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油菜种植技术:如何培育壮苗实现秋发冬壮高产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346
发表于 2025-1-9 01: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油菜种植

    1、油菜育苗技术

    培育油菜壮苗,是秋长、冬壮、实现高产的基础。油菜壮苗的标准是:株型矮壮、苗龄适中、树龄适中、嫩度适中、无病虫害。具体指标包括叶龄6.5-7叶,主茎绿叶5.5-6.5叶,根茎直径0.5-0.6cm,苗高20cm,单株鲜重26-30g,身高无要求,歪颈苗,无病虫害。对油菜育苗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1、选择高产优质品种

    今年秋播,油菜品种主推沁油7号,种植扬油4号、扬油6号。

    2、育苗技术要点

    1、精细整地。苗床宜选择排水通畅、靠近水源、土壤疏松、肥力中等至较高的菜园和旱地。同时,也可以利用空地。一般苗床与田地的比例为1:6-7。油菜苗床播种前需翻耕晒干,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15吨或腐熟饼肥50公斤,并细碎、整平,做畦。播种前施25%复合肥50公斤,硼肥0.5公斤。苗床应平坦、薄、成熟、上空、下实,畦宽1.5米。

    2.适时播种。粳稻起茬期为9月15日至25日,苗龄30-35天。适宜播种量为每亩苗床0.5公斤,播稀均匀,保证一次播全苗。

    3、苗床管理技术要点

    1、及时定苗。油菜出苗后,应及早间苗,及时定苗。间苗的标准是2叶期秧苗不拥挤、无重叠叶。三叶期定苗,间距为每平方英尺2.5英寸,每平方英尺定苗15-17株。

    2、勤施肥、浇水。播种后如遇干旱,应持续浇水,直至苗木盛开。当有1~2片真叶时,应遵循轻浇勤浇、轻肥重浇的原则。三叶期要重肥、足水,每亩施尿素5公斤。浇水管理应以停浇促深根渗透为原则。五叶期后,应采取防治措施控苗。如果苗势正常或旺盛,就可以停止浇水施肥,“炼苗”,否则容易形成高苗。移栽前5-7天,根据苗情,施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4公斤,定植前一天将种子彻底浇水,以利幼苗占土少。对根系统的损害。

    3、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锈病、霜霉病等。因此,要经常检查,及时防治。移栽前4-5天,施药移栽。

    2、国家审定优质高抗菌菌核病油菜新品种忽油杂1号

    沪油杂1号是上海农业科学院农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双低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 2003年通过上海市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长江中下游审定(国家审定),并获得中江种业在长江下游地区独家授权。

    新育种方法纯度高:上海农科院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首次从油菜花粉后代中创新出隐性核不育种质,研究了油菜隐性核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成功进行了杂交油菜双低性状的转移并培育成相应的双低临时保护系。其不育系的无菌性、不育系和临时保护系的保留率均达到100%。开创了三系隐性核不育制种方法,极其有效地提高了杂交油菜的纯度。与目前广泛种植的大规模不育杂交种(不育系等)相比,其杂交种不存在不育胞质效应和花粉痕效应,种子纯度高,种植安全。

    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在国家区域试验中,虎油杂1号的抗倒伏、抗菌菌核、病毒病能力均强于万油14号。 2005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抗病鉴定,该品种具有较高的抗菌、抗菌核病能力。疾病和病毒性疾病。 (是国家审定油菜籽中唯一抗菌核病抗性高的品种)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意见:虎油杂1号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安徽、江苏等油菜主产区种植。虎油杂1号不仅适合在两季、三季稻产区、油厚棉花等地区种植,而且即使在干旱、贫瘠的地块也能生长良好。

    优质丰产:虎优杂1号生育期比对照万优14号稍早,株高160厘米左右,分枝中等(均匀),分枝位置(40厘米左右),分枝多,效益高。一次分支。有9-11个分枝,​​单株有效长角果数约428粒,每角果粒数约21粒,千粒重约3.8克,种子黑褐色。经农业部两年质量检测:平均含油量41.58%,芥酸含量0.33%(国家标准2%),硫甘油含量23.96微摩尔/克(国家标准40微摩尔/克) ),优于国家双低标准。

    全国区域试验产量表现:2003年至2005年,全国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年平均亩产比万优14号提高了9.39%,平均亩产比皖优14号提高了9.39%。试产亩数比皖优14增产4.39%。

