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3-4 18:27:56

2023年联想TechWorld:AI For All,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罕见同台支持

    在 2023 年,AI 与芯片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一年,想要同时获得英伟达和 AMD 的全力支持是很困难的事情,然而联想却做到了;想要让英特尔和高通为同一个品牌进行站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联想也做到了。

    10 月 24 日,AMD、英特尔、高通、微软等科技公司的 CEO 一同出席了一场活动,这是十分罕见的。那是第九届联想活动,联想集团 CEO 杨元庆在该活动上展示了一系列与 AI 主题紧密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正如杨元庆所说:

    AI For All。

    联想是世界上保有量较大的 PC 品牌之一。光系列的销量达到了 2 亿多台。无论是 AI 芯片还是 AI 软件,只有进入使用场景才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我认为这就是联想大会受到如此瞩目的原因。

    爱范儿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与各大科技巨头的 CEO 进行交流,从而逐渐对联想所描绘的“AI 赋能的新时代”有了不同的认识;同时,通过每家公司对 AI 不同视角的解读,也对“AI for All”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联想的次世代电脑 —— AI PC

    其实“AI For All”并非新概念。2017 年,联想就已确认此战略,并且一直在持续推动集团转型。到如今,联想再次提及“AI For All”,更多是希望向行业展示其成果,而其中最重要的产品是 AI PC。

    AI PC 并非某一特定产品,而是联想对下一代 PC 的定义。真正上市的产品需等到明年才能交付。

    联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的总裁 Luca Rossi 在会后的采访里向爱范儿透露了,在未来的一两年时间里,AI 与 PC 将会带来一些惊喜。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未来我们的 CPU 处理器上会加载一个 NPU。这个 NPU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对 AI 相关的工作负载进行管理。它可以提升效能,还能降低电池消耗,并且能够提高整体的速度和性能。

    同时,会有相匹配的软件推向市场。这些软件有的来自微软,有的来自许多其他的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这些软件会充分利用 NPU 的力量,以实现高速运行 AI 算法和 AI 推理。

    AMD 推出了 Rise in AI 处理器。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时间里,英特尔的 Lake 将会推出。这两款 CPU 都搭载了 NPU,能够使 AI 推理能力得到极大的加速。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诚实地回答了 AI PC 与用户见面的大致时间,还回答了联想对 PC 市场的预测。

    AI PC 今年必定无法见到,然而到了明年则必定能够见到。不过它是否为最理想化且最完善的状态,或许需要一代又一代地进行优化。

    明年大部分时间内,PC 市场不会受 AI PC 的刺激。明年市场有望恢复增长。或许从季度开始就能恢复年比年的增长。前几个季度是季度与季度相比在不断改善。我们相信本季度不仅会比上个季度好,还有很大可能实现年比年的正增长。

    明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大概会以 5%左右的单位数增长。AI PC 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一开始可能只是高端产品,其在发布后能占到整个市场的 10%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之后再逐步将其推向主流。

    但是我相信未来可能每一部电脑都是人工智能的电脑。

    个人智能终端能够运行个人大模型,这将会是 AI PC 最为重要的能力。

    联想觉得,AI PC 设备会成为用户的数字延展,是“个人的人工智能双胞胎”。联想借助大模型压缩技术,使得原本需强大算力的大模型能够在本地承担大部分工作,降低对云端处理能力的依赖。

    但目前,从规模方面来看,对边缘计算的管理就如同管理 1 万家不同的商店那般,这起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实现平衡?既要提供更好的算力,又要做到更经济、更可持续的发展。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总裁 Kirk 通过实际的例子,介绍了联想的技术手段。

    https://img0.baidu.com/it/u=3980778548,242478446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这种快速响应为我们赢得了大量的边缘用例。

    你是一家快餐连锁店,仅需在边缘侧验证商店编号,它便会告知你是否有自助服务终端以及开车点餐服务等。接着,我们可从云端将所有内容下载至裸机,并在几分钟内完成安装。若用传统方法,需花费几周才能完成,那时人们或许会将它们运送至仓库,然后放置数月。当它被送回使用时,软件系统可能已过期。

