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感冒药分类详解:抗过敏、解热镇痛、抗病毒及中成药全解析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779
发表于 2025-1-14 04: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感冒药的分类

    治疗感冒的药物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类。

    (1)抗过敏药物:此类药物均含有马来酸扑尔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如阿米卡黄敏胶囊、感康、泰诺感冒片、百加黑、快克、泰诺儿童感冒液、小儿速效感冒颗粒、感冒清片、感冒通片、VC银翘片、新康泰克胶囊。

    (2)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APC)、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复方苯巴比妥注射液(镇痛痛定)、柴胡注射液等。

    (3)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金刚烷胺。

    (4)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抗肝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或胶囊)、正补护饮颗粒、银黄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或胶囊、片剂)、清开灵颗粒剂(或胶囊)、抗病毒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水(或胶囊)。

    2.定期服用感冒药

    2.1 早期通常为发病后1~2天。在此期间,大多数过敏症状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喉咙发痒、鼻咽部不适、身体发冷、轻度恶寒或恶心。风。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是以抗过敏为主,因此应服用含有抗过敏药物的感冒药。

    2.2 发作期,即出现症状后2~4天,症状包括发热、寒战、体温升高;喉咙痛、头痛、身体关节或肌肉酸痛;轻微咳嗽,有白色痰。此时,过敏症状已经缓解。如果继续服用抗过敏药物,效果不会好。因此,应及时改用解热镇痛感冒药,或加用抗病毒药物、抗感冒中成药。

    2.3 如果感染期症状不能得到控制,容易发生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等呼吸道疾病。此期间除对症治疗外,还应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另外,如果除感冒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轻度腹泻(排除各类痢疾),则为肠胃感冒,可加用藿香正气水(或丸剂、胶囊) 。如果感冒持续一个月以上,并持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则为鼻炎型感冒(确诊的鼻炎类型不属于此类)。应该额外服用一些鼻炎药,比如鼻炎康、鼻渊舒等。等待。如果你年老体弱、多汗、怕风,可能会因为体质虚弱而感冒,那么不妨加补中益气丸。如果症状不典型但所有症状都存在,则应进行系统检查以防止其发生变化。流感一般症状较重,并发感染较多,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流感的治疗主要为清热解毒、抗病毒、抗感染等。

    3 经验

    (1)抗过敏感冒药宜早用、宜迟。用药时间宜短,一般不超过2天。抗过敏感冒药中所含的扑尔敏和苯海拉明属于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可以阻断组胺的释放过程,从而有助于缓解或消除因组胺释放而引起的打喷嚏、流鼻涕、吐白色稀痰等过敏症状。因此,感冒初期应尽早使用抗过敏感冒药,最好是在感冒发病后1~2天内甚至几个小时内使用。中后期,由于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的作用,出现全身症状,已不能仅靠抗过敏感冒药来控制。如果继续使用,治疗时机将会被推迟。所以中后期应该改用后三类。由于抗组胺药有轻微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部分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嗜睡的情况,因此汽车司机、高空作业等职业的患者服用时应特别谨慎。 (2)银翘解毒丸、灵阳感冒片等中成药针对风寒、风热、湿热等不同类型的症状而设计,一些对中药不太了解的人盲目使用用它们来治疗感冒,通常效果不佳。 ,要辩证地运用。 (3)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发汗药或采用其他方法出汗,用量和出汗量宜小,不宜大。出汗的程度应以看不见汗珠、仅感觉到身体有微汗为度。避免大量出汗或出汗。 (4)对于结晶状、颗粒状的颗粒剂,服食时应少用水,药液一定要浓稠一些。不要将一包药物与一大杯水混合。最佳饮水量在50~100ml之间。服药后,慢慢喝一些热开水。 (5)小儿感冒用药尤其要小心。成人使用的感冒药大多对儿童不适合甚至有害,如阿敏卡黄敏胶囊、复方阿司匹林等。由于儿童各器官功能尚未成熟,用药不慎或服用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6)不要滥用感冒药,不要听从广告,不要随时输液,尤其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感冒是病毒性传染病。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使用抗生素会增加人体对抗生素的抵抗力。除非发生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否则通常不需要抗生素。无论哪种感冒药,随意加大剂量、随意延长服药时间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普通感冒药成分:

    1. 对乙酰氨基酚:

    俗称:扑热息痛。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2)的合成和释放,引起周围血管舒张,引起出汗,从而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还能抑制缓激肽等物质的产生。它增加疼痛阈值并产生镇痛作用。

