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2024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行业运行态势趋稳回升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143
发表于 2025-2-26 1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 年 2 月 14 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了 2024 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地点在北京。此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陈斌来主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发布了 2024 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特邀嘉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是陈士华,从左至右可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是罗俊杰,从左至右可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是陈斌,从左至右可见。

    2024年行业运行基本特点

    2024 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在 1 季度开局良好。2 季度总体保持稳定。3 季度主要指标增速出现放缓情况,呈现出下行压力。4 季度随着“两新”政策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得以落地并见到成效,行业的运行态势逐渐趋稳且开始回升。

    1.产业规模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 2024 年末时,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为 13.2 万家。这个数量比上年增加了 1.1 万家。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占全国工业的比例是 25.8%,比上年提高了 0.8 个百分点。同时,机械工业资产总计达到 39.4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其资产占全国工业的比例是 22.1%,比上年提高了 0.6 个百分点。

    2.增加值实现平稳增长

    2024 年规模以上的机械工业增加值呈现出同比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为 6.0%。同时,这一增长幅度比全国工业的增长幅度高出 0.2 个百分点。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起到了引领带动的作用,其增速达到了 9.1%。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速较为平稳,为 5.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速也较为平稳,为 6.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略低,为 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略低,为 2.8%。

    3.产销形势稳中向好

    2024 年机械工业的产销情况比上年要好。在重点监测的 122 种主要机械产品里,有 72 种产品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是增长的,其占比为 59%。同时,有 50 种产品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占比为 41%。

    其三,电工电器产品的生产呈现出稳定向好的态势。全年发电机组的产量为 2.8 亿千瓦,并且同比增长了 16.0%;太阳能电池的产量是 6.8 亿千瓦,同比增长 15.7%。其三,制造业的回稳使得加工装备实现了稳定增长,在全年中,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为 69.5 万台,同比增长 10.5%;金属成形机床的产量为 16 万台,同比增长 7.4%。五是通用设备与基础件产品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泵、风机、压缩机、轴承、紧固件、液压元件、金属密封件等产品的产量都实现了增长。七是农业机械总体处于低迷状态,在 10 种重点产品中,有 7 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下降。

    4.价格疲软效益下行

    2024 年,机械工业效益指标承受较大压力。原因是受到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持续下降、上年基数较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实现了 31.5 万亿元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 30 万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 1.7%。其增速比全国工业低 0.4 个百分点。同时,实现利润总额 1.6 万亿元,同比下降 8.0%,降幅比全国工业深 4.7 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是 5.2%。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0.5 个百分点。同时,它比同期全国工业低 0.2 个百分点。

    5.投资增速回落趋稳

    2024 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呈现放缓态势。一季度的增速是 12.5%。上半年的增速为 9.3%。前三季度的增速是 5.3%。10 月时增速降至 3.9%这一低点,之后开始趋稳并回升。全年的增速为 5.1%,比全社会投资增速高 1.9 个百分点,然而却低于全国工业(12.1%)和制造业(9.2%)的投资增速。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其固定资产投资表现有所分化。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5%。专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6%。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5%。电气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3.9%。仪器仪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0.2%。

    6.对外贸易稳中有进

    2024 年机械工业承受着多重压力。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第四年超过一万亿美元,达到 1.17 万亿美元。同时,出口额也再创历史新高。并且,贸易顺差同样再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可知,2024 年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货物贸易的 19%,同比增长 7.5%。其中,进口额为 2996.8 亿美元,并且同比下降了 1.6%,此进口额占全国货物贸易的 11.6%;出口额是 869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该出口额占全国货物贸易的 24.3%。实现了贸易顺差 569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6%,此贸易顺差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 57.4%。

    7.经济运行总体景气

    机械工业景气指数包含生产、行业、投资、外贸、经济效益、价格等诸多方面。它能够综合地体现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状况。2024 年的机械工业景气指数呈现出先高后稳的态势。在年初的时候,指数处于较高水平。上半年里,指数逐月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到了三季度,又一次出现了小幅的回落。而到了四季度,指数有所上升。到了年底,景气指数达到了 103.1。年初景气指数较高,其余各月景气指数在 102 - 104 区间运行。总体来看,各月景气指数低于 2023 年水平,但仍处于景气区间。六个二级指数的情况为四高两低,其中产品指数为 103.6 且高于临界值,行业指数为 105.8 且高于临界值,投资指数为 108.4 且高于临界值,外贸指数为 106.0 且高于临界值;经效指数为 94.1 低于临界值,价格指数为 97.8 低于临界值。