    各地试种示范的产量表现:一般亩产2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00公斤左右。 2005年,南通市比试验平均亩产214.6公斤,比对照勤优7号增产5.0%; 2005年,巢湖市引进的50亩种子和安徽省种子管理站展示的新品种,与皖优14等品种相比,产量显着提高; 2003年在上海进行220亩生产试验和郊区种植,均比沪油一号增产15%以上;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04年试种12亩,平均亩产254.3公斤,比当地主栽品种92-13系列增产25.4%。 2005年湖州、海宁、嘉兴等地的移栽直播效果好于上海优15。浙江双72等品种增产明显;湖北、湖南部分地区的引进示范效果很好。 2006年,浙江海宁农作物技术服务站平均产量265.2公斤,其中农民钱高明产量278.8公斤。江苏、安徽等地也涌现出不少高产田,受到广泛好评。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9月20日至25日播种育苗,苗龄40至45天。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的适宜移栽期为11月上旬。初植时移栽密度为8000株/亩,一般以9000株/亩为宜。

    科学施肥,保证早生长、稳生长。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必须调肥水,促进早期生长和冬季生长。施肥原则:硼肥一定要施,基肥或根肥一定要重施,苗肥和蜡肥要早施,苔藓肥要严格控制(苔藓肥要早施,在株高不超过7英寸),花角肥要巧施。

    沟渠系统配套,防虫、防病、防潮能力较惠优50差,移栽后需及时清沟。三沟系统相互配合,保证排水顺畅,减少水害。

    收获及时,产量高。该品种的粒粒破碎性特别好。当完全成熟时,长角果会自然破裂。适宜的采收期是田间80%左右的长角果呈黄色,且大部分长角果种子呈黑褐色时。

    3、宁优16号

    宁油1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培育的优质高产常规油菜新品种。 2004年8月经江苏省审定,该品种可作为我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产油菜籽。面积种植。

    1、生产业绩

    宁优16号产量高、品质优。 2003年江苏省常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85.38公斤,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3.51%。2004年江苏省常规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宁油16号平均亩产185.38公斤。每亩公斤数。亩产200.38公斤。与对照苏优1号相比,产量增产5.41%。示范结果显示,宁优16号的生产潜力为250公斤。

    2. 特点

    宁油16号是甘蓝型半冬早熟油菜品种。幼苗子叶呈肾形,浅绿色,叶缘呈波状、锯齿状。越冬期半直立,全生育期239天,5月22日左右成熟。株高147.3厘米,株形紧凑,枝条上扬,成熟外观细腻。初生分枝8-9个,次生分枝3-4个,有效角果数430个,每荚仁数19-20粒,千粒重4克左右,角果大而直。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伏、抗寒能力强。

    宁油16号品质优良,芥酸、芥子油苷含量均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可用于加工低芥酸高档食用油、色拉油等油品,饼粕可用于加工配合饲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宁优16号适宜移栽播种期为苏北9月10日、苏中9月15日、苏南9月20日。种子用量0.25斤/亩。直播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量0.5斤/亩。

    2、栽培技术。田间移植时,每英亩种植7,000-9,000株植物,株距5-6英寸,行距1.2英尺。种植足够的基苗,保证每亩总有效角度在300万个左右。直播密度为每英亩13,000-15,000株,株距4-5英尺。英寸,行距 1-1.2 英尺。

    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复合肥为主,配合速效肥料,缺硼地区增施硼肥。基肥施用量占总施用量的65%左右,N、P、K结合施用。越冬期施蜡肥,占总施用量的15-20%。

    4、病虫草害防治。初花期和盛花期使用“多菌灵”、“菌核净”、“菌核净”等喷雾剂防治菌核病。

    4、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油菜菌核病俗称麻秆、烂秆。一般品种年发病率在30%左右,重病年发病率高达80%以上。油菜受感染后,茎部会提早死亡,造成空籽,直接影响产量,减产10%~70%,含油量下降1%~5%。

    1. 危害症状

    该病在油菜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生,以开花期后发病最为严重。

    苗期症状:油菜茎基部或叶柄处形成红棕色斑点,随后扩展成斑块,组织内有湿腐现象,表面有破碎的絮状菌丝。

    成株期的叶子症状:症状通常从油菜老叶的基部开始。初出现深绿色水浸斑,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深绿色大斑,可引起整叶腐烂。潮湿时,病部生长破碎的絮状菌丝。

    茎部症状:病斑初呈水浸状,逐渐发展成浅棕色椭圆形病斑,继而发展成不规则大斑。当湿度高时,茎会腐烂。发病后期,病区纵向裂开的维管束如丝线般裸露,病茎易折断,内部可见黑褐色鼠粪样核心。茎被感染后,整株植物或部分枝条可能死亡。

    2. 出现规则

    油菜菌核病在夏季和冬季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存活。大多数菌核在冬季后发芽并形成子囊盘。子囊成熟后,被喷射到空气中并随气流传播。花瓣最容易感染这种疾病。病花瓣脱落后,粘附在叶、叶腋、茎、枝上,引起再感染。

