乐部当作核心。它会充分运用学校的学科平台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以此来打造校园开源生态。还会夯实开源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基础。共同推动开源社区的创新与繁荣。

    嘉宾合影

    他们共同为俱乐部举行了揭牌授牌仪式。本次活动由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熙主持。

    成立仪式主持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熙

    揭牌现场

    授牌现场

    北京邮电大学的副校长张建华首先在仪式上致辞,并且对俱乐部的成立表达了祝贺。他指出,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基础研究工作。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着重强调,要开展“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的行动。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信息黄埔”,坚定地将目光聚焦在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上,并且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国产操作系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它,技术俱乐部的成立,会给北邮的广大师生带来一个更宽广的平台,能让他们在学术交流、技术研究和实践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网络强国,网信报国”是当代北邮人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期望北邮师生能在技术俱乐部中有所收获,并且为生态构建增添新的活力,为建设祖国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奉献力量。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张建华致辞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助理刘京娟发表了致辞,她表示: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要先行。开源创新体系的核心在于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开源人才,而高校是培养开源人才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基地。在高校推进开源教育,传播开源文化与精神,这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由产业界共同建设和维护的重要开源项目。我们期望技术具备先进性和创新性,从而为千行百业的产品增添更多竞争力。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高校老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参与技术共建,攻克技术难题。这也是我们发起技术俱乐部计划的最初想法。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助理刘京娟致辞

    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进行了仪式致辞。他说,我们正步入一个万物智联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不断融合。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但产生了多样的需求和场景,还为我国带来了面向下一代操作系统技术与生态实现“换道超车”的机遇。近些年来,中国正从使用开源、参与开源的阶段,迈向贡献开源甚至部分主导开源的阶段。此外,开源能够推动产业共同建设,而产业又能反过来带动开源创新,这二者的相互促进使得中国在开源操作系统领域进行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尝试。它应运而生,其目的是面向万物智联的世界,构建分布式全场景协同的开源操作系统基座以及生态系统。高校技术俱乐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它肩负着社区与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共建共享的重要使命。产业专家走进校园,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到开源社区共建中,加强学术圈与社区的联动,使高校师生能获得激励、荣誉和成长,这是技术指导委员会的重要战略。相信在北京邮电大学积极参与以及社区每一位伙伴共同努力下,生态定会蓬勃发展。

    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致辞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执行院长李小勇在仪式上进行了致辞。他指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属于中央网信办与教育部的“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单位。该学院围绕国家开源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平台和人才优势,与信通院以及计算机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成立了技术俱乐部。成立技术俱乐部,我们的教师们获得了拓展与开源社区直接对接的机会,他们立足于社区的真实需求进行技术研究,从而推进产学研用的深层次转化。同时,我们的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前沿技术和企业的最新实践,能够尽早地参与到开源贡献中,这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他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技术俱乐部能够取得更多辉煌的成果,能够为我校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勇致辞

    北京邮电大学技术俱乐部的主任邹仕洪进行了关于俱乐部未来建设思路及规划的分享。当今世界,智能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快。即将到来的万物智联时代,正在呼唤新的操作系统。而的出现,正处于合适的时机,非常有机会实现我国信息领域自主创新的根技术的突破。高校技术俱乐部也因此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其二为“深度”,主要围绕关键技术突破开展,会凝聚一批教授以及研究生来进行人机物融合的自主创新与开源贡献。

    邹仕洪副教授介绍俱乐部建设思路及规划

    最后,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向北京邮电大学的师生们进行了技术分享。这次技术分享的主题是《万物智联时代的操作系统与实践》。

    本次技术分享里,陈海波教授首先对历史时期操作系统的诞生与发展进行了回溯。在即将到来的万物智联时代,它将分别面向智能终端和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能力共享以及生态互通。随后,陈教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架构、技术的演进和所面临的挑战,还有生态的进展情况。他提到,3.2 版本在本月正式发布了。这个版本在系统能力方面为开发者带来了全新体验,在开发工具和 API 方面也为开发者带来了全新体验,在硬件调测方面同样为开发者带来了全新体验。并且,能力完备度构建取得了重大进展。未来,还有更多的技术难题等着我们去攻克。基于此,技术指导委员会在首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技术峰会上发布了《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期望能携手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进行联合创新,共同共享和共建开源操作系统技术与人才生态。

     TSC 主席陈海波学术分享

    积极推进开源对于科技创新和软件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夯实数字经济底座以及赋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技术俱乐部的建设一直在持续推进,这表明技术指导委员会有着汇聚学术与产业力量、培养高校开源人才的决心。独行速度快,众人同行能走得远。期待技术指导委员会能够与更多高校技术俱乐部携手合作,一起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样式,去探索未来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E N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4 21:15 , Processed in 0.089387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