    行业发展中的亮点

    在此过程中,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呈现出诸多亮点。

    1.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基础提升

    一是创新能力有了稳步提升。在 2024 年,新批准建设了 33 家行业创新平台,到目前为止,累计挂牌运行以及批准建设的行业创新平台已经达到了 290 家,完成了 400 多项技术装备的鉴定工作,行业科技奖的授奖项目达到了 430 项。二是质量标准持续增强。机械工业将重点放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上。它持续加快构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标准体系。在 2024 年,新增了 4 家行业质检机构,总数达到 257 家。完成了 200 多家次各类实验室的评审。完成了 1227 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推进了 313 项标准国际化项目。此外,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得到提升。机械工业将目光聚焦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以及短板弱项上。它加快了对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的自主研发进程。同时,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此过程中,基础领域的自主研发成果不断地涌现出来。全球首台 25 兆瓦级的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成功下线,全球最大的打桩船主油缸也成功下线。世界首台 500 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的配水环管和球阀铸钢件完工并交付。高铁、核电装备用的高性能紧固件被开发出来并实现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无级变速、动力换挡技术及产品取得突破并进行产业化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核级气动止回阀以及百万千瓦以上核电机组用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研制成功。超超临界机组 FB2 中压转子材料、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核心材料及装备实现了国产化。1000 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取得了型号合格证。

    2.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发展。2024 年,其产销量突破 1200 万辆,具体为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连续 10 年在全球居首位,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 34.4%和 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达 40.9%,比上年提升了 9.3 个百分点。一是 2024 年发电机组产量方面,风电机组产量占比超一半;二是 2024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达 3.7 亿千瓦,同比增长 23%,在电力新增装机中占比 86%,其中风电新增 0.8 亿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 2.8 亿千瓦。这些都助推了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一是传统产业加快了绿色转型的步伐;二是先进的绿色智能产品在持续地研制和应用。工程机械领域,装载机、搅拌车、矿用卡车和高空作业平台等产品的电动化替代趋势十分强劲。例如,电动装载机在 2024 年的销量增长了 2.1 倍,渗透率达到了 10.4%,在部分地区的渗透率超过了 6 成。

    3.数转智改激发产业新动能

    2024 年,有 80 多家机械企业入选我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6 座机械企业智能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机械工业累计入选的数量达到 24 座,占我国“灯塔”工厂总量的 30%。规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超过 80%,示范工厂的研制周期平均缩短了近 30%。智能制造装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24 年工业机器人的产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 14.2%,其产量达到了 55.6 万套,创造了新的高度。另外,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促使汽车智能化发展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快速进步,且从高档车向大众用车普及,L2 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渗透率有显著提升。

    4.重大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

    机械工业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积极开展联合攻关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了新的突破。300 兆瓦级 F 级重型燃气轮机是自主研制的。它取得了里程碑进展,先后完成了样机总装下线、点火以及满负荷试验。在此过程中,突破了 90 余项关键技术。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功率最大且技术等级最高的燃气轮机,对我国燃气轮机的基础学科进步以及产业技术发展有着显著的带动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最大的 26 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机组的发电机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叶片技术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轴承技术同样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电控系统技术同样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些关键部套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代表了我国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新成果。“山河号”是全球在建工程中目前最大直径的盾构机,其最大开挖直径达 17.5 米,整机总长 163 米,重量约 5200 吨。“江海号”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 16.64 米,整机长约 145 米,重量约 5000 吨。16 米以上超大直径盾构机“山河号”“江海号”接连下线并应用,这标志着我国在 16 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实现了新跨越,已具备超大直径盾构机全产业链产业化发展能力。防城港的“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已全面建成。此工程带动了上下游 5400 多家核电设备企业。这些企业实现了 400 多项关键设备的自主化。该工程已具备核电整机设备 100%的国产化能力。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核电产业链韧性和实力的提升。全球最大的 600 马力混动拖拉机研制成功了。它打破了农机在动力传动和液压电控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并且将新能源汽车的理念跨界融入到了农机装备领域。以此推动传统农机向智能农机进行升级。还助力农业从机械化朝着智能化进行转型。全球最大单套年产 100 万吨丙烷脱氢项目正式投产。此项目创造了 10 项全球首台套设备,还创造了 10 项全国首台套设备。在该项目中,实现了反应器特阀的创新,实现了产品气压缩机的创新,实现了 50 兆瓦正压防爆电机的创新,实现了 169 兆瓦空气加热炉的创新,实现了轴流泵等多项设备的创新。并且,此项目解决了部分“卡脖子”问题。

