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市妇联开设巾帼风采展专栏,展示妇女先进典型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风貌

4万

主题

2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677
发表于 2025-1-1 08: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树立榜样,鼓励妇女想才、建功,即日起,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将开设“巾帼风采展”栏目,宣传展示全市妇女先进典型我市“百县、千镇、千村”层次、类型、高质量发展工程、“绿色美丽韶关”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的新特点、新成果、新亮点投资推广、技术创新!

    市妇联号召全市妇女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学习她们立足岗位、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责任,学习她们攻坚克难、争先创优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们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时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女性力量!

    接下来就按照小编的步骤来吧

    让我们一起感受2023年广东省3月8日红旗集体——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粤北大数据产业学院工作团队

    做个女主角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教育类型定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对接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华为、华韶数据谷等企业联合成立粤北大数据产业学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助力韶关经济社会 发展。产业学院团队成员由20名大数据产业链上中下游专业专任教师及合作企业组成。女教师占65%,高级职称占60%,党员教师占75%。 2019年以来,工业学院工作团队以“创新服务、科技强国”为宗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技创新与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韶关及大湾区社会发展。

    ✦ +

    工业学院建设背景

    2022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布局国家综合算力网络8个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规划建设全面启动,韶关对接融入“双区”建设,服务“湾区所需”以“韶关能做什么”“韶关擅长什么”,着力打造集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建成50万个标准机架,投资超过500亿元,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集群。

    当前,全国乃至全球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据中国工商理事会数据分析统计,未来中国基础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万人,未来大湾区大数据人才缺口将累计达到每年5000人三年。日益。主要集中在本科和专科层次,占9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韶关地区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韶关的需要,就是学校的需要。

    ✦ +

    围绕湾区数据中心建设

    工业学院规划建设

   


    粤北大学大数据产业紧密对接国家“东方数字、西方计算”战略,采用松山学院-华少数智“双学科”运作。筹备过程中,工作团队主动深入韶关各学校和企业,积极寻求通过多方合作,在韶关职业教育联盟的帮助下,“1+1+N”的运营模式。形成了“校对校”、“企对企业”,形成了“一城一业一学院”的大数据产业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大数据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体制机制

    工业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工作班子成员担任主要职务。工业学院院长为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玉贤,全面负责工业学院的运行工作。工作组六位博士已加入专家委员会和六大运营中心,筹备成立大数据产教联盟。工作团队已为5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协助韶关市8所中等职业学校申请大数据技术专业。 2人被评为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专家,6人被评为韶关市重大决策人员。专家中,其中一位是韶关市专业技术人才。

    (二)打造“校中校”、“校中校”产学研基地,为大数据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

    工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基地建设是最难的部分。工作组夜以继日,历尽千辛万苦,一年内完成了“校中园”、“园中校”5000余平方米基地教育设施建设,总计投资2500元。一万多元。

    建设过程中,团队不少成员带病工作,每个月往返华少数据谷的次数与上学的次数差不多。团队成员不计较往返路费,不怕苦,无私奉献。其中VUE国际认证中心、大数据+智能工作站、信创+智能工作站已对外开放,社会人才培训20余批,科技教育3000余人次,每年为韶关市开展专业认证5000人次。我们培养了300多名获得华为认证的大数据人才,在服务过程中没有人给我们差评。

    (三)创新“证、岗、赛、研”人才培养模式,为湾区大数据人才培养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工业学院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与企业建立了强大的利益链,并借助工业园区和合作企业提供的丰富的实践培训资源和扎实的技术师资资源,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深度融合的人才共育模式。每年提供300-500个实习岗位,产业订单班培养1000多名大数据人才。其中,段桂勤老师被评为广东省技术能手,罗定富老师被评为韶关市技术能手,李媛媛老师被评为韶关市工匠人才。团队成员指导学生获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其他奖项100余项,专业就业率达99%以上。

    ✦ +

    工业院校建设的成就与对策

    (一)重视党建坚强领导,为湾区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筑基”

   


    工作团队认真坚持“九个坚持”,特别是以“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核心,构建了“58461”党建共建机制,着力打造5个1平台、6个宣传推广、围绕“双领导”建8个工作室、建4个服务体系、与华少等企业或社区共建党支部数据谷和三村社区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支部党建工作机制。

    依托党建平台,在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王玉贤的示范带领下,被评为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先进单位。 2019年,队教师所在团支部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创建模范支行等荣誉。已为韶关市50余家企业开展了50余场党员志愿者活动,为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服务;组织下乡活动20余次,定期为三村社区孤寡老人、退役军人提供帮扶;助力韶关3个美丽乡村建设;为生活困难的学生蒋海鹰捐赠三年生活费。该学生后被评为“韶关好人”,并入选“中国好人”名单;为2003年毕业的白血病儿童等捐款24280元,组建了一支暖心支持的女教师队伍。

    (二)组建团队、搭建平台,为湾区大数据人才“赋能”

    工作团队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其中博士、副教授以上人员13人,分别担任韶关市专业技术人才、重大决策专家、省学会理事。与韶关学院、韶关技师学院等13所院校在人才培养、认证、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显著成果。曹景华博士带领团队完成了韶关市大数据产业相关12个专业建设,推动中职和高职学校“3+2”人才培养,培训人员500余人。通过工业学院国际VUE考场,联合组织中职、高职学生开展华为ICT培训与认证,不仅服务大数据行业的人才需求,也促进了韶关学生本地就业。

    (三)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焦孵化“加快”湾区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

    工作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王玉贤院长启动孵化工作。 2022年,奥园科技与华少数智科技共同投资孵化的粤北首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广东粤北数字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孵化3家企业,并在产业园正式运营。大学。由学生党员、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为互联网运营、大数据标注与采集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等,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项目,行业孵化值超过200万元。

    (四)强化技术,聚焦服务,“助力”湾区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职业女教师堪称“铁娘子”大军。能够在产业学院建设、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方向上挑起重任。先后建立了教育部供需对接基地、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广东省大数据技术专业群、韶关市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拥有科研经费总额300万元以上;罗亚玲、李媛媛、王英等女教师创办了社区服务、省级精品课程或培训基地等重大服务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省部级以上项目40余项,专利30余项,国家规划教材2部。上述成果分别与兄弟院校共享,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人民论坛、韶关日报等媒体的报道。成果推广效果良好。

    队员们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她们是一支业务过硬、和谐进取、乐于奉献的女子军队。他们是新时代的奋进者、奋斗者,为建设伟大国家做出了贡献。湾区数据中心集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打造了一支克服困难、自信自立的优秀团队,“勇敢承担数字教育的重任,展现出铿锵玫瑰的本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7-10 21:32 , Processed in 0.099268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