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1-2 03:15:51

珠海理工学校:职校生升学新路径,就业率高达99%的职业教育典范

    ·珠海频道收录

    ·热门文章50强排行榜

    有技能的人,毕业前就可以被用人单位“抢走”,一到工作岗位就可以开始工作。如果想继续深造,还可以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攻读本科,拿到大学文凭,在蓝领和白领之间“自由切换”。这或许是大多数中考考生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盼。

    珠海职业技术学校(简称“珠海理工学校”)就能满足这样的期望: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就被企业抢购,近三年就业率高达99%;特别是有志于继续深造的优秀学生,可以升读本科院校,也可以先进入高职院校再读本科,这样会走一条更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

    珠海职业技术学校本部

    中等职业学校本科生升学是这两年的热门话题,拓宽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升学路径。广东开展此项工作仅三年时间。在这条新赛道上,珠海理工大学走在了前列:今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车辆工程全日制本科专业在全省录取了11名学生,其中珠海理工大学就有3人。

    高品质公职

    珠海市首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珠海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公办国家重点理工类职业学校。是国家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培养基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学校、珠海市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规模宏大,各项建设达到省内同类学校领先水平。珠海职业学校现有香洲校区(含主校区和南校区)和斗门校区,占地面积20.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在校学生6000余人。面积和学生人数在珠海市名列前茅。学校拥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完整的专业链条。拥有汽车、电气等各类实训室120余间。学校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教学实训仪器设备总值达1亿元以上。

    珠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另一大亮点是专业门类齐全,符合当地产业发展优势。近年来,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现有7大专业群30个专业方向,其中汽车运行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动漫游戏、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服务和管理等7个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在广东省。汽车运行与维修专业入选201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双精”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珠海职业技术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珠海、辐射珠三角、影响粤港澳,多次优化发展目标。如今,学校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和高校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自强不息、立德树人”的校训。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培养毕业生3万余名,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珠海市.

    师资力量雄厚

    全国教师能力大赛10人喜获桂冠

    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培育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是珠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历史使命。

    “大国工匠”必有“大工匠之师”。珠海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教师第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404人,其中硕士学位42人,专任教师365人,专业教师244人,“双师型”教师213人,名师、班主任(包括培训候选人)。初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特长、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以及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珠海职业技术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竞赛中促进成长。

    https://img0.baidu.com/it/u=342075733,213802101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397&h=500

    学校后勤部老师正在讨论课堂

    近三年来,珠海职业技术学校已完成或正在研究的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项目50项,其中2项荣获珠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编写出版校本教材近60部。

    近五年来,珠海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技能竞赛获奖项目多达211个。其中,10人获全国教师能力竞赛一等奖,5人获省级教师能力竞赛一等奖。荣获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课件类和课程案例一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组一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讲座竞赛一等奖、汽车专业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讲座竞赛一等奖、 ETC。

    近五年来,共有10名教师在全国教师能力竞赛中获奖。图为学校于敏老师在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讲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场景。

    学生光芒四射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牌 入学率99%

    幸福来自于努力,只有努力才能梦想成真。珠海职业技术学校始终践行艰苦奋斗精神,以中职学生公约为基础,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技能”教育,推进立德树人、素质教育通过文艺表演、参加竞赛等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艺、劳等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校社团组织的向日葵舞蹈队表演的《读中国》节目在第四届广东省职业学校学生社团优秀成果展上荣获特等奖。

    技能竞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珠海职业技术学校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在实践培训和教学中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实践技能的热情。学生多次代表珠海市、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2项,广东省一等奖、二等奖120项。三等奖200名、120名。其中,2016级学生何峰获得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组一等奖,考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无需考试。

    毕业后,珠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技能竞赛中不断取得长足进步,一步步站在了更高的舞台上。在2019年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该校2013级学生魏国发代表中国获得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银牌。 2010级学生林宏伟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铜牌。叶志伟同学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亚洲赛区,荣获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特等奖,打破该项目单项世界纪录。

    魏国发(右二)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银牌

    他在技能比赛中获得金银,学习成绩同样令人瞩目。据珠海职业技术学校统计,近年来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共有3000余名学生通过职业高考以3+专业技能证书或自主招生进入高职院校。 2020年春季职业高考,全校287人参加,考入本科36人,录取率为12.5%;考入专科285人,升学率99.3%。学校最高分328分,位列全省第1579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3日,杨永华、胡崇虎、陈一正三名学生正式考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全日制本科专业。他们在学校学习四年后即可获得本科学位。

    行进中的珠海职业技术学院国旗护卫队。

    校企合作

    https://img0.baidu.com/it/u=1673990765,359954620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市场“抢手货”

    就业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绕不开的话题。职业学校学生是最直接面对就业市场的群体。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成为检验学校办学成绩的最重要指标。

    对此,珠海职业技术学校秉承门户开放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师经常走访企业、考察市场,与行业专家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质量。近三年,学校就业率高达99%。

    学校还注重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培养人才。珠海职业学校在“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长园集团等139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将企业能工巧匠请进课堂,派出师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各方共同努力,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

    新时代、新使命、新责任。如今,珠海职业技术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抓住国家新一轮职业教育发展机遇,重点抓好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学校迈出新步伐,阔步前进。迈上新台阶。

    珠海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信息问答:

    问题一:如何报考珠海职业技术学校?

    答:考生在填写中考申请表时,可填写相应批次申请表中的我校名称、招生代码(香洲校区、斗门校区)和专业。

    问题二:在珠海工学院学习后,有哪些渠道可以报考应用型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

    答:有七个频道。一是可以参加本科“3+证书”高考(含汽车运行与维修、工艺美术两个专业);

    二是可以参加“单考单招”考试(主要针对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

    三、可以参加“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学校有单独的“职业进修班”);

    四、可以参加“三、二档”转学考试(高职院校自主组织的转学选拔考试);

    五、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对应专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

    六、能够参加技能竞赛并免试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者,奖励级别根据政策调整,可参加省内独立高职院校毕业两年内)招生,可免试录取)。考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文凭;

    七、在世界技能大赛中代表中国获奖的中国国家队运动员,以及符合相关省(区、市)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毕业生,可保送相应的高职或本科专业在学院和大学。

    问题3:如果我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珠海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有哪些渠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海理工学校:职校生升学新路径,就业率高达99%的职业教育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