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蓝皮书考研复习指南:社交媒体用户行为与中国公民数字素养研究报告解读

7337

主题

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161
发表于 2024-11-24 1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心耕田,水就会到位/

    哈喽,同学们,又到了蓝皮书学习时间啦~蓝皮书作为考研复习的参考书,有助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梳理专题知识。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新颖、全面、足够丰富,同学们也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目标院校的考试条件,“细致、适度”吸收~

    今天,小田新老师将为同学们讲解《热点》中的【B.7 2020~2021年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报告】和【调查篇】【B.10 2021年中国公民数字素养研究报告】分析报告],这两部分涵盖的主题是“受众”,学生可以将其作为学习的补充信息。

    “吃”建议:

    B7主要对2020-2021年中国社交媒体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包括用户媒体偏好、用户信息渠道可信度评估、用户疫情信息关注状况等。整个报告建议重点关注理解。

    B10主要阐释了我国公民数字素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内容。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可以直接作为“公民数字素养”专题进行研究。学习时,建议学生重点记忆字幕和理解正文,同时积累适当的案例。

    近三年相关考试题链接

    1.数字素养与技能(2022浙江传媒学院,334,术语解释)

    2、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的应用对公众媒介素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哪些要求保持不变? (2022北京外国语大学,440,讨论)

    3. 如何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2021武汉理工大学,440,案例分析)

    4、新媒体时代受众应具备哪些媒体素养? (2021北京邮电大学,440,简答)

    5.简述什么是媒介素养以及新媒体时代公共媒介素养的表现(2020西北大学,334,简答)

    6.网络新媒体对用户表达和用户自我呈现的影响(2020四川大学,916,简答)

    ...

    真题为真题部分,仅供参考。

    B7+B10 #7#观众

    B7:2020-2021年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报告

    △ 本章概述

    2020年至2021年两年,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高频接触明显下降,而手机重度接触趋势仍在加剧;头部社交媒体平台重度使用趋势有所缓解,主流社交媒体应用中度、短期使用有所增加。使用行为增加 增长强劲;国内中央级主流媒体在时事新闻传播和媒体公信力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而海外媒体的影响力则更加低迷。公众不再痴迷于反复曝光国内外疫情信息,但仍保持合理稳定的信息更新节奏。

    1. COVID-19疫情下的全球/本地社交媒体发展

    摘自原文

    COVID-19的突然爆发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公司研究数据,COVID-19 疫情加剧了社交媒体的使用。 2021年,全球超过5亿人的使用率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

    从用户角度来看,社交媒体时代疫情信息的传播更注重平台偏好、信息来源、来源可信度的差异。它还应考虑对信息的科学感知以及对信息过载的反应。

    与全球社交媒体对现实生活的深度沉浸相呼应,中国本土社交媒体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  (艾媒咨询)2021年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移动社交用户规模突破9亿大关。

    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不断演变的历史背景下,社交媒体的动态发展主导着网民的信息生活,不同社交媒体之间对用户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拥有天然传播优势的主流媒体及其融合传播实践,似乎正在关键信息的传播生态中重现昔日辉煌。

    田鑫说

    这部分主要阐述了新冠疫情下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学生只需理解即可。摘录中提到的社交媒体使用数据可以积累起来,丰富自己的语料库。

    2. 2020年~2021年

    社交媒体用户媒体偏好的变化趋势

    摘自原文

    (一)媒体接触分化趋势

    面对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中国社交媒体从早期信息恐慌、流量激增、虚假新闻泛滥的混乱阶段,逐步进入疫情防控信息传播常态化的新阶段。传统主流媒体与新主流媒体这场较量,不仅夯实了公信力基础,还在传播影响力和渗透力方面取得了进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于个人可支配媒体时间的竞争依然激烈,人们的媒体曝光呈现出差异。与2020年社交媒体用户情况相比,2021年“从未”接触过报纸、杂志、广播的受访者比例略有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生态的重新崛起。

    需要关注的是,与2020年相比,每天使用电脑、手机的受访者数量有所减少。 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推动“云存在”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新常态。 2021年,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线下生活逐步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电脑、手机催化剂的频发。略有减少。

