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513
发表于 2025-1-4 19: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高兴有机会谈谈我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产业协调发展的认识和研究成果。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不是北京、天津的落后产能向​​河北转移,而是三地分工协作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必须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简单来说,京津冀要协同发展,就需要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

    什么是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这一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与原有产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京津冀产业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产业价值链分工更加合理;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增长方式由劳动力和物质要素总投入驱动转向知识技能等创新要素驱动。

    如何打造这个新的产业生态系统?我们能找到一个支点吗?我认为这个支点就是雄安新区。将北京、天津的部分高端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雄安,再通过雄安辐射到河北。

    2018年4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了雄安新区到2035年发展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纲要》提出,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非首都疏解围绕符合新区定位的功能,积极吸纳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五个主要产业是:高端现代服务业和绿色现代农业。

   


    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五项建议。

    一是雄安新区产业定位要着力解决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重大、紧迫的现实问题。雄安新区作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要探索解决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产能周期性过剩等问题。雄安新区要实现更快发展,不能局限于北京的创新要素资源,而应该利用全国乃至世界的资源来发展。

    二是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要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形成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错位竞争的理念从全球角度看区域。首先,要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思考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短板和问题。这些问题是固有的城市群格局无法解决的,可以通过雄安新区这样的全新城市来弥补。其次,在参与全球竞争中,需要考虑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区域如何实现适度错位发展,以确保我国抓住“弯道超车”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拐角”。逐步形成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全球创新中心和全球高端产业基地。

    第三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大数据、区块链等,未来充满变数,那么雄安新区的具体产业方向应该如何选择来适应新技术呢?

    作为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示范的窗口,雄安新区产业定位要考虑自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需求,通过城市建设培育适应未来城市需求的产业;短期来看,雄安新区起步阶段可发展产业链较短、以服务业和软件应用为主的信息产业,破解京津冀产业发展水平梯度明显、集成度低;从长远来看,雄安新区要构建以信息技术和金融为基础的城市产业体系,抓住信息技术核心,带动产业技术和模式,为相关产业发展搭建平台,汇聚软件、金融、金融等资源。硬件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第四个建议是,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后,雄安新区需要着手解决与河北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支撑关系。从产业链来看,雄安新区应该是设计、研发等链条最顶端的环节。也可以重点发展“母工厂”,在河北及周边地区实现规模化生产制造。同时,雄安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与周边城市一道招商引资,共同培育产业链,共同打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比如,在环保产业中,以白洋淀为例。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雄安新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因此治理任务非常繁重,技术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些投资需求间接带动了河北环保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创新型、高端环保产业。

    最后我想谈一下基础设施体系创新和人才引进。制度如何创新?最关键的是人才,但仅仅依靠河北的人才支撑是不够的。雄安新区未来将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将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相应的基础设施、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的引进。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4 03:06 , Processed in 0.081168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