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贵州日报要闻版:全省 2023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3万

主题

2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1291
发表于 2024-11-18 21: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30日,《贵州日报》重要新闻版面发表《2023年贵州省法治政府建设报告》一文。

    全文如下:

    \ | /

    ★

    贵州省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法治政府建设和责任落实监督条例》要求,全省2023年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如下。

    一、加强政治引领,统筹法治政府建设

    (一)狠抓学习落实。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印发年度学习宣传研究解读任务清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成功举办202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主题论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专题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付诸实践。建立了全省领导干部应知、懂的党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 9400名党政主要领导写了书面报告,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党委进行了现场检查。叙述方法。

    (二)狠抓工作部署。召开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毕节法治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等重要会议,总结成果经验,明确重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平正义,全民守法。研究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细化9个方面42项具体任务,督促各地抓好落实。组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推荐遵义市、六盘水市、兴义市等5个工作项目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区和单项示范项目,命名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项目为全省10个地区和15个单项示范项目。

   


    (三)狠抓责任落实。积极推进党中央法治建设“一个规划、两个纲要”和我省实施方案中期评估,完成中央法治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组对各市县实施“八五”普法决议作出了绝对肯定。将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内容纳入全省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调整优化、监测和报告贵州法治建设10项重点成果指标。全省行政机关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为12.86%,比2022年下降3.92个百分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9.47%,上升3.14个百分点从 2022 年开始。

    二、坚持科学完善,持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一)推进科学立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2027年立法规划》发布,明确126项立法事项。 《贵州省人民政府立法规划和立法方案监督实施办法》印发,《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贵州省畜禽屠宰条例》等3项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制定了《贵州省教育督导条例》等两项部、省政府规章。审议了18件条例草案,批准设区的市、民族自治地方的28件规章和决定,出台了委托贵阳市贵安新区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处罚规定。

    (二)加强备案审查。修订《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条例》,全面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切实构建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机制累计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959件,备案审查916件。推进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已有4000多家企业制定主体法规和801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入库,实现网上统一公开查询,得到法制部充分肯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进行文件清理。坚持日常清理与集中清理相结合,及时修改或废止与上级法律规定不符、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改革方向、滞后于实际的规范性文件清理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1.04万件。 ,确保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

    三、严格依法履职,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一)坚持依法决策。 《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印发,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等法定程序,公布502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审查了300多个省级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改革、重要战略合作协议的合法性审查。全省党政机关配备法律顾问9713人,18036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

    (二)规范行政执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研究制定贵州省实施方案,细化分解46项重点任务, 4188个执法主体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9个市(州)、39个省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并公布了裁量基准。继续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乌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江)、和“锰三角”。对行政诉讼失败率较高、执法问题较多的六个行政执法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突出执法问题。

    (三)狠抓行政复议。充分运用案前调解、案中和解、现场协调、走访听证等办案方式,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继续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用于解决行政纠纷。加强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学习宣传贯彻,组织开展全省行政复议骨干人员培训。开展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年度活动,推动行政复议规范化,实现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实时网上办理。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309件,同比增长18.46%,受理申请4754件,同比增长19.9%,审结4009件,同比增长19.9%。同比增长13.06%,其中对原行政机关行为错误的更正384件。税率为9.58%。

    (四)主动接受监督。积极改进政府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人大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办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27件代表大会建议和政协提案638件。 “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分析平台”建成投入运行,率先利用信息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年度行政处罚案件大数据汇总分析,推动大数据赋能监督。建立了全省执法案件管理中心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办案流程集约化,大幅缩短同类案件办理时间。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组织实施审计项目856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省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和政府文件2.7万条,省政府(办公厅)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68件,解读重大政策65项。

   


    四、聚焦中心大局,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完善体制机制。修订《贵州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和市场竞争状况第三方评估制度,清理现行涉及经营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2744项,审查53项政策措施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被废除或修订。编制完善行政许可实施规范7.59万份、服务指南6.2万份,各级行政机关通过告知承诺制办理行政事项116.28万件。出台培育壮大经营主体34条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27条措施。全年新设立经营主体74.43万户,经营主体总数达到461.02万户,同比增长5.53%。

    (二)优化政务服务。深化与11个省(直辖市)的“跨省普遍服务”政务服务合作,实现户籍转移、户籍证明、新生儿户口登记全面网上办理。全省945个乡镇(街道)实行“一窗服务”改革模式,将3815项政务服务项目纳入“全省服务、一站式服务”,办理案件6606万件。实施政务服务数据集成工程,贵州政务服务网络与税务、医保等109个业务系统实现深度融合。个人“移动服务”事项网上办理70%,一般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100%。在线政务服务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开展惠企政策落实,实现惠企“网上”3029项,实现惠企政策和服务“不用申请就能享受”3427项。依法推动煤矿企业债券发行、法律和诉讼等制度治理,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市场主体专项治理,推动律师事务所与所属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各级工商联、4503名律师为2316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检”,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3个,基本建成城乡居民、社会公众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满意度达98.49%。

    (三)加强监督治理。建立工程建设、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领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和分类管理指标体系和体系,推动“双随机、一披露”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深度融合。优化整合“互联网+监管”相关子系统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和双公示系统互联互通,汇聚监管数据2.7亿条。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私采盗盗矿产资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阻碍企业生产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合同诈骗、非法经营、非法集资等行为,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五、夯实法治基础,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一)积极营造法治氛围。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扎实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宣传月”、“贵州省第三届‘十佳法治人物’颁奖典礼”、全省普高等宣传活动学校举行学生向宪法致敬的成人仪式。入选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计划。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三创、六率、六防”工作,创建命名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82个级示范村(社区)。铜仁市成功入选全国“法治人物”工作试点,创建民主法治经验被中组部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中国共产党。

    (二)依法调解解决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贵州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出台,“三机构联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初步建立,司法机关、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立案38万余件,诉前实质性解决行政纠纷1873件。 3家单位入选全国“枫桥作风工作法”名单。 1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32名人民调解员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三)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和协调机制,发布9项省级专项预案,发布民用醇类液体燃料安全技术法规和酱香型白酒安全生产规范,制定危险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学操作。组织突发环境事件、水旱灾害防治等领域联合应急演练,提前发布灾害预警提醒短信1995万余条、洪水预报141条、山洪风险预警164条。制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的意见,对8894个煤矿开展执法检查,责令121个煤矿停产整顿,暂时吊销34个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

    总体来看,一年来我省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距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是: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强,政绩观出现偏差。他们带头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使用法律的意识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没有落实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部分领域行政诉讼案件总量居高不下,败诉率较高;部分执法人员落实灵活执法要求不到位,能力水平亟待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心全意拥护“两个创建”,忠实践行“两个维护”,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和执法为民理念,推动各级部门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提高法治水平依法行政的水平。二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我省实施方案,推动各项任务细化落实。三是认真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强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充分发挥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和行政复议依法监督行政的作用。四是扎实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对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执法标准和程序不一致、地方行政立法违反国家统一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依法治国,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水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5-8 23:15 , Processed in 0.083478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