    (2)社交应用联系人分化趋势

    1、手机上网状况

    2021年受访者手机上网时长整体呈现显着增长趋势。

    2. 热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使用趋势

    本研究根据渗透率和门户化程度将中国社交媒体应用分为两类。前者包括微信、QQ,后者包括微博、头条(今日头条、趣头条等)、社交媒体等六大主流应用:短视频(抖音、快手等)、哔哩哔哩(以下简称“ ”)、知乎和贴吧。

    就两大领先应用微信和QQ的使用情况来看,微信仍然是用户在线时间的“黑洞”,其用户具有高粘性的特点。但从重度用户的时间吸收来看,微信呈现下降趋势,而QQ则在中等使用时长方面有所增加。

    3. 主流社交媒体应用使用趋势

    微博的大量使用有所减少;今日头条类应用整体发展较为稳定;短视频的使用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哔哩哔哩作为人气崛起的社交媒体,近两年数据变化较大;知乎应用的变化一直比较稳定;贴吧每天短期使用时涨幅稍大。

    (3)社交媒体用户接触时政信息的分化趋势

    总体来看,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微博等网络社区在传播上处于主导地位,用户更多地选择从上述三个渠道获取时政新闻(或时事评论)。可见,作为时事信息的传播渠道,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并未减弱,新兴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力也不断增强。

   


    3、社交媒体用户信息渠道可信度趋势评估

    摘自原文

    更多用户愿意相信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有关突发事件或舆情热点的信息。传统主流媒体在公信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国内社交媒体用户对海外媒体存在负面印象。不断深化。

    4、社交媒体用户对疫情信息的关注趋势

    摘自原文

    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网民对疫情信息的关注度逐年下降。

    田鑫说

    第二、三、四部分主要阐述了用户媒体偏好的变化趋势(包括媒体曝光度、社交应用曝光度、用户对时事政治信息的曝光度)、用户信息渠道可信度的评估、以及用户信息渠道可信度的变化趋势。用户对疫情信息的关注程度。学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五、结论与展望

    摘自原文

    疫情的爆发,带来了社交媒体应用的新热潮,同时也伴随着假新闻泛滥、给媒体平台公信力带来的挑战等问题。在此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优势与社交媒体的平台优势叠加形成的新主流媒体牢牢掌控着社交媒体空间的催化剂优势、信息渗透优势和影响力优势。这个空间的用户实现了对权威主流媒体的回归。

    总的来说,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COVID-19疫情初期到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电视媒体的高频接触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是传统媒体中具有绝对渗透优势的信息渠道。手机联络是所有催化方式中最重要的渠道,约占80%。

    其次,以微信、QQ为代表的顶级社交媒体应用的大量使用有所缓解,主流社交应用的使用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趋势。微博的重度和轻度接触量明显下降,类似今日头条的应用在短期使用方面呈现增长趋势,而短视频则在中重度使用和短期使用贴吧方面有显着增长。 B站的低频、低时长接触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甚至实现了相当规模的用户使用扩张。

    第三,从时事新闻信息的曝光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权威主流媒体渠道的渗透率普遍上升,而微博等其他信息渠道在高频接触群体中继续处于劣势。此类信息的数量,同时中等触摸频率行为增加。在微博群和QQ群的对比中,微博平台更适合时事新闻的传播。海外媒体渠道在时事新闻传播方面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第四,渠道信息可信度数据对比显示,具有天然权威优势的中央级媒体在融合传播生态中的可信度进一步增强,而海外传统主流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的信任度则大幅下降。受访者的想法。 。

    第五,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社交媒体用户对国内外疫情的关注度也呈现下降趋势。

    总体而言,我国社交媒体用户的催化分化行为较为复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热门与主流社交媒体应用在使用频率和时长上相互竞争。权威主流媒体公信力持续较强,公众对COVID-19疫情信息关注度相对下降,有利于缓解由此引发的社会恐慌,帮助社交媒体信息接触行为恢复正常。

