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从种苗处理到采收运输的全流程指南
本【麦冬栽培技术规程】由【图书】上传分享。该文档共有 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麦冬栽培技术规程】的信息,您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现场搜索功能,选择适合您的文档。以下文字节选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如果您需要完整的电子版,请将本文档下载到您的设备上,以便您编辑和打印。麦冬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麦冬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种苗处理、栽培技术、采收、产区加工、质量要求、标识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生产记录。该程序适用于疏松肥沃土壤的麦冬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指南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有机无机化合物 混合肥料 WM/T2 药用植物及制剂 外贸 绿色产业标准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通则 NY884生物有机肥 SB/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SB/中药材产地与炮制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Ker-,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地下根入药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产区土壤环境应为地下水位40cm以上的田地,沙质壤土,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麦冬不宜连茬,应连续种植3次后更换。整地,翻土深度25cm~30cm,耙2~3次,耙细、平整。挖一条沟渠作为边界。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移栽宜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晴天或阴天宜在16:00后定植。种植密度株间10cm~15cm,行间10cm~20cm。栽植时采用边挖坑边栽苗的方法。开洞深3cm~5cm,每洞栽3~5株。将苗垂直放入坑中,用脚将苗周围的土壤踩紧。根系应与土壤充分接触。幼苗应在土壤中稳定且直立,到达地面。水分管理:定植后要彻底浇水。生长期,雨后若有积水,应及时清除;如果夏季高温季节发生干旱,应及时灌溉。收获前应保持土壤干燥。施肥原则 所有肥料的使用均应符合NY/T496的规定。坚持底肥与追肥相结合,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定植前应将基肥翻入土壤并结合深耕。可使用生物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商品肥料的产品指标应符合NY884和2019的要求,具体用量以产品说明书为准。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如果地上部分出现徒长现象,就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移栽当年6月上中旬,按5kg/667m2追施尿素,浇水后浓度≤%,然后倒入田间;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施45%硫酸钾复合肥,浓度20kg~30kg/667m2。 ≤%。
中耕杂草,应采用人工锄地或拔除杂草,每月晴天除草一至两次。结合除草,进行中耕松土、追肥,深度2cm~5cm。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原则和方法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应保证产品的化学残留物含量低于WM/T2规定的限量值。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等。主要害虫有蛴螬、蝼蛄、地老虎等。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采用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采取轮作、及时沟渠排水、拔除杂草及病株、清除病害等措施。树叶,并手动捕猎地下害虫。化学防治黑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1000倍液防治。一年不能使用超过两次。炭疽病防治采用25%唑菌胺酯乳油2500倍液。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可用90%敌百虫晶1000倍液浇灌,或每667m2用75g~100g加茶籽饼4kg~6kg诱杀。移栽后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即可采收。晴天采用机械化收割,将整株灌木挖出,抖落土壤,剪去或剪去须根。将泥泞的根放入篮子或漏水的容器中,然后用流水冲洗。采收时如遇连续阴雨,应将带泥的根部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堆放厚度不超过20cm,时间不超过7天。
https://img1.baidu.com/it/u=3341183435,108432074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1069
采收和清洗过程中不应损伤根部。 ,将其暴露在烈日下并每3小时轻轻翻动一次。将其放在阳光下3至5天,直到须根感觉变硬,然后将其放在室内2至3天。当须根变软时,将其拿到室外进行第二次干燥,时间为3至4天。待须根变硬时,将其带回室内填塞。选择连续晴天,重复此曝晒3~4次,直至用手揉搓根部表面,须根脱落。晒干、烘干、筛选过程中不得损伤根表皮。 、如遇阴雨天,需采用机械对麦冬根部进行高温干燥,相关技术应符合SB/的规定。风选干燥后,可用竹筛或木风车除去泥土、断根、须根和杂质,并除去受病虫害的块根和米粒。质量要求 麦冬药用成品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3cm,~。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同时应无根、土、杂质、虫蛀、霉变。总油含量应不超过5%,水分含量应≤18%,总灰分含量应≤5%。干燥成品中重金属含量、黄曲霉毒素B1、农药残留量应符合WM/T2的限量规定。标识、标签标识运输包装箱的图形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标签:标签的基本要求和标签内容应遵守的规定。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地址、生产日期、批号、质量等级、保质期、净含量、产品标准号、商标等。
包装、储运包装材料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异味,不应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应坚固、防潮,以保障产品质量。包装材料应可回收、易于降解和可重复使用。储存 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清洁、阴凉、无害虫、啮齿动物,并符合SB/.的规定。存放地点应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距离或用保温材料隔开,防止发霉、腐烂,并应定期检查,清除腐烂的物品。货堆高度不宜超过2m,堆垛间应有一定间隙,以利通风。高温高湿季节来临前,应用氧气、氮气密封养护。运输车辆或容器应消毒、保持干燥、透气,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运。应采取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污染等措施。生产记录 生产单位应建立完整、真实的田间管理档案,包括投入物的种类、来源、用途、用量、使用时间、操作人员以及采取农业措施的时间、天气、土壤墒情、植物生长情况、收获时间等。方法记录等,并保存为电子版。 (规范性附录) 麦冬产品质量标准 药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 )Ker-。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曝晒,堆放至70%~80%干燥。除去须根,晒干。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3cm,~。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质地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心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或棚,根珠被3~5列木本细胞。皮质宽阔,粘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状晶体束,有的直径可达10μm;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质化,有通道细胞,外侧有一排石细胞,内壁和侧壁增厚。 ,坑还好。碑较小,有16~22个韧皮束。木质部由内部的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质化细胞连接成环状层。骨髓小,薄壁细胞圆形。 (2)取本品2g,剪碎,加氯仿-甲醇(7:3)混合溶液20ml,浸泡3小时,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过滤,滤液蒸干,即得。测试样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2g,同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按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置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用甲苯-甲醇-冰醋酸(80:5:)作为显影剂,显影取出,在紫外灯(254nm)下干燥检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水分含量?%(通则0832方法2)。 %(总章2302)。浸出液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通则2201)下的冷浸法测定,%。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鲁斯科皂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1ml、2ml、3ml、4ml、5ml、6ml,分别放入带塞试管中,水浴蒸发溶剂,准确加入高氯酸10ml,摇匀,放入热水中保温15分钟,取出。用冰水冷却,以相应试剂作为空白,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波长397 nm处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https://img1.baidu.com/it/u=3448768207,94640499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测定方法:取本品细粉约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50ml,称重,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重,并用甲醇弥补损失。称重,摇匀,过滤,精密量取滤液25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摇匀,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5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5ml,弃去氨液,蒸干正丁醇液。用80%甲醇溶解残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80%甲醇至刻度,摇匀。准确量取供试品溶液2~5ml,置10ml具塞试管中,按照标准曲线制作下的方法,从“水浴蒸发溶剂”开始,按规定测定吸光度。法,并从标准曲线中读取供给量。计算供试品溶液中的重量。本品含量以干品计算,麦冬中所含总皂苷以()计算,%。这些碎片经过处理以去除杂质、清洗、润湿、压平和干燥。本品形状如麦冬,或卷成纺锤状片。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质地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心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性状、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与药材相同。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滋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虚劳咳嗽,咽喉肿痛,津液伤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用法和用量? 6克~12克。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潮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