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文化馆如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精准定位,谋求高质量发展?

7861

主题

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739
发表于 2024-11-15 22: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博物馆看文物,把资料查到图书馆,在美术馆欣赏艺术......对于什么样的文化服务,人们会选择文化中心呢?其实,这种“灵魂疑问”一直是文化中心实践者自我发现、自我创新、自我创造的动力源泉。近日,零星疫情的卷土重来,再次限制了中高风险地区的线下活动和服务,公众对线上文化服务的需求再次增加。“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建设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如何精准定位、谋求高质量发展?这需要文化中心行业进一步思考。

    一名市民在国家图书馆查阅书籍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照片

    文化中心是做什么的?

    过去

    文化中心要回答“有没有”的问题,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维护基本的文化权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馆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了人民群众阅读、阅读报纸、观看展览、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这种功能导向与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息息相关,与文化消费环境息息相关。“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进一步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础性、平等性和便利性,坚持政府领导,形成了“保基强基”的服务格局。

    现在

    文化中心要回答“好不好”的问题,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努力解决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如今,文化中心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多元化,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基本”向“丰富”转变,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三五”期间,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迎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打破了基础文化服务的界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列入“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总体政策思路是“推进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衡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进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并保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多头管理、资源“碎片化”转变到资源整合,扩大了服务群体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服务全过程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近年来,文化中心大力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朝着产品多元化、服务优质的目标迈进。

    游客参观河北省的沙河玻璃文化中心。新华社记者邢广利/图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要从满足基本文化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 从提供基础服务到提供优质服务,向个性化发展转变标准化供应。这为文化中心打开发展格局提供了指引。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新时代各行业发展指明了建设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真正实现从“有无”到“好无”的转变,实现从“基本”到“富”的跨越式发展,才能响应美好生活的需求,解决不平衡不足的问题。

    前途

    文化中心将致力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转变为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综合体。面对“十四五”规划,文化馆亟需从公共文化设施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综合体转型。

    “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始,从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和助力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响应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增强全民精神力量的迫切需要。文化馆的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不仅要提供多种文化产品和服务,更要补短补短、补短、提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机制,特别是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向全社会开放, 让全体人民分享成果。

    定位是发展的基础。文化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

    从法律规定的层面上,可以准确界定文化中心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等活动。 全民科普、全民健身、科普艺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全民艺术的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文化中心的社会功能首次被法律明确。

    从资金支持层面,可以了解文化馆的主要功能。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刚刚发布了中央政府发布的《地方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文化馆的补助和支出范围如下: 举办大众文化艺术培训项目,举办公益讲座和展览,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骨干商务辅导,民俗文化传承活动,流动文化服务,商务活动小修及零星商业设备更新等。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丰富了市民的夜文化生活。新华社记者岳月伟 摄

    从评价分级的层面上,可以把握文化馆馆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指标。2020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了第五次全国文化馆馆评价分级工作,从业务建设、服务效率和保障条件三个维度考虑文化馆馆产业的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评价标准。将建筑面积、人均财政投入、业务品类配置、数字化服务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员工培训情况、服务满意度等级、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和思想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等核心指标纳入该等级的必要条件。

    从行业体系层面,我们可以了解文化中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自2012年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更名,到2014年中国文化馆协会成立,再到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服务发展中心新的职能定位,作为中国文化中心行业的龙头,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文化中心协会填补了产业体系的空白, 发挥引领作用,集聚行业力量,统筹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统筹实施全国艺术普及工作。优质资源、便捷服务将进一步向乡镇基层传递和延伸。

    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为文化馆的发展找到新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目标。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相关内容中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这是中央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文化建设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国家规划愿景赋予的新高度。

    多维度交织在一起,民族、大众、公益、文化传承、数字化等关键词频频出现,文化中心呈现出新的画像。新时代,文化中心将迎来新的发展。

    文化中心如何改变其方法?