    5.外贸出口结构继续优化

    2024 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外贸出口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外贸增长的动力以及贸易结构等方面,都持续地进行了优化。其一,多元共同发展的外贸市场形成了新的格局,并且这一格局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2024 年机械工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的出口额有了增长,增长幅度为 14%。此出口额在机械工业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为 51.5%。该比重比上年提升了 1.3 个百分点。同时,机械工业对东盟的出口额增长了 17.7%,对非洲的出口额增长了 12.9%,对拉丁美洲的出口额增长了 27.1%。并且这些增速都明显快于机械工业的总体水平。二是主机和整机类产品的出口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通用机械以及零部件类产品的出口增速在持续回升。2024 年,汽车的出口数量为 618.8 万辆,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26.7%。其中,电动汽车的出口数量为 227.4 万辆,同比增长了 26%。压缩机、泵、阀门等通用设备的出口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轴承、紧固件、弹簧、密封件等基础件产品的出口量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三是一般贸易出口的技术含量得以持续提升。2024 年,一般贸易出口额呈现出 14.5%的增长态势。此增长幅度比机械工业的全部出口增速要高出 3.5 个百分点。同时,一般贸易出口额在整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 74.3%,相较于上一年,该比重提高了 2.2 个百分点。

    2025年面临的形势和走势预判

    2025 年值得展望,机械工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且严峻。然而,有利于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仍在不断集聚且增多。

    1.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

    其一,全球经济的增速呈现出总体向下的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估在 2025 年,世界经济的增速为 3.3%,并且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增速大致会维持在 3%左右,这些增速数值都要低于疫情之前 2000 年至 2019 年期间 3.7%的历史平均水平。其二,国际贸易的环境出现了恶化的情况。全球化遭遇了逆向的潮流,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起来,地缘政治方面的冲突持续不断。在近 10 年里,全球贸易的增速要低于全球 GDP 的增速,这与之前 20 年的发展趋势是相反的。其三是对外贸易的摩擦在不断加剧。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涉华经贸进行审查的情况明显增多。尤其是很多国家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还有一些国家实施碳关税。近期,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10%的关税等措施,给企业的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国内环境总体继续向好

    其一,宏观政策呈现利好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 2025 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五个“必须统筹”,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指出了五个“针对”,这为后续的经济工作以及机械工业的发展给予了根本的遵循和行动的指南。其二,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向好。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未变,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且潜力大。各项宏观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工业经济发展的动能在不断积聚。三是政策加力扩围使得市场需求继续保持良好态势,2025 年“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已出台并快速落地实施,这将带动机械产品内需市场持续回升向好。四是发展趋势呈现利好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多项行动方案和实施计划,这些方案和计划大多与机械行业密切相关,它们将给机械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依然强劲

    机械工业的基础稳固,具有较强的韧性,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其一,机械工业具备完整的产业体系,其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还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等优势。同时,它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并且,它拥有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机遇。这些优势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三是行业以及企业的奋发努力动力没有减弱,特别是广大企业勇于克服困难,保持增长态势以保障全局,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擎和支撑作用。

    4.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挑战

    三是盈利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最后,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遇到了困难。2024 年机械工业中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呈现同比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为 26.4%。并且这个增长速度比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要高 14.6 个百分点。

    5.2025年运行走势预判

    总体而言,未来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的态势,不过机遇比挑战要大,有利条件比不利因素更为强劲。经过综合的考量和判断,预计到 2025 年,机械工业将会持续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并且会持续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作为重要引擎的作用,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预计大约为 5.5%,对外贸易也会保持基本的稳定状态。

    2025 年,是机械行业的关键一年。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1 22:41 , Processed in 0.09381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