    田鑫说

    这部分是对整个报告的总结。你可以仔细阅读,重点理解。

    ◐◑◒◓◔◕

    B10:2021年中国公民数字素养研究报告

    △ 本章概述

    数字素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和重要基础。提高数字素养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数字消费、数字生产和数字社会发展。数字素养教育不足、公民数字素养低,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实施提高数字素养战略,适应数字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数字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主要路径”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一、2021年我国数字素养发展现状

    摘自原文

    (一)疫情倒逼企业提升员工数字素养

    员工数字素养水平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和成功。疫情摧毁了此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切障碍。

    首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架构上有很多实践,比如构建无边界企业、构建开放的企业生态系统等。新形态的企业架构对员工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智能工作流程将人工智能与日常任务相结合,员工需要在数字环境中提高能力和灵活性。

    最终,数据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海量数据实时获取与洞察,智能决策模型

    云迁移、云管理等服务环境的出现,再次提高了对员工数字素养的要求。

    (二)新职业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素养提升

    当今社会诞生的新职业主要以数字化为特征,如数字化客户、数字化工作环境、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业务分析、数字化创造以及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等。每个方面都对员工的数字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着力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为弥补数字人才缺口,提高现有从业人员数字素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数字资源供给、数字化学习体系设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传统职业教育在数字技能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但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AR等新技术逐步商用,直播经济、数字货币、宅经济、元宇宙等新经济业态涌现。的出现,对数字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

    (四)高校加快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化教材、数字化专业、数字化学科建设是数字社会教学改革的必然需要,是高校构建终身数字化学习体系的基础。当前,高校正在着力数字化教材资源建设。未来,他们将进行专业数字化转型和学科数字化建设,以适应数字社会的需求。

    田鑫说

    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了2021年我国数字素养的发展状况,以便大家能够了解。

    二、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数字素养发展

    摘自原文

    (一)政府大力推动公民数字素养提升

    2021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普及和提高公民数字素养”。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提高公民数字素养的重要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措施和发展建议相继出台,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细节逐步深化。

   


    (二)提高数字素养成为各地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共识。

    公民数字素养直接关系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质量。这既是数字社会给各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是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治理、规避数字社会新风险的必然要求。

    (三)“东快西慢”现象明显,东部沿海省份反应较快

    总体来看,各地政府数字素养提升行动并不一致。 “东快西慢”现象的出现,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是一致的。这种差距可能会变成公民数字素养的“东西向”分布。西强西弱”,造成数字社会转型过程中各地数字素养差距。

    (四)乡村振兴局为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提供实施保障。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的振兴。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能否有效提升,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活、农业、治理等数字化转型的成败。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微观层面看,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

    (五)街道社区成为政府提升居民数字素养的阵地

    将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嵌入智慧社区建设、建设数字素养教育服务站,是构建中国特色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的有效举措之一。

    田鑫说

    这部分主要阐述了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数字素养发展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学生只需理解即可。从政府角度回答相关问题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这部分内容。

    三、中国公民数字素养存在的问题

    摘自原文

    (一)疫情影响下,老年人数字素养差距拉大。

    疫情期间,老年人整体数字素养显着提升。与此同时,老年群体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他们的数字素养发生了四个维度的变化,即自由群体、适应群体、老家群体和卡壳群体。氏族。一方面,老年人网上购物、网上医疗、网上娱乐等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老年人群体内部出现了落后者,从而在内部形成了数字素养断层区。

    (二)“信息无障碍”建设亟待加快

    信息无障碍建设体现了对人和社会公平的关注,是有效提高公民数字素养的手段。

    首先,信息可及性并不完全针对特殊群体,而是一个普遍的概念。在信息无障碍社会中,任何人都可以平等、便捷、安全、自由地获取、交换和使用信息。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高层次。发展规模。

    其次,信息无障碍是数字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福祉。

    最后,信息无障碍是提高公民数字素养的必然举措。

    (三)青少年数字道德教育缺失

    数字伦理缺失导致公民数字素养“量而不质”,其中青少年首当其冲。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是严重娱乐化的,他们花很长时间玩游戏、聊天、看视频。

    田鑫说

    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我国公民素养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背字幕,正文以理解为主。

