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体育理论、教学、保健知识全涵盖,诚邀体育教师与师范生关注投稿

2万

主题

2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2334
发表于 2025-4-1 05: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介绍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将体育教学的经验进行分享;把学生自主课堂进行开发;推送有关运动保健的知识。欢迎体育教师以及师范院校的师生予以关注并且不吝于赐稿,若要投稿,请注明作者的相关信息。投稿邮箱:

    长跑时,肌肉活动剧烈,所需氧气增多。所以呼吸频率必须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呼吸方法不正确,就不能更好地促进体内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进而会过早出现疲劳,难以跑完较长的距离。

    中长跑中普遍所存在的问题

    1.有意识地憋气,然后喘粗气练习

    一些学生初练中长跑时,身体易出现无意识的紧张。这种紧张会致使呼吸不顺畅,还会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紧张。进而使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受到压迫,形成憋气的情况。之后便会喘粗气跑步。从生理学角度而言,憋气和喘粗气会让胸内压增大,对静脉血回流造成阻碍,使心输出量减少。因为憋气和喘粗气,会反射性地使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限制了组织间的交换。尤其在氧代谢不足时,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加剧了组织的缺氧。同时,肌肉中的乳酸浓度会快速上升,致使身体过早出现疲劳,对训练效果产生了影响。此外,由于学生是初次练习,很容易对身体动作的规格、动作的连贯性以及奔跑速度造成影响。

    2.步法与呼吸的节奏感差

    在教学期间,大部分学生在奔跑时呼吸与步子无法配合好,在进行练习时动作也不协调,经过一堂训练课之后,从外表上看显得十分吃力。跑步时呼吸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另一种是二步一吸二步一呼。这个动作涉及到呼吸与步子节奏是否一致。一些学生初学不够熟练,节奏感较差,他们吸气不深,呼气不足。奔跑时,就会出现吸气快而动作慢的情况,这使得步子与呼吸不能协调一致,最终导致喘粗气,失去了奔跑时的节奏。

    所以就要求在跑步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呼吸与步法配合的方法

    中长跑练习过程中呼吸与步法配合的方法

    1.简单配合提前练

   


    刚开始练习中长跑时,首先要有意识地关注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辅助练习呼吸的方法,像肺活量练习等。接着要过渡到与手臂的摆动相配合,要求自己一次或两次手臂摆动做一次呼吸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摆臂的速度,刚开始不要过快。经常进行这样反复的练习,呼吸与手臂的配合就会逐渐协调起来。刚开始阶段是练习中长跑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阶段反复强化呼吸要领,加深对奔跑节奏的感觉,为中长跑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初练时强调呼吸自然

    在进入中长跑练习的初始阶段,要突出呼吸的自然。因为刚开始练习时,由于不熟练,太在意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呼吸就会变得过于做作,进而导致动作僵硬,形成身体的不协调,呼吸不自然,上下难以兼顾,此时根本谈不上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也谈不上呼吸的柔和细长。所以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要求呼吸保持自然的状态,内心平静,身体放松。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强调与步子的配合,这样就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中长跑成绩要提高。呼吸与步法紧密配合很关键,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还需与其他手段相配合,比如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等,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可是中长跑时正确的呼吸方式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先进行呼呼呼的呼气动作,接着进行吸吸吸的吸气动作;然后再次进行呼呼呼的呼气动作,接着再次进行吸吸吸的吸气动作。练习中长跑的人知晓,在专业长跑训练里,呼与吸的方式是依据脚步踏地的频率来掌控的。例如,左脚踏地时呼气,右脚踏地时也呼气,接着左脚踏地再次呼气;右脚踏地时吸气,左脚踏地时也吸气,然后右脚踏地再次吸气。如此便完成了一个呼吸周期。

