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贵州毕节化屋村:乡村旅游带动黄粑作坊发展,村民赵玉学实现脱贫致富

7150

主题

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1598
发表于 2024-12-2 0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马跃峰 苏斌

    翻过梁柱,转过弯,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到达了“悬崖下的村庄”——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苗乡花屋村。

    一栋白色小楼前,村民赵玉学正忙着翻看手机上的年糕订购信息,密封包装。 “山好水好,我们做的年糕特别甜。路通了,卖山不是梦。”赵雨雪说,他在外打工多年。 2021年,看到乡村旅游火爆,他回乡创办了年糕作坊。他还把自家楼上改成了农舍,可以在那里享受旅游餐。

    毕节曾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 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设立毕节“发展扶贫和生态建设”试验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创新,努力把毕节实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组成统战“区域+领域”工作组驰援毕节。 “区域”帮扶是指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对8县(毕节市、区)。 “田”帮扶,是指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统战有关各方重点聚焦科技、工业、教育、卫生、人才等5大领域,将帮扶活动扩大到毕节全市。作为集团帮扶项目,中国光彩企业毕节行将为毕节市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绿色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秋天,国有的纳雍县已转变为林场。抬头一看,茂密的枝叶层层叠叠,托起一片片绿荫;脚下,林地为床,松针为被,红笋破壳而出。

    “树背上有石斛,树下长着玉竹,竹笋长着蛋,木耳鳞次栉比。”行走在纳雍,一首顺口溜讲述着从绿色林地到金色宝地转变的故事。

    “林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坡度平缓,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竹荪,环境要求高,经济价值高。”贵州金蝉大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伟介绍,公司种植竹荪1000亩。竹笋公司从菌种研发、菇棒生产到食用菌销售,已带动就业100多人,年产值超3000万元。 “我们正在探索‘森林菌+森林药’轮作,还通过实时采集光、温度、湿度等数据,建设智慧种植基地,可以实现全年种植,带动人们不断种植。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业“连续性”,促进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

    “以前采摘竹荪时,菌盖、蛋壳都会扔掉。后来我们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合作,加强菌种培育和筛选,重点做好后续深层次的研究。”现在,菌盖被制成原味牛肚,富含角质层的蛋壳被制成化妆品和保健品,而红竹荪更是浑身都是宝。”杨伟说。

    生态工业化、产业生态化。毕节主动开发丰富矿产资源,加快绿色转型。

    黔西市煤炭资源丰富,每年用作原料的精煤约124万吨。 “黔西电厂主要采用火电,发电时产生大量蒸汽,为黔西化工等煤化工企业提供生产动能。黔西化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剩余一氧化碳,也为黔西化工等煤化工企业提供了生产动能。”下游企业生产碳酸二甲酯的原料。”毕节市能源局副局长唐兵表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当地聚集了43家上下游企业。

    今年7月31日,南方电网贵州输变电有限公司承建的500kV渭河电厂送电工程正式投运,为推进高硫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奠定了基础。无烟煤促进新能源消费。

   


    2023年,毕节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新能源总装机容量552万千瓦,年发电量86.63亿千瓦时,两项均居贵州省第一。

    开发人力资源,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批准建设技工学院3所、职业技能培训基地3个、公共实训基地1个,项目总数居全省第一;

    培育“阳光人社·温暖万家”党建品牌,推动公共管理行业薪酬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

    在全省率先建立劳动争议联合查处机制,率先推广拖欠工资维权“网上办理”;

    …………

    2023年,毕节市人力资源开发成果突出。从实验区到示范区,毕节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走进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一条机电一体化生产线引人注目。

    “这是一个工业机器人培训系统,对标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应用方向,由国民党中央引进投资企业。”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邱国元表示,学生可以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和编程,掌握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数字系统等应用,从而带动就业。

    毕节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城市。如何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按照‘建设一批实训基地、打造一批劳务品牌、培养一批技能人才’的工作思路,狠抓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务素质。的工人”。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和国表示,2023年,毕节将获批建设3所技工学院、3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个公共实训基地。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毕节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为重点,全面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同心智育工程’、院士专家灵活引进工程、教师特岗计划、白银时代计划等,支持张和国表示,用人单位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退休后再就业等方式吸引省内外人才。到2023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将增至124万人。

   


    对外,构建农民工服务网络;对内,健全全市就业服务网络。今年以来,毕节优化农民工返乡监测返乡服务,稳定就业群体,增加农民工收入。累计监测返岗劳动力77.9万人,已返岗85.4万人。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从LED芯片分选、LED灯丝封装到LED灯丝灯生产,从健康照明、检测认证到光学玻璃材料,七星关区聚集了12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年产值约3亿元的光电产业链。

    毕节为何成为贵州LED照明产业重要发展区域?以集团帮扶为基础,以公益资源联合为契机,立足政策、资源、人口三大优势,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施“市场换产业、换市场”。投资资源”。

    2015年5月,在致公党中央和致公党贵州省委的协调支持下,贵州致富光谷产业园在七星关区启动。同时,七星关区政府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贵州芝罘光谷光学创新服务中心,配备9个光学、色彩、电子检测研发实验室,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服务。认证、技术支持。

    “引进专家12名,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取得多项专利成果。”贵州芝罘光谷光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何启鹏说。中心的研究成果可供老牌企业免费使用,不仅吸引了光电产业链的集聚,也加速了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西南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何其鹏说。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的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五年来,市、县两级分别推进改革事项124项、630项。制定印发《毕节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实施方案》,明确163项改革任务,列出以改革促发展。”毕节市委政研室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张留青说。

    黔西市玉多镇推进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统计改革。通过报表清理、数据采集、数据互联、平台运营等,建立了一次性采集、多方共享的工作模式,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

    “现在,数据填写减少了一半,效率更高了。”于多镇党委书记付庆梅说。

    统战聚焦毕节市科技、工业、教育、卫生、人才五大领域,创新开展“区域+领域”组团帮扶,打造一批示范点,找到服务改革的新路子和发展。

    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发挥统一战线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毕节示范区人民富裕、生态优美、活力强劲的新画卷正在慢慢展现发生在乌蒙山脉。

    《人民日报》(2024年9月27日第16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4-12-20 19:54 , Processed in 0.122496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