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互联网+电子政务: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实现跨区域服务

7100

主题

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1448
发表于 2024-11-9 03: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互联网+电子政务已进入许多城市,今年政府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电子政务的相关支持政策,加快互联网+电子政务发展,加快平台建设,为群众简化事情,真正实现互联网+电子政务的发展。让“互联网+政务”成为一项惠民举措。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信息惠民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今年北京、上海、深圳、厦门、长春等80个城市将实现居民仅凭一张身份证在统一网络平台或窗口办理政务服务和各类“怪证件” 。 ,“循环证明”将成为过去。明年将实现80个城市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服务,8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网上办理。

    提供便民服务又迈出了一大步。 “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现了放管结合、简政放权的理念,完善了政府服务职能。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上下级友好”而不是“隔阂”不再只是书本上描述的理想状态,科技的力量把它带入了每个人,成为了现实的生活状态在个人生活中。在简政放权深入人心、各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优质服务的互联网时代,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具有坚实的现实性。基础雄厚,潜在需求也较强。

    ★

    互联网+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内容及目标任务:

    “互联网+”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平台、“互联网+科技资源协调中心”平台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平台三项建设内容。

    (一)“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

    近年来,随着企业和社会数据量的增加,原有的行业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数据处理的要求,造成海量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些长期积累的信息资源整合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决策依据信息和数据。因此,建设覆盖经济社会、医疗、环境、工农业、教育、旅游等社会重点领域的大数据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平台(简称市级大平台)以相关行业(单位)、企业(协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为基础。有效收集、整合各方数据源,从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挖掘,为有关部门、企业、协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市级大平台以全市行政云数据中心建设为引领,重点关注电子商务、医疗健康、食品安全、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数字生活。与政务云数据中心共建,探索互动共享和综合服务模式,推动大数据在全市各领域的综合应用。

    ---公共平台建设

    按照“逻辑集中、物理分布”的原则,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资源,整合系统内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政务服务云平台、市民综合服务云平台、企业综合服务云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 ,形成完整的政务云数据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在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框架内,适时建设多个与企业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应用信息服务窗口,形成市政务系统的信息服务窗口以及各政府部门、企业、公民、社会。互动共享、一体化大数据服务模式。引导和推动大数据在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网络金融、网络信贷、营销等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行业广泛应用,促进大数据技术惠及百姓,形成强大的支撑。社会关注数据的挖掘和利用。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① 2015年,在已部署使用的全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及时交换,建立了政务云平台,满足政务服务需求。全市党政机构协同工作和公共服务。融合云计算、海量数据库、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市政府系统各部门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全面采集政务数据、公共服务行业数据和商业金融数据,并进行管理、分类和分类根据信息安全级别。内容向社会公开,建立公共数据开放机制。除法律法规明确不宜公开的信息外,将及时向社会公开。

    ② 2016年底前,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数据查询、数据下载、各类App(第三方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下载等服务。推广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政务应用服务模式,为公民打造专属、个人的网络空间,初步实现公民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移动终端、自助服务随时随地的服务终端等。需要获得服务以满足公民的日常需求。

    ③2017年,依托市政云及其地理空间数据库,叠加全市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诚信(信用)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资源,建成企业综合服务云平台,服务企业。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大数据交易平台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方式,打造多领域信息服务窗口,重点关注电子商务、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智慧交通、公安、科技等领域。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向社会开放。鼓励大数据企业参与窗口建设,直接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各专业领域信息服务。

    行业应用推广

    表格顶部

    按照“公共服务示范为引领、重大行业应用为带动”的推进策略,以政务云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全面建设为基础,牵头推动大数据广泛应用。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并逐步渗透和拓展。面向工业制造、食品安全、智慧交通、公共设施、金融证券、医疗健康、数字生活、科技服务等其他行业,形成大数据融合与工业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形成。

    ①电子商务。针对电子商务领域精准营销、销售趋势预测、精细化广告管理和市场决策支持等需求,构建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与服务系统。收集整合来自门户、论坛、微博、社交网络、搜索、购物、阅读、评论等线上线下数据,提供用户细分、个性化推荐、行业报告、竞争分析、商业洞察等电商营销服务、定价策略等,实现基于效果计费的创新营销商业模式。系统服务覆盖80%以上的电商企业,推动企业从传统营销向互联网营销转型。