    计划然后行动,一切都有规律。从疫情冲击下的一线服务转型,到各式各样的线上产品和服务,大众对文化中心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行业的思考也加深了。

    公共文化服务要聚集人气,加强包容性和民族性,让人多的地方,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公共文化场所,享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果。

    截至当年 6 月 20 日,11 场讲座和互动交流在线专题主页累计浏览量超过 652 万次,累计点播观看量 308 万次,点赞总数 79 万次,单场讲座在线用户数最高为 27 万。与全国 185,000 个文化馆(站)的员工总数相比,这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文化馆发展的重视程度。随后,国家公共文化云进行升级和修订,从服务文化中心产业转变为面向基层人民的全国艺术普及;启动云上全民艺术普及 U 课程征集项目,汇聚全国各级文化中心,直接在线录制和播放艺术课程;首届全国公共及旅游产品云采购会议开幕,构建云云聚平台永无止境;启动“乡村网红”培育计划,带动文化馆服务业态创新;相继成立了文化馆发展研究院、乡村公共服务研究院等机构,为文化馆的研究决策建立了顶层设计。

    小志愿者们在沈阳故宫博物院通过现场直播向观众讲解了藏品的历史。新华社记者 潘玉龙/摄

    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 白雪华:这次合并是向全社会发出的明确信号,文化馆行业正面临“十四五”深化改革、力求创新的信号。以“普及全民艺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努力树立文化中心产业形象;以“互联网+文化中心”为抓手,全面推进文化中心服务模式的创新转型;以供给侧改革为引擎,推动优质产品和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加强文化馆服务传播的渗透性和适用性。

    我们将全力推动线上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高适应性。近日,多地疫情零星出现,公众对线上服务的需求再次激增。同时,线上服务要更能适应新需求,推动模式由单向供给向互动服务转变,实现线上“点单”。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中心主任 李国新: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线下停业,线上开花”,可见中国推动公共数字文化的有效性。然而,与大众需求相比,文化馆的数字服务仍然存在不足,最明显的问题是缺乏总量的数字资源和适用性差。为了加强和改进数字服务,改变观念和提高意识至关重要。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 王权吉:数字文化平台是文化馆吸引用户的有效途径,后续运营首先要注重文化馆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要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区凝聚力;还要持续发展,注重优秀文艺团队的孵化。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中心主任郑启超:通过资源整合、供需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可实现单点服务向“位置+移动+数字化”服务转变,从“我要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从“单一供应”向“多元供应”和“互动供应”转变, 从而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线上线下服务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引入社会化机制,共同提供优质、多品种、精细化供给、互动化的产品和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公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成虎:文化服务更多地依赖于位置和场所,而线上更多地扮演着宣传窗口、信息推广和平台窗口的作用,这不仅导致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单一性,也导致了线上线下服务的分离感。因此,需要推动线上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处理好科技赋能、文化赋能、价值赋能的关系,让线上线下两种不同的服务模式、不同的服务空间协同,共同创造新机制,塑造文化中心新的服务形象。一

    方面推动服务对象向服务提供者或志愿者的转变,另一方面融入到吃、住、游、游、购、娱等文旅生活链中,充分利用自身及周边实体文旅设施,拓展和构建集文旅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服务综合体, 休闲、娱乐和社交。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文化馆不仅要是一个文化提供者,更要与人们的生活共生融洽,同时要做好文化引导和突出阵地的作用,这可能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 范周:建设多元化、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不是简单地在文化中心功能上增加,而是在空间复合的基础上,追求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有效提升服务效率, 从而达到多功能结合、高效、优质。

    中央文旅管理学院研究员毕旭龙: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与旅游的融合再次被提上日程。现阶段,文化中心的人要主动对接,大胆创新,探索道路。一方面要发展文化馆(站)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艺术普及创新与旅游融合,二是要推动文化馆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创新。

    孩子们在河北省的沙河玻璃文化中心欣赏玻璃工艺品。新华社记者邢广利/图

    有哪些新的探索、新的实践、新的经验值得借鉴?