    正确的呼吸方法应遵循以下四个要素

    1.用鼻吸口呼减少呼吸道阻力

    鼻腔前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被吸入。鼻腔表面有一层粘膜,其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粘膜时,会散发出热量,能够温暖吸入的冷空气。粘膜还能分泌粘液,让鼻腔保持湿润状态,并且能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起到清洁的作用。这样一来,干燥寒冷的空气进入鼻腔后,就会变得温暖、清洁且湿润,进而减少了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用口呼吸的话,能够多吸入一些空气。然而,冷空气会大量进入气管和咽喉,这样就容易引发咳嗽、气管炎以及腹痛等问题。并且,用口吸气会把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直接吸入体内,还会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所以,从卫生的角度来看,在冬季长跑时,用鼻吸要比用口吸更好。随着运动量的逐渐增大,仅用鼻呼吸会对气体的进出造成阻碍。当跑了一段时间或者跑速加快之后,尤其是在长跑比赛时,单位时间内的通气量相较于平时会增加几倍到几十倍。仅靠鼻呼吸无法满足呼吸的需求,这时就必须再借助口进行呼吸。为了确保有较大的肺通气量,呼吸肌就需要加强收缩,以提高气体的流速。然而,这种负担会使得呼吸肌较早地出现疲劳,从而阻碍通气量的进一步提高。适当张口能协助呼吸,这样可使气体畅通,还能减少呼吸肌的负担。同时,适当张口协助呼吸有利于散发运动时不断上升的体温。口鼻并用呼吸时,要注意不能张大嘴巴呼吸,而应鼻吸口呼,仅用口来呼气。口呼的具体方法是:口稍微张开,轻轻咬住牙齿,舌尖卷起,微微舔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挤出去。在呼吸过程中,要做到均匀且有节奏。呼气需短促且有力,要有适当深度;吸气要缓慢且匀和。实验表明,在运动时,通过口鼻同时进行呼吸,肺通气量能够达到 180 升,而仅仅用鼻子呼吸的话,肺通气量只有 84 升。然而,在寒冷的冬季,张口不宜过大,因为如果张口过大,过冷的空气就会刺激咽喉和气管,从而引发扁桃体炎、气管炎、咽炎等病症,进而导致感冒、肺气肿等疾病。

    归纳用鼻吸口呼,其利有三:

    (1)减少肺通气阻力,增加通气;

    (2)减少呼吸肌为克服阻力而增加的额外负担,推迟疲劳出现;

    (3)暴露布满血管的口腔潮湿面,增加散热途径。

    2.增加呼吸深度提高肺泡通气量

    冬季进行长跑锻炼和比赛时,要加深呼吸,尤其要深呼气。在刚开始运动的时候,因为呼吸以及循环系统存在生理惰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呼吸产生压抑作用,并且还不会运用呼吸技巧,所以经常会出现呼吸表浅、呼吸频繁,吸入的气多,呼出的气少的现象,会让人感觉胸闷,呼吸困难,从而产生不愿意再继续运动下去的想法。这时如果注意进行呼吸的加深,尤其是要有意识地让呼气加深,这样就能进一步让肺泡通气量增大,也能提高肺换气的效率,情况也就会好转。

    3.呼吸节奏与步伐的统一

    冬季长跑时,野外训练和比赛的场地与环境不断变化,这导致跑进的动作结构和技术要求有所不同,呼吸方式和节奏也需变换。掌握好呼吸节奏很重要,它能保证锻炼效果、提高运动成绩、防止疲劳。长跑时,呼吸要和步法配合好,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身体对氧的需要,跑起来才会轻快自然。

    方法如下:可以两步一呼,接着两步一吸;也可以三步一呼,随后三步一吸;还可以四步一呼,接着四步一吸。在中途加速跑或者比赛作终点冲刺的时候,应该随着步伐的加快而相应地加深呼吸的深度并且加快呼吸的节奏。要做到呼吸节奏与步伐保持协调统一。

    4.攻克“极点”迎来“第二次呼吸”

    中长跑过程中,氧气的供应跟不上身体的需求。跑到一定距离后,会出现胸部发闷的情况,呼吸节奏被打乱,进而呼吸困难,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同时还会伴有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以及四肢无力等症状,简直让人难以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被称作“极点”。这种现象就叫做“极点”。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求,就会产生极点。这会造成氧供应不足,还会让大量乳酸之类的物质堆积起来。这些化学物质能引起呼吸急剧增加、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升高,进而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失调。而这些失调的刺激会传入大脑皮质,使得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使人体的动作变得缓慢且无力,协调性也会下降。极点出现后,凭借个人意志和毅力继续坚持运动。随着机能的调节以及内脏器官机能的改善,氧的供应会增加,乳酸的清除速度会加快,植物性神经中枢的惰性能够被克服。这样,极点出现的现象及症状就会逐步消失,生理过程会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在运动生理学上被称作“第二次呼吸”的现象,此时呼吸会变得均匀且加深,动作会让人感觉轻快,不舒适感也会逐渐消失。“极点”和“第二次呼吸”是长跑运动中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的时间早晚,与个人的体质以及训练水平等存在直接关联。为了在跑步过程中能够不慌不忙地应对它们,跑步爱好者平日里应当加强锻炼,持续提升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这样做能够推迟极点出现的时间并且减轻相关症状。当极点出现之后,应当适当降低运动负荷,加深呼吸,如此一来,上述的异常反应便可以逐渐得到缓解或者消失。随后,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会变得均匀。运动重新变得轻松,运动也重新变得协调,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呼吸节奏的快慢取决于步伐频率的快慢。希望一直保持自己的步频以及呼吸节奏。在长距离跑步时,这种方式能让你感觉氧气充足且很舒服。专家分析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在长时间跑步过程中,比传统呼吸方式更能有效地减轻心肺的疲劳度,它应该是最科学的方式。让大家拥有更充沛的体力去进行运动,倘若大家觉得一时难以适应,就可以逐步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11 16:26 , Processed in 0.077864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