    四、对中国公民数字素养发展的建议

    摘自原文

    (一)乡村振兴局在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方面需发挥更大作用

    乡村振兴局作为直接面对三农问题的部门,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低下的困境负有重要责任。目前,各地乡村振兴局的动作尚未明显,大多处于消化上级政策、等待指示的阶段。下阶段,面对我国复杂的农村环境,必须深入调研,把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对症下药。要敢于担当、敢于探索、寻找突破口,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要提高数字素养意识

    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提高居民数字素养方面进展缓慢。首先,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经济结构决定,地方政府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会力不从心,难以找到突破口。二是地方政府提高居民数字素养意识不够。原因是它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而且直接的经济效果可能并不显着。第三,当地管理者对“数字素养”概念没有深入、全面的理解,片面地将其理解为数字素养框架中的知识、技术和应用框架,从而被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所蒙蔽。建设成果,或利用这些成果来表征居民的数字素养,从而造成素养较高的假象。这些问题都需要地方政府认真分析和解决。

    (三)需要加大对社区图书馆的政策支持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社区图书馆传统上在提高国民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方面发挥着作用。未来,他们还将在全面提高居民各方面素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我国需要从政策层面提供支持,如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图书馆、鼓励社区预留社区图书馆建设用地、鼓励社区居民将图书馆文化建设为日常生活文化等。其次,社区要积极发展图书馆文化,将其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四)部分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成为“数字遗民”

    信息障碍会阻碍一些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提高数字素养的意愿。这些人会主动离开数字社会,成为“数字遗物”。随着我国已进入“适度老龄化社会”,并将在未来10年左右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数字幸存者”总数逐年增加。而如果数字社会的友好度不能与日俱增,就会产生“溢出效应”,对数字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五)数字化伦理教育刻不容缓

    数字伦理对数字素养的其他方面有直接的控制作用。只有完善数字伦理教育,数字社会才能良性发展。需要多层次合作、共同努力,保障公民数字道德的提升,如加强家庭数字道德教育,将其与传统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社会宣传工作,使人们高度关注数字伦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行业和企业产品监管,通过产品导向,可以积极引导用户的数字道德。

    田鑫说

    这部分主要阐述了提高公民数字素养的建议。这五点大多是从宏观角度来讨论的。学生只需记住字幕即可。

    同时,大家也可以从政府、社会、媒体、公民等多个主体的角度思考,梳理出更全面的答案。

    案例积累

    1、高校加快数字资源建设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尝试全面数字化跨领域交叉培养。学校任何专业的学生从本科阶段开始就可以接触到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最先进的计算思维。这种概念的融合为学生在数字社会中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华东师范大学通过打造“水杉在线”学习与创作全链路云学习平台,打破传统教室与校园之间的物理壁垒,让知识普及更加高效,致力于“全民计算机科学教育”目标。

    2、政府建设数字城市案例:浙江省启动全省数字化转型规划,构建“1+5+2”工作体系,包括“数字社会综合应用、 “数字法治、未来社区”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公民数字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四五”规划中,山东省明确了公民数字素养差距,通过构建“造福人民的全生命周期数字服务体系”,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未来五年来自学校的公民。走进社区,全面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3、政府利用街道社区提升居民数字素养的案例:成都市成华区率先建立数字素养教育服务站。该社区服务站提供各类数字素养提升书籍,定期举办培训班,并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特色服务;北京正兴社区帮助辖区居民提高智能终端操作能力和数字信息获取能力,消除数字鸿沟;福建福州在社区定期开展“十点课”活动,采取线上适应老年人措施;广州禅城区积极建设智慧社区,南堡社区试行无感服务、生态网格应用、共享社区应用等措施,提升生活品质。社会居民的数字素养。

    4、“信息无障碍”建设案例:根据《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行动纲要》,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开展互联网网站改造专项行动,移动应用程序等以实现可访问性。该行动要求与老年人、弱势群体生活密切相关的八类115个网站,以及注册用户超过5000万的十大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程序,进行信息无障碍改造,并实施信息无障碍改造。将于2021年9月底完成。这项行动有效地解决了弱势群体在访问互联网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这消除了进一步提高该小组整体数字素养的主要障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4-12-21 13:00 , Processed in 0.070801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