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它通常包含药物耐受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PK)研究。其目的在于研究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并且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去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以此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1]。受试对象一般是健康受试者/参与者。Ⅰ期临床试验,尤其是首次人体试验(First in human,FIH)期间,研究风险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参加Ⅰ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或参与者,往往无法确保能从试验中直接获得益处。特别是对于健康受试者或参与者而言,他们在试验中没有任何治疗方面的获益。并且,他们还可能遭遇试验中潜在的、未知的健康风险以及诸多不便之处。在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开展的试验,以健康受试者/参与者为对象,其中还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这种试验是在相似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给予相同剂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参比制剂的差异处于可接受范围内[2]。受试者/参与者的样本量通常较大,在试验过程中短期内会产生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及时、准确、可靠是尤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