    油菜花期最易感染菌核病。开花期与子囊散布期重合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花期多雨、潮湿、日照少,病害严重。连茬、种植密度高、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地更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油菜菌核病是一种气候病害。如果4月份油菜花结荚期雨水多、相对湿度大,病害就会大范围蔓延。在防治方面,要坚持“抓住时机、主动出击、综合用药”的防治策略,确保防治效果。具体要求:

    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低的优良品种,实行蔬菜、小麦轮作;合理密植,实行窄界深沟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春季清沟防涝工作,在花期和终花期清除植株中下部病害和黄斑。 ,老叶;科学合理施肥,防止后期倒伏或早衰。

    2、化学防治:油菜菌核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在病害最易发生的盛花期及时用药进行保护。当油菜主茎开花率达到95%以上时,立即喷施农药进行保护,每隔5~7天施药一次。每亩用22%多菌灵150克,或25%多菌灵200克,或70%托布津80克,加水70~80公斤喷雾。

    五、油菜花不可靠的防治

    油菜花不开花,又称缩不开花。是指从发病到植株成熟期间,持续开花,不能正常结果。它是在缺碘土壤上种植油菜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甘蓝型品种中,但近年来在甘蓝型油菜中也发现了该病。发病后,产量一般减少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这是油菜籽生产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油菜籽是需要大量硼的作物。硼能促进花粉萌发,使花粉管快速进入子房,有利于种子的形成。缺硼最明显的症状是花开花落而不实。严重缺硼时,油菜在苗期、苔期均可发病,病株枯死。花期后出现中度至轻度缺硼,病株不能正常结籽。增加硼肥的施用,可以有效防治油菜“花不果”。其应用方法是:

    1、掌握硼肥的种类和性质:硼肥是一种微量高效肥料。与氮、磷、钾肥相比,油菜籽的需求量相对较小,适量与过量的界限很小。过量通常会引起毒性。目前国内油菜生产中最常用的硼肥是硼砂(硼的钠盐),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含有11%的硼,活性成分比硼酸少,但效果是一样的。此外,还有含硼复合肥,如磷、硼肥。由于这些元素是油菜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对油菜增产有显着的作用。

    2、直接施入土壤作底肥:油菜播种或移栽前,每亩用硼砂0.5-1公斤,与其他肥料混合作底肥。这有利于满足油菜籽整个生育期对硼的需求。它持久且经济。利用劳动力,对于严重缺硼的土壤,增产效果尤为显着。由于硼会抑制种子发芽和幼根生长,因此应避免硼肥与种子直接接触。油菜籽容易缺硼,过量可引起硼中毒,因此应适量施用硼。

    3、根外喷施硼肥:根外喷施对防治油菜花有良好的效果。喷施浓度为0.1%-0.3%,即用0.1-0.3公斤硼砂和100公斤水配成含硼水溶液,均匀喷洒在油菜叶片上。喷硼宜在晴天的傍晚或早晨进行。因为此时相对湿度较高,气孔张开,有利于菜籽进入体内的吸收。干燥多风时不宜喷施。喷药后36小时如遇下雨,应再次喷药。冬油菜喷硼最关键的时期是苗期和蕾期。这是因为苗期喷硼可以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花芽正常分化;芽期喷施硼肥,可促进苔藓茎的伸长,防止叶片受损。由于缺硼,颜色由绿变红,光合作用减弱,特别是保证花芽等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避免出现不结果花的现象。因此,在苗期和现蕾期各喷一次硼,会有显着的增产效果。叶面喷硼虽然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但在严重缺硼的地区或土壤,如果喷施次数较少,喷硼往往不能及时满足油菜对硼的需求,因此喷施效果较低。比施用底肥的效果要好。

    六、春小麦油田管理

    随着气温升高,小麦油生长加快,油菜进入抽苔期,对水、肥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阶段是春季生长的关键时期,为夏熟丰收奠定基础。村户要充分认识冻害情况。 、涝害、杂草危害对田间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做好以菜苔肥施用为中心的田间管理。具体技术意见如下:

    首先是施油菜苔肥。油菜苔肥是促进春季生长、增加分枝、长角果、搭起高产棚架的关键肥料。当油菜苔高10厘米左右时,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如果基肥充足,长势好的田地应轻施。反之,如果基肥少,苗木小,生长不良,则应早施、重施。

    二是清理沟渠,减少污渍。小麦和油变绿后,根系生长得更快。此时春雨较多,田间湿度较高。必须疏通场内外一组沟渠,保证沟渠系统畅通。目前田间湿度较高,不仅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还会引起小麦油病的发生。各村、各户要抓紧时间清理沟渠,降低田间湿度。

    三是中耕松土结合,做好春除工作。春锄具有杀草、松土、培土、堵根等作用,要抓住当前农闲时节。利用晴朗温暖的天气,结合除草,松动田间农作物的土壤。对于杂草危害已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应采取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尽早防治杂草,尽量减少杂草危害。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3 23:22 , Processed in 0.112514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