    现在有了联想开放云自动化部署平台,并且携手我们的合作伙伴。其一,能够提供 CPU 补丁,其二,能够提供安全补丁,其三,能够提供应用程序更新,通过这些举措,在部署服务器之后,就可以立即使用这些补丁和更新。第二,我们深信在混合人工智能世界中,有一部分堆栈置于云中是较为适宜的。然而,如果失去了互联网连接,你依然需要运营你的商店,依然期望能够进行分析,想要做所有的事情,例如知晓你的员工在商店中工作了多少小时,确保售货亭以及其他一切都处于正常状态。

    你不能将所有东西都迁移到云端,应当在本地与云端进行平衡部署。

    在这些设备上建立本地知识库,同时个人大模型会利用存储在设备或家庭服务器上的个人数据来进行推理。基于此,联想引申出了“企业级人工智能双胞胎”这一概念,并且为企业提供了智能化方案。

    联想混合大模型 —— 给数据安全「上把锁」

    联想认为,AI PC 的关键在于可实现自然交互。

    要打造全景式的人工智能,就需要建立“个人 - 公共”的沟通渠道。这样做既能带来交流的便利,同时也会产生一个两难的处境。

    人们希望拥有公共大模型回答问题的功能,同时希望自己的数据只留存在自己的设备上或自己的企业内部,以避免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变成公众信息的一部分。

    如果要达成“既要……也要……”,联想给出的答案为:借助“个人大模型”以及“企业级大模型”以实现。

    联想的大模型压缩技术,利用个人大模型对存储在设备或家庭服务器上的个人数据进行推理。若未获得用户授权,用户的个人数据绝不会被共享或发送至公有云,以此保障了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与此同时,企业级大模型会与公用大模型以及公有云一同存在,形成混合形态且混合部署的人工智能。

    简单来说,就如同网络游戏的“离线模式”或者“单机模式”那样,你的使用数据只会被保存在你的电脑里。并且,只要你选择了“不上传云端”,就完全不用担心个人隐私会被泄漏。

    碰巧的是,微软和联想在「混合大模型」研究中有许多的合作。

    联想在进行讨论,探讨如何把个人人工智能双胞胎(AI Twin)的相关愿景,与企业级人工智能双胞胎的相关愿景融合进未来的解决方案里。联想也在和微软一起讨论此事。

    微软将联想的设备与服务和技术进行结合,以此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帮助与支持。并且,双方会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之上继续发力。

    爱范儿在现场对联想 ISG 总裁 Kirk 进行了采访,询问关于联想解决方案偏向的相关问题,他如此说道:

    联想的目标是给客户提供他们所期望的整合服务。联想并非仅仅去宣扬我们的硬件有多么出色,而是要提供涵盖硬件、软件以及服务等在内的完备解决方案。

    杨元庆与黄仁勋放大招: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来临

    目前普通用户对大模型的感知并不强烈。然而实际上,许多 500 强企业已经把大模型与自身业务进行了深度结合。所以,AI PC 的爆发很有可能从企业级市场开始。

    今年,联想宣布将与英伟达合作推出一个新的混合人工智能计划,把下一代云人工智能技术带给世界各地的企业用户。

    联想把人工智能驱动的算力引入到数据生成的各个位置,包含从边缘到云端。这样能帮助企业便捷地部署定制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进而推动创新与转型,并且覆盖了众多的行业领域。

    每个企业构建私域大模型时,需求各不相同。制造领域的客户、交通领域的客户、医疗领域的客户、金融领域的客户以及能源领域的客户等,都对大模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联想服务业务集团(SSG)的总裁黄建恒把所有的诉求归纳成了三个方面,分别是客服方面、市场推广方面以及运维效率方面。

    https://img2.baidu.com/it/u=2960396053,201734990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7&h=500

