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依旧习惯于用“娱乐圈”等词语称呼不同行业;用不同兴趣爱好给 KOL 和博主分类,像美妆博主、旅游博主等。身处某个圈层的消费者做决策时,更容易受圈层领导者、圈内意见领袖及圈内其他人影响,且更情绪化。近年来,针对内容粉丝的 IP 营销取得了较好成绩。圈层文化的存在带来了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还能使营销战更集中;企业和品牌能够借助圈层思路,构建起自己的社群。
从众和个性并存
一些人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觉得“枪会打出头的鸟”“树木秀于树林,风必然会摧毁它”。另一方面,他们又极为推崇“众人都醉了而我独自清醒”“我们这些人难道是蓬蒿中的人吗”。在盲目地跟随众人与追求自身个性这两者之间,始终有一个摆锤在来回晃动。从众的心理使得品牌热衷于“种下草”,而消费者则熟悉“拔掉草”。明星代言逐渐转变为网红 KOL 进行推荐,素人 KOC 负责带货。经过几轮营销战的更替,像 HFP、完美日记之类被捧红的品牌,一次次证明了“口碑传播”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反映出从众心理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一方面,年轻消费者以 90 后为主,他们害怕被朋友圈的潮流淘汰,同时又鄙夷所谓的“爆款”产品或服务,喜欢用小众来标榜个性。追求潮流与追求小众这两个特征看似矛盾,但在年轻的消费者身上却共存着。要想与这类人群有效沟通,不仅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品牌策略,还需要挖掘不一样的传播与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