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微信:dat818 购买与出租对接

回顾2017手机史,手机AI才是真智能,超出伪智能

2万

主题

2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440
发表于 昨天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顾 2017 年的手机发展史,我们对其心生赞叹。年初,大多数人认为智能手机的创新之魂已死。不久后,画风发生转变,各大手机厂商打出的两张牌让人们震惊。这两张牌分别是全面屏和手机“AI”。

    手机外观因全面屏的加入终于实现了巨大突破,不再需要长年累月地在设计上重复旧的内容。同时,AI 的加入使手机变得更快更智能,有了成为生活管家的趋势(就像《钢铁侠》里的贾维斯那样)。这次,我们先不讨论全面屏,而是来谈谈手机 AI。

    智能手机所追求的不就是智能吗?如果手机没有 AI,那还能被称作智能手机吗?

    答案很明显。没有 AI 的手机只能被称作“伪智能”。如今,智能手机的形态已经被描绘出来。它应当是更懂用户并且能更有效地帮助用户的手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装卸应用。

    今年“AI”概念开始与手机快速结合,于是我们的手机开始逐步向真正的人工智能迈进。然而,当大趋势来临之时,行业内出现了好坏不一的情况,有些产品确实在进行研究探索,而有些产品只是借着这股东风来冒充有实力,以次充好。在这段时期,笔者用到了“小酷机器人”这款国产 AI。它是以百度 AI 为基础构建的。在首发时,搭载于邓超倾情代言的 F1 上。笔者体验过后,觉得非常满意。本文将从实际体验入手,详细介绍它。

    构建基础:

   


    智能语音技术周期长且行业壁垒高,到现在为止,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度高的厂家并不多。国际上有苹果的 Siri,三星的 Bixby,谷歌的(此处原文缺失内容),微软的小娜。在我国国内,也有技术成熟的厂家,像百度旗下的度秘。小酷机器人是以百度 AI 为基础构建的。百度 AI 是中国最大的 GPU 集群,有数十万台服务器在进行计算。它还整合了全网万亿网页和数十亿级的搜索数据。相比国际上的知名 AI,小酷机器人在很多方面优势显著。尤其在本土服务和内容上,它比其他 AI 助手更了解国人的习惯。

    界面外观:

    我们此次测试的手机是 F1。该机配备全新 dido OS 7.6 操作系统。整体风格以扁平及清新化为主。通过长按虚拟 HOME 键可唤出小酷机器人,十分方便。对话界面呈深蓝色。聆听时话筒反馈为有趣的波浪形,比较耐看。这样能让白字看起来更清晰。

    实际体验:

    小酷机器人是以智能生活管家为方向而出发的。许多手机语音助手在调侃之余只能执行部分任务,而小酷机器人与之不同,它具备更强的“执行力”。

    笔者开始使用小酷机器人时,将大部分应用场景置于查天气和设置闹钟方面。设置闹钟与提醒极为方便,仅需对它讲“明天早上八点叫我起床”,它便会记录并按时提醒;讲“2 月 10 号提醒我抢过年回家的车票”,它也会记录好并按时提醒。语音识别和反馈的速度确实很快。它能根据句意调整前面识别错的字。如图中笔者对它说“小军的军是君子的君”,它立刻就识别了这个逻辑并快速进行了调整。第一次看到它改错字时,内心充满了震撼感。

    后来开始尝试让小酷机器人处理一些复杂事务,例如预订酒店、找寻车位以及识别生字。预订酒店和找寻车位这两件事,对于经常外出的人而言极为便利。在识生字方面,由于得益于百度 AI 强大的数据支持,所以识别起来十分准确。

   


    笔者时常借助小酷机器人来发送短信,这对智能 AI 的逻辑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比如我让它“帮我发一条短信给某某请他吃饭”,在这一系列操作中,小酷机器人实现了多种功能的联动。它首先能智能识别该指令的复杂逻辑,接着打开短信应用程序,然后编辑好要发送的文字内容,最后找到联系人并发送出去,其准确率很高,使用起来十分便捷。

    AI 在手机领域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充当语音助手。在使用过程中,AI 会潜移默化地协助我们进行操作。以酷比 F1 的拍照为例,它的 AI 能够自动识别场景,并且通过调整参数来帮助用户拍摄出更优质的照片。用户在使用这一功能时,不会有明显的感知,但实际上,成像能力确实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甚至酷比F1的8000万成像和美颜自拍都可能有AI的加持。

    总结:

    整个体验下来,小酷机器人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这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识别速度和反馈速度比 Siri 还要快,对于具体的要求也都能够听懂并执行。它的学习能力在国内的 AI 中属于顶级水平。习惯了使用小酷机器人后,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便利。

    眼下看来,2018 年年初的手机圈不会有太多动静。暂时,手机圈会把重心放在如何打好两副牌上。全面屏因硬件技术的限制已做到目前最好,剩下就看手机 AI 了。作为普通用户且中意智能生活,笔者对手机 AI 的全面普及充满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京ICP备20013102号-3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3718795856 举报邮箱:hwtx2020@163.com

GMT+8, 2025-4-4 21:30 , Processed in 0.084973 second(s), 1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