    现在我看到大概有三个较为成熟的 AI 场景。其一为客服,尤其在客户较多的场所,像银行以及运营商,尤其是全球的运营商,因为它们有着大量的呼叫量,原本就需应对庞大客户的这些需求。其二是市场推广,实际上建立 AI 的应用也已经十分成熟。第三,运维服务效率得到了提升。例如,借助 AI App 能够使我们的交付变得更快且更有效率。

    我们内部进行研究后发现,除了那三个场景之外,实际上对于所有专业知识的要求,Gen AI 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说我与一所大学进行商谈,这所大学每年的招生申请可能有 5 万个。对于这 5 万个申请,你怎么逐个去查看呢?并且在查看完之后,能够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面试呢?这是一个非常适合通过 AI 来解决的问题。

    又如律师,很多文件背后都有规则。如何去查看这个合同,如何去草拟一个合同,这些场景非常适合使用 AI。

    杨元庆针对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关系给出了最新的展望。

    英伟达在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以往是较为重要的。而在未来,它或许会变得更加重要。

    过去我们的游戏电脑使用英伟达的显卡,工作站使用英伟达的 GPU,高性能计算也使用英伟达的 GPU,在众多需要 GPU 的方面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我们是英伟达较为重要且规模较大的客户,未来的合作必然会更加广泛,尤其会延展到 AI 的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架构等新的领域。

    英伟达希望不仅能占据公有大模型的市场,还能在企业应用领域有所作为,能在私有人工智能领域有所作为,能在以私有云为基础的私有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所作为,也包括把人工智能的计算带到边缘,带到产生数据的地方。英伟达在这些方面是有雄心壮志的。

    英伟达提供芯片,然而最终将其做成产品推向市场的是我们。正因如此,我们双方是一个更为全方位的合作伙伴,涵盖从终端设备,到边缘计算,到数据中心,再到私有云、公有云等各个方面。

    联想的 AI 新浪潮

    联想构想中,今后的 AI PC 不只是搭载了 AI 能力的 PC 终端,它和 AI 还都能以“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未来生活。

    联想集团的首席技术官芮勇以及高级副总裁芮勇,通过三个不同的场景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给串联在了一起。

    AI 如何帮助 PC 呢?当你在不同场景使用这个模式时,它实际上已经在帮你优化很多东西了。它会在合适的时候把最强大的电量、计算量以及内存都给予你。

    比如说你在玩一个游戏,他知晓你是在进行直接将性能调到最高的操作。然而,性能调到最高的话,明显会导致电池使用量增多。但在有的时候只是上网回复电子邮件,我没有必要让我的 CPU 和电池都处于那么高的性能状态,所以他会去协助你进行分配处理。比如放腿上时可能在上网,放在桌子上时可能在比较认真地工作,他会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差异化的优化。

    PC 如何协助 AI 呢?刚才元庆已经提及,新的大模型出现之后,PC 必定会成为 AI 的载体。我们认为,除了充当载体之外,它还是一个入口。大模型今后必定是以设备端作为入口。联想每年新增的设备多达 1 亿多台,包括手机和平板。

    PC 等等,这些都会成为新的个人的大模型的入口。

    未来三年,联想会在 AI 研发方面投入 10 亿美金。杨元庆认为,10 亿美元并非过多,而是根本不够用。

    联想大会后的第二周,小米正式推出了打造“人车家全生态”的澎湃 OS,其跨设备的智能思考中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1 月初,在 vivo 开发者大会上,vivo 将会发布自研的 AI 大模型与操作系统。放眼海外,最新一轮估值已超 800 亿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一跃成为全球前三的独角兽企业。

    AI 领域发展迅速,正在对全球科技行业的竞技格局进行重塑。就如同杨元庆所讲的:

    竞争对手每日各不相同。我们最早开展 PC 业务时,当时的竞争对手是国产品牌。如今情况完全改变,所以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我们应当勇于站在潮流前沿,即在把握大趋势大方向的前提下,成为引领潮流的企业,而非仅仅是追赶的企业。

    Apple Watch 隔空手势发布了。这背后有着一段故事。

    小米 14 和 14 Pro 进行了首发评测。它们全面对标 15 Pro,那么它们做到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联想TechWorld:AI For All,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罕见同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