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蓝靛果栽培技术要点及其在东北地区的生产潜力分析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157
发表于 2025-1-9 09: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靛果,学名蓝果忍冬,广泛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果实呈蓝色,主要用于果酒、饮料的加工。由于其果实色素含量较高,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由于其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抗寒性强,能自然越冬,且易于栽培管理。具有果实利用丰富、寒冷地区生产潜力巨大的特点。东北农业大学霍俊伟教授一直致力于靛蓝果的选育、栽培技术和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应我的邀请,我把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篇论文。供生产参考。该文章也是“十一五”、“十二五”产业科技重大专项“蓝莓等小浆果产业技术研究与实验示范”的技术成果之一。

    ——编者注

    蓝果的栽培要点及栽培技术

    霍俊伟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蓝靛果,学名蓝果金银花,俗称山茄子、羊奶果、黑盲果。英文名称为Blue,在美国和加拿大称为“Blue”。它是一种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属于忍冬科()、忍冬属( genus)。其主要分布地区为俄罗斯、韩国、日本和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山等林区。果实为蓝莓,树高1-2米。

    1. 营养素

    果实富含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甜菜碱、有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花青素的含量极其丰富,比蓝莓还高。果实中花青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可达100g。钾、磷、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果实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0%。

    2、保健功能

    靛果的医疗保健功能非常强大。可预防毛细血管硬化、降低血压、增加红细胞数量、降低胆固醇水平、提高肝脏解毒功能、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辐射、抗疲劳、抗氧化、抗衰老,并帮助人体排除重金属和放射性毒素,增加化疗后人体白细胞数量,治疗儿童厌食症等。国内外研究表明,在众多小浆果中,抗氧化剂靛蓝果实的特性是最好的。

    3、果实特性

    果实为浆果状复合果,柔软多汁,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圆柱形、纺锤形、镰刀形等形状。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果实颜色从浅蓝色到蓝黑色,有厚厚的蜡质。果实香气浓郁,具有难以描述的独特风味,具有蓝莓、覆盆子、黑醋栗等浆果的混合风味。有些品种的味道像樱桃、草莓、芒果、葡萄或猕猴桃。水果大多是酸的,有些好的品种味道甜或酸,也有很多微苦、涩的类型。果实长1~4厘米,宽0.6~1.5厘米,重0.5~2.5克。

    不同形状的蓝靛果

    4、水果应用

    靛蓝果适合鲜食和加工。在日本、加拿大以及我国的黑龙江、吉林等省,成熟时节都有新鲜的蓝果上市销售。但要供应出口市场,需要冷链运输等仓储和运输条件。靛蓝果具有很强的耐腐烂性,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我们只需重点解决容易破损的问题即可。在我国林区,有用蜂蜜或糖腌制蓝果食用的习惯,味道鲜美。水果冷冻后也可以直接食用,冷冻后原有的苦味会变淡。靛蓝果比较适合加工,主要用于提取天然色素,加工成饮料、果酒、果酱、干果、口服液等各种食品和保健品。特别是加工后的果酒和果酱色香味俱全,品质优良。

    日本超市出售的新鲜靛蓝水果

    加拿大速冻蓝靛果

    日本蓝果加工品

    我国蓝靛果加工品

    5、市场价值

   


    靛蓝果目前仅在日本、加拿大和美国作为少量人工栽培的新鲜水果出售,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0-14美元。我国东北野生蓝果在生鲜市场的价格为每公斤20-80元。目前,中国加工企业采购东北野蓝果和朝鲜进口野蓝果的价格为每吨8000-10000元。购买价格逐年上涨。

    6. 植物特性

    (1)早熟

    靛蓝果蕾早、开花早、结果早,一般在6月上旬至中旬至7月中下旬成熟。它比草莓成熟得早。哈尔滨地区,部分品种5月底即可成熟,从发芽到果实成熟仅需70天左右。是寒冷地区所有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可填补水果淡季的空白。

    (2)耐寒性强

    靛果具有高度的抗寒性和抗晚霜性。在我国最北端的大兴安岭地区,即使绝对最低气温达到-58℃,它仍能正常生长,能忍受剧烈的气温变化。花蕾、花和子房能耐受-10℃晚霜的危害。因此,蓝果是一种稳产高产的树种。

    (3)易于栽培

    与蓝莓、覆盆子、黑醋栗等小型浆果相比,靛蓝果具有栽培适应性广、易于管理等优点。它可以在pH 4.5~8.5的大多数类型土壤中生长。有效积温达700~800℃,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生产时无需搭架,也无需埋在地下御寒。这些植物无刺,高度适中。果实容易采收,1~2次即可采收。基本无病虫害。

    7. 产量特性

    靛蓝果定植后第二年即可结果,5-6年后进入丰产期。大多数品种平均单株产量为2-3公斤,最高产量可达5-6公斤。平均每公顷产量6-7吨,最高可达10吨。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25-40年生的植株产量不会下降。其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

    八、培育范围

    靛蓝果适宜在空气凉爽、湿度大的地区种植。它具有很强的耐寒性,但不耐热。其野生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适宜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地区凉爽高海拔山区种植。