    ②医疗保健。针对临床质量分析、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辅助决策、科研数据服务、个性化健康指导等需求,建设国家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平台。在现有健康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汇聚整合医疗、医学、气象、社交网络等大数据资源,形成智能临床诊疗模式、自助医疗模式等创新服务模式,为公民提供医疗、医疗、气象、社交网络等大数据资源。为医疗、医生、政府提供医疗资源配置、疫情跟踪分析、精准临床诊疗决策、疫情监测治疗、疾病医疗导航、健康自查等服务。

    ③食品安全。满足食品安全和管理需求,建设食品安全大数据服务平台。汇集政府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数据、食品检验监测数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票索取数据、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数据,构建食品安全大数据资源库,进行食品安全预警、发现潜在隐患食品安全问题。推动政府部门联合监管,为企业、第三方机构和公众提供食品安全大数据服务。

    ④智慧交通。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服务平台,满足交通规划、综合交通决策、跨部门协同管理、个性化公共信息服务等需求。整合全市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大数据资源,汇聚气象、环境、人口、土地等行业数据,逐步构建交通大数据库,提供道路交通状况识别和预测,辅助交通决策制定管理、支撑智慧出行服务,加快交通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

    ⑤公共安全。针对公共安全防控、反恐维稳、情报研判、案件侦查等实际需求,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公共安全管理和应用平台。汇聚整合人口、警务信息、网吧、酒店、火车、视频、人脸、指纹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海量业务数据,构建公共安全领域大数据资源库,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以及有效打击犯罪的能力。探索“租建”模式,依托第三方专业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内容托管、数据服务租赁的现代运营模式创新。

    ⑥技术服务。针对科技服务数据整合、发展趋势预测、战略决策支持的需求,全面建设科技服务公共平台。通过全面汇聚全市科技项目、专家、科研成果、专利孵化等信息数据,探索整合科技服务链、连接供需的互动平台服务模式。全面建立以科技资源协调中心为主要服务模式的科技服务业资源共享体系,搭建跨领域科技服务和工程创新平台,提供研发、生产等方面的科技服务。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提供数据支撑,形成跨领域的大数据服务模式。

    ⑦金融证券。针对金融证券领域高频算法交易、综合数据分析、违规操作监管、金融研究报告交易、金融数据服务等需求,打造金融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汇聚并整合国内外证券及相关衍生品市场的高通量交易数据,整合行业媒体的实时信息和舆情,为相关机构提供金融监管、风险管控等智能决策支持,并为投资者提供金融市场数据、经济数据、投资方向等个性化金融数据服务。

    ⑧数字生活。针对现代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构建数字生活大数据服务体系。收集整合时尚、行业发展指数、用户消费习惯、观看记录、社交媒体、地理位置等大数据,充分挖掘用户消费习惯和兴趣偏好,提高公司决策能力,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商业模式。 ,为超过200万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生活、衣食住行互动信息。

    ⑨公共设施。针对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需求,构建公共设施大数据服务系统。采集和整合各类道路、桥梁、隧道和商业建筑的结构性能和运行状态数据,为公共设施维护、运行决策和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实现公共设施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商业建筑等建筑中开展大规模应用,形成公共设施运行维护新模式。

    ⑩工业制造。针对科学评估生产系统规划、降低产品不良率等需求,建立制造大数据系统。整合现有实体工厂、质量体系、工艺数据、成本核算等建模数据,建立模拟工厂,对现有生产绩效数据进行生产模拟,模拟工厂运行,为实际工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采集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实时质量数据,实现敏捷的一体化质量监控,支持产品质量追溯,形成基于大数据的一致的过程质量控制和分析体系,并向第三方提供服务。

    互联网+电子政务可以实现跨平台信息共享,还可以实现一站式政务,消除不必要的跑腿、排队、各种证件。是建设智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4-12-20 15:31 , Processed in 0.057074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