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Zac老师最新Google SEO文章:2022年有用内容更新与核心算法更新详解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647
发表于 2025-1-22 23: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后,Zac 先生更新了这篇关于  的文章。如果你是从事SEO的,可以看看。百洋SEO已经用颜色标记了重点。当然,其实百度等一些搜索引擎也可以借鉴。

    今天突然觉得应该写一下前几天刚刚推出的“有用的内容更新”,因为我觉得这个更新特别清晰地展现了这两年算法发展的方向。当我打开博客时,我看到最后一篇文章恰好是去年9月6日发布的。何等巧合?名副其实的“每年SEO帖子”。

    更新:9月9日完成有用内容更新。随后12日,启动2022年9月核心算法更新。

    什么是  的“有用内容更新”?

    2022年8月18日,官方博客发文宣布将推出所谓“有用内容更新”,英文直白。 8月25日,谷歌官方更新列表宣布“有用内容更新”上线,大约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完成。

    顾名思义,“有用内容更新”针对的是无用内容。希望网站基于用户来创建内容,而不是为了搜索引擎和排名而创建内容。 (百洋SEO补充,这个和百度差不多。)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SEO都反映“有用内容更新”的影响并不大,比预期小得多。所有算法更新跟踪服务显示的排名波动都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监测数据曲线:

   


    但有些 SEO 仍然感受到了影响,比如我。下图显示了对我客户网站之一的影响:

    “有用的内容更新”的特点

    根据Glenn Gabe对Danny和Barry的独家专访以及其他人的互动提问,我们得出了SEO需要注意的几点:

    “有用内容更新”针对整个网站,而不仅仅是包含无用(低质量)内容的页面。因此,如果网站上的无用页面比例较大,就会影响到其他原本质量较好的页面。 “有用的内容更新”算法会给网站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不太好翻译。让我们将其理解为一个标签。如果被贴上“无用”的标签,整个网站的搜索排名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无用”的标签有不同的层次。如果特别无用或者无用比例较大,标签级别越高,影响就越大。

    “有用内容更新”算法会随时更新,不像核心算法更新需要集中在线。然而,算法需要观察网站一段时间,然后才能更改网站的标签。因此,即使一个受到“有用内容更新”打击的网站得到了优化,内容质量确实有所提高,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有用的内容更新”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几年前Alpha Go推出时,我就觉得未来的搜索算法很可能是面向AI的。现在我看到大多数算法更新都使用机器学习。该算法首先应用于英文页面,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其他语言。

    “有用内容更新”针对什么样的内容?

    官方帖子说得很清楚了。总之,该算法攻击为搜索引擎和搜索排名创建的内容。帖子列出了一些你会被击中的情况:

   


    个人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有两点:

    另外,也许是因为年纪越来越大,我越来越觉得,真实地面对自己,不被自己催眠,是极其重要的。前面提到的一些受影响的客户网站的内容质量不错,但真的是为用户编写的吗?无论是写作方式、格式方式还是内容,我必须承认,它确实不是为了搜索排名而写的。

    近年来算法方向

    正如一开始提到的,我之所以认为我应该写一篇文章,是因为这个“有用的内容更新”表明了这两年的方向,那就是内容质量。不管有多少记不清的核心算法更新,还是5次产品评测更新,又或者是2021年的几次垃圾内容更新,再加上这个“有用的内容更新”,现在重要的是内容质量。

    时至今日,员工们仍然表示,最近没有与链接相关的算法更新。近年来,与某项技术相关的更新很少,比如https的使用、结构化标签的使用、页面速度等。而且,与内容质量相关的更新几乎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换句话说,SEO,甚至搜索工程师,都无法准确地知道某个因素是否是算法的一部分,如果是,它的权重有多大。一切都是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学习的。因此,SEO通过敲网站来优化网站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你根本不知道该敲哪里。更改页面标题、在关键位置添加关键词、修改各种标签、添加交叉连接……可能已经不起作用了。

    现在重要的是内容“有用”。创建高质量的内容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算了,我已经一年没写东西了。当然,有些网站只要你花功夫去写还是可以做的。如果网站既有有用的内容,也有无用的内容,删除无用的内容(最好返回404,然后添加标签)会提高整个网站的质量。如果您确实想保留无用的内容,可以考虑将其放在单独的子域中。通常搜索引擎将不同的子域视为独立的网站。

    但有些网站确实很难。例如,对于大型网站,根本无法考虑手动创建和审核。如何从用户角度大规模提升内容质量也是可行的,需要思考。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3 07:58 , Processed in 0.073657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