    九、主要品种

    蓝果育种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 2000年开始,东北农业大学通过承担农业部948项目,从俄罗斯、日本引进部分品种和资源,在我国率先开展育种研究。通过引种、有性杂交、选种等方式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和品系。此后,黑龙江、吉林等地的一些农林科研单位陆续从俄罗斯引进了一些栽培品种。

    (1)蓓蕾:由东北农业大学选育,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靛蓝果品种。植株高大(约1.7m),枝叶茂密。果实大(0.8~1.3g),呈椭圆形。果实呈深蓝色,有稀薄的蜡状粉末。果味酸甜、芳香、微苦。可一次采收,不落果,耐贮运。含糖 7.2%,可滴定酸 2.8%,花青素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 1263 mg/100 g。定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生长迅速,很快进入丰产期。每株6年生植物的最大产量为4公斤。加工和新鲜消费的品种。

    (2)《伊利亚特》:俄罗斯变种。果大(0.9~1.2g),椭圆形,近黑色,有薄果粉。果实味甜酸微苦,中晚熟,可一次采收,不落果,耐贮运。含糖9.4%,可滴定酸2.3%,花青素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100g。它喜湿润,产量高。加工品种。

    (3)罗火滩:俄罗斯品种。果大(0.9~1.3g),长圆形,近黑色,有薄果粉。果实味酸甜带苦,中早熟,可一次采收,不落果,耐贮运。含糖 7.9%,可滴定酸 1.6%,花青素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 1276 mg/100 g。植株生长旺盛,结果快,产量高。加工品种。

    (4):俄罗斯品种。果大(1.2~1.8克),宽纺锤形,深蓝色,果粉薄,中熟。果实味甜,无苦味,可一次采收,不掉落,耐贮运。含糖8.0%,可滴定酸1.9%。其耐寒、丰产、生长缓慢。作为鲜食品种提供。

    (5)西伯利亚少女:俄罗斯品种。果大(1.0~1.4g),长圆形,早熟。果味甘甜,无苦味,有少量果落。含糖8.2%,可滴定酸1.9%。耐寒、耐旱,结果快,产量高,生长缓慢。作为鲜食品种提供。

    (6)05-04:东北农业大学以北部、蓝鸟为亲本选育的优良品系。果味好,无苦味,植株生长旺盛,产量高,进入丰产期快。整体特性比贝乐好。适合鲜食和加工的品种。

    “贝蕾”6年生结果

    “芽”果枝

    “05-04”结果状态

    十、栽培技术要点

   


    (1)选址:蓝果耐寒,喜寒冷凉爽、雨量充沛的环境条件,要求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含水量高。微酸性沙壤土最适宜。对地形、坡度、光照条件没有严格要求。

    (2)种植期:春、秋两季。由于发芽早,更适宜秋季种植。

    (3)株距:平地、缓坡地株距2-3米,株距1-1.5米。具体株行距应综合考虑品种特性、地形以及是否采用机械除草等因素确定。

    (4)授粉树配置:靛蓝是自花受精率极低的树种。必须为生产配置授粉数量。建园时必须同时种植2-3个品种。主要种植品种与授粉树种的比例为2-5:1。

    (5)整形修剪:蓝果定植后的前三年不需要修剪。今后主要采用疏伐法和回缩修剪法。其原理是通风、透光。切忌走捷径,因为枝条的中上部是主要结果部位。不需要每年修剪。

    (6)采收:采用人工采收,以鲜食为目的。机械收割用于加工目的。东北农业大学研制生产了简单实用的收割机械。

    靛果栽培园

    十一、发展前景

    目前,蓝果已成为继蓝莓之后国内外又一新兴小浆果。由于其果实营养保健价值高、适宜加工、栽培简单,在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美国、波兰等国家受到高度重视。这些国家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成分分析、产品加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作为蓝莓主产国,培育了多个品种并被广泛应用。在北美推广它们。

    在我国蓝莓产业的带动下,靛蓝果日益受到加工企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黑龙江、吉林省,不少蓝莓加工企业正在采购野生蓝靛果进行深加工。每年从朝鲜进口野生靛果约1000吨。 2010年,黑龙江省发布《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将蓝果作为重要树种列入蓝莓产业规划。在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国有重点林区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发展蓝果等小型浆果产业成为这些林区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西北、西南一些地区,靛蓝还适宜作为退耕还林、扶贫济困的经济林树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蓝莓等营养保健小浆果等蓝靛果的新鲜水果和加工品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霍俊伟简介

    霍俊伟,男,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农学博士。主要从事小浆果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以及栽培生理方面的科学研究。自2000年起,他一直从事寒冷地区特色树种小浆果的研究。开展了靛蓝忍冬、忍冬等小浆果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建立靛蓝果种质资源苗圃,审定国内第一个靛蓝果品种,通过引种、有性杂交等方式选育出多个优良品系。作为作者撰写了《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现任东北农业大学“小浆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课题组组长。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项目、农业部行业科技项目、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科技攻关项目。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物品。育成黑醋栗新品种3个、靛蓝金银花新品种1个,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书籍10余部。

    李亚东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主任委员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3 19:22 , Processed in 0.09022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