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1923
发表于 2024-11-19 19: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通过网络密切代表同群众联系的实施意见》要求,平台”,加快推进我省人大机关信息化网络建设。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确保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密切联系群众。同时,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有关规定,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大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平台,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人大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

    (二)总体目标

    本届全省各级人大会议期间,基本形成了内容丰富、功能多样、安全便捷的网络平台,将人大代表、人大机关与人民代表紧密联系起来。人民。代表们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人大工作信息化水平显着提升。

    (三)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积极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实施的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稳步推进改进。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办好各级人大门户网站,积极推广新兴媒体应用,加快网络平台建设。

    建设集约、适度超前。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开展建设工作;以新的信息技术理念进行设计,确保网络平台的先进性。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建设

    1.加强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建设,提高人大工作信息公开水平。

    (一)及时准确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机关的工作信息。

    (二)权威发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通过的法规,并发表有关新法规解读的文章和采访。

    (三)落实监察法规定,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的“一府两院”专题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以及“一府两院”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四)进一步公开人大代表审议发言和人大会议活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系统推进代表提案、建议、批评、意见和审议处理结果公开。

    2.逐步拓展人大门户网站沟通互动功能,加强与代表和公众的互动

    通过门户网站公开征集立法和监管项目、公开征求法规草案意见和意见采纳情况等,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和监督工作,有序扩大公民参与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意见。

    三、把握时限要求,有序推进人大门户网站建设各项工作

    (一)2016年底,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对原有互联网门户进行升级改版,实现信息公开全面、互动功能丰富的目标,并与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网站群。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他们还可以按照集约化建设的原则,通过地方政府网站技术平台或地方官方媒体网站组建网站群。

    (二)尚未建立独立门户网站的县级人大常委会可在2016年底前依托市级人大互联网网站技术平台建设网站;已建立独立门户网站的县级人大常委会网站将逐步迁移。到市人大互联网网站技术平台。

    (三)积极推动乡(街道)人大使用上级人大网站开设网页、专栏、频道等。

    (四)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参照全国人大网站评价体系,建立了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评价体系,对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进行了评价市人大常委会推动本市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发展。

    (二)搭建服务代表网上履职平台,建立代表与群众密切联系新机制

    省人大常委会牵头建设代表履职“六大平台”。截至2017年底,覆盖“五级”人大代表、省、市、县、乡人大共享的综合网络平台基本建成。

    1.搭建“五级”代表信息公开平台,重点推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选通过平台公开其基本信息,探索代表履职公开新方式' 的职责。

    2.搭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交流互动平台,加强双向联系,了解社情民意。

    3、搭建代表与群众沟通互动的平台,让代表快速获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4.搭建代表议案建议平台,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代表议案建议从提交到交办、移交、处理、答复、评价、处理结果反馈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并实现处理结果公开通过网络平台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民众。

    5.搭建代表了解政府、获取信息资源的平台,为代表提供人大和“一政一府”的有关文件、参考资料、工作信息、国内外研究资料等信息资源。 “两院”,让代表了解政府、依法履职。提供丰富的信息。

   


    6.搭建代表性学习培训平台,加载法律法规、人大知识、专题讲座等电子数据,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服务,积极探索远程学习以及对代表的培训。

    网上平台建成后,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有关人员可直接登录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履职网上平台进行操作。

    (三)积极利用新兴媒体更好地服务代表、联系群众

    1、2016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探索门户网站移动版、微门户建设,各区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跟进。

    2.积极推进依法直选县乡人大代表,依托代表活动室等活动平台,或在代表群体中设立微信群、QQ群等,直接与群众沟通、交流畅通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见的渠道。

    (四)注重网站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网站信息发布和审核机制

    各级人大要高度重视网站安全保护工作。在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下,严格执行各项保密规定,会同同级保密部门和网站管理部门定期对网站进行清理和测试。确保您的网站安全。建立健全网站信息发布和审核机制,对门户网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承担全部责任。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人大要加强对人大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把人大信息化建设列入人大工作重要议程。建立健全由各级人​​大负责同志领导、有关单位参与的门户网站和网络平台建设责任制和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门户网站和网络平台建设和运行。有关部门要共同制定具体措施,组织实施平台建设,管理平台日常运行。要把信息工作作为人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推动网络平台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形成人大信息工作合力。

    (二)加大投入、提供担保。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必须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互联网门户和网络平台建设纳入本级预算并予以保障。

    (三)完善机制,充实队伍。加强人大信息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统筹人大信息化发展。人大有关业务部门要培养和充实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强与主流新闻网站和具有新闻资质的商业网站的合作。

    (四)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各级人大要加强代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和示范指导,提高代表运用互联网履职能力。要加强对有关部门信息技术业务骨干的培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工作能力,使人大机关干部既懂人大业务,又懂信息技术,要尽快适应新形势,做好人大工作。

    (五)制定规划,稳步推进。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根据本意见制定本地方的实施方案或者信息化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市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县级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指导,及时研究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将及时检查市、县两级人大贯彻落实这些实施意见的措施和效果,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更多帖子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19 14:19 , Processed in 0.094009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