    2.盐酸伪麻黄碱:

    肾上腺素药物可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粘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 (说白了就是缓解鼻塞症状,但请注意,这并不是治疗感冒的方法。这样缓解鼻塞治标不治本,而且对感冒也有副作用。)很多感冒药都含有这种成分。)很多号称专门治疗鼻塞的药物,其实都添加了这种成分,比如新康泰。

    3.盐酸金刚烷胺:

    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含有该成分的感冒药就是抗流感病毒感冒药。主要针对甲型流感病毒。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普通感冒和流感不是一回事。流感通常是病毒性感冒。服用普通感冒药很难见效。一定要根据情况服用相应的抗病毒感冒药,但市面上常见的抗病毒感冒药病毒感冒药针对的类型单一,有时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这种情况最好去医院治疗。

    4.马来酸氯苯那敏:

    这种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但会引起困倦(即打瞌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感冒药服用后会让人犯困。不过,很多感冒药中都无法去除这种成分,因为大多数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过敏反应,所以必须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来对抗过敏。有些不会引起明显嗜睡症状的药物使用抗过敏成分,如盐酸苯海拉明,而不是马来酸氯苯那敏。

    5.咖啡因:

    中枢神经兴奋药一来可以增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二来可以减弱感冒药的嗜睡症状。

    6、人工牛黄:具有解热、抗惊厥作用

    7、氢溴酸右美沙芬:能抑制咳嗽中枢,有镇咳作用。然而,很多感冒药并不含有这种成分。市场上只有白加黑等少数常见感冒药含有这种成分。这种止咳方法类似于抑制鼻塞。它是通过作用于神经、血管来达到目的,并不能治本。

    8.布洛芬(芬必得):

    其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强。然而,国内大部分感冒药仍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较少使用布洛芬或阿司匹林。

    常用感冒药

    1) 组合:1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70毫克葡萄糖酸锌,1毫克盐酸二羟丙嗪,250毫克板蓝根提取物粉末

    (2) :对乙酰氨基酚 325 mg,盐酸伪麻黄碱 3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 2 mg

    (3)泰诺:对乙酰氨基酚32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

    (4)快克: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咖啡因15毫克

    (5)肝康: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咖啡因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

    (6)阿敏卡黄敏胶囊: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咖啡因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1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

    (7)感冒通:双氯芬酸钠15毫克,人工牛黄15毫克,扑尔敏2.5毫克。

    (8)新速消丹风胶囊:对乙酰氨基酚250mg,人工牛黄10mg,扑尔敏3mg,咖啡因15mg

    (9)新型速效感冒片: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咖啡因15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

    (10)百加黑: 对乙酰氨基酚32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盐酸苯海拉明25毫克。

    (11)陈宫再欣:葡萄糖酸锌100mg,布洛芬150mg,扑尔敏2mg

    (12)丽珠甘乐:对乙酰氨基酚162、特非那定15mg、盐酸伪麻黄碱15mg

    (13)新康泰:盐酸伪麻黄碱90mg;马来酸氯苯那敏(氯苯那敏)4毫克

    (14):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咖啡因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1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

    (15)贝达宁: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

    (16)日夜服用下列药物:对乙酰氨基酚500毫克,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

    (17)必力通:对乙酰氨基酚500mg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市场上常用的感冒药成分有:

    (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的合成(包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和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来产生的。解热作用可能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挥的。

    (2)盐酸伪麻黄碱:为口腔鼻粘膜减充血剂。主要通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间接发挥拟交感神经作用,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粘膜的充血、肿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

    (3)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本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通过阻断H1受体来抵消组胺的过敏作用。用于鼻粘膜水肿、充血、鼻塞,症状包括鼻痒、打喷嚏、大量鼻粘液分泌。

    (4)盐酸金刚烷胺: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5)人工牛黄:牛黄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能。

    (6)咖啡因:可缓解疲劳、刺激神经

    (7)氢溴酸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能抑制大脑延髓的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

    (8)葡萄糖酸锌:主要用于伤口愈合。

    (9)盐酸二羟丙嗪:用于止咳、平喘。

    (10)双氯芬酸钠:镇痛。

    (11)盐酸苯海拉明: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达到镇痛、麻醉作用

    (12)布洛芬:是有效的PG合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13)特非那定:抗过敏药。

    (14)板蓝根浸膏粉: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喉的功效。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23 10:53 , Processed in 0.07903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