    面对“十四五”规划,文化馆全行业创新实践步伐不断加快,各地在服务城乡融合、社会化发展、数字化建设,乃至促进文化消费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不仅是“十三五”公共文化发展的缩影,也是“十四五”公共文化发展的动力。

    2020年12月,“首届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云采购会议”在广东东莞召开,以“面向'十四五':文化中心产业创新发展”为题的主题论坛和实例分享,让人们对文化中心的新探索、新实践、新体验有了一席之地。

    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乡村文化治理有机结合,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利用文化中心服务助力文化育民、兴民。例如,河南省元头村成立了村级“文化合作社”,由各种“文化合作社”负责各种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河南省元头村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乡村文化治理有机结合,引领文化功能突出、育人为人、服务发展。2008年以来,该村先后投资6300多万元,建设了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村舞台、剧场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建设不仅满足了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为村里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力量。

    提升年轻人的吸引力,以欢迎年轻人的方式组织年轻人喜欢的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互动,引导年轻人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如深圳市文化馆创建“深圳青少年文化服务联盟”。让年轻人进入文化中心,一直被业界视为克服困难的目标。深圳市各级文化中心准确把握城市特色,围绕年轻人和城市白领提供服务,通过“潮流艺术沙龙”、“星空演唱会”、“1小时午餐文化”等一系列现代、时尚、吸引人的活动,有效吸引年轻人参与。通过“文化馆+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青年投身公益文化服务。目前,深圳文化馆正在建设“深圳青年文化服务联盟”,为青少年搭建多领域、广覆盖、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展示和筑梦交流平台,拓展青少年文化事业。

    推进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既加强主馆和分馆,又形成“系统”,注重“质量”,形成一体化服务。例如,重庆市大渡口区已经从单一的定位服务转变为“位置 + 移动 + 数字化”的服务。据统计,全国96%的县都建立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可以说在形式上基本覆盖,但要真正形成“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四五”期间,总分馆的建立是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仍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作为总分馆系统的先行区和示范点,重庆市大渡口区的建设亮点频发。在发展过程中,大渡口区理顺了管理运行机制,强化了主馆的整体规划和引领作用,有效解决了过去区文化中心和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自为政、资源无法共享和调配的问题, 文化上的“岛屿”现象被转化为文化上的“广岛”;发挥了带头作用,主馆工作人员以业务副主任的身份进驻分馆,深入基层现场加强管理和指导;服务模式得到优化,从单一位置服务向“位置+移动+数字化”服务,从“我要服务”到“我要服务”,从“单一供应”到“多元供应”和“互动供应”,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服务效率得到提升,随着公共文化资源向“融合融合”转型,服务范围向“对象广、人员丰富”转变;它扩大了开放性和融合性,并凭借创建“文化中心总分馆系统”的经验、成果和影响力,扩大了对外合作,从全国各地来访交流络绎不绝,增强了文化中心行业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游客参观河北省的沙河玻璃文化中心。新华社记者邢广利/图要

    做好数字化工作,先转变思路,开放融合,再转型发展,谋大局。例如,东莞文化馆开设了“南南+东莞云文化馆”,形成了专业财经媒体与优质文化资源的强强合作。疫情爆发后,文化中心的许多商家被迫停业,摆在他们面前的几个问题:群众不能在场,服务怎么能在线?除了数字资源的展览和广播,文化中心还有哪些其他数字服务可用?进入新时代,如何调动整个文化中心的高效运转?在这方面,东莞文化馆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2020年,美术馆联合广东权威媒体开设了“南方+东莞云文化中心”,形成了专业融媒体和优质文化资源的局面,将文化中心适合现代传播环境的品牌活动服务打包,并将互联网服务与文化商业紧密结合,引发关注度和参与者的指数级增长。此外,博物馆还为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体搭建了“研究+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提供业务培训、场馆设施、推广平台、实践项目、交流空间五大服务,通过定制化的成长方案孵化培育优质社会服务主体,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社会组织,参与文化社会组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序运行。

    记者笔记

    这

    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对公共文化事业意味着什么?这对文化中心业务意味着什么?这对相关行业意味着什么?

    时代在发展,需求在提高。找准位置,优先解决关键问题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经过几次环境变化和考验,机遇和挑战始终并存。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时代文化中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观念创新、创新实践、路径探索。

    进入“十四五”规划,文化中心行业需要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角度审时度势、谋求发展。文化中心不仅要作为文化设施存在,更要作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节点;要把内探与外探相结合,强化自身功能,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联动各行业,形成生态圈,真正融入群众文化生活,转变为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池;要让资源构建、呈现方式、业务流程匹配不同场景,实现位置服务和数字服务的双轮驱动,双翼飞翔,转型成为重要的精神生活领航员;要在提升专业性和开放性的同时,将其转变为社会力量的引擎和孵化基地,最终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起做好文化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4-12-24 02:27 , Processed in 0.059200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