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宿井喷式发展:诗与远方背后的环境隐忧与行业挑战
民宿并不是野生动物生长的“天堂”在街上说话
近年来,重庆成为众多游客寻找“诗和远方”的旅游目的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民宿业的爆发式发展。民宿原本流行于城市,现在逐渐发展到乡村和景区。一些民宿非法占用林地、超高度、超面积建设。透支生态环境来实现“诗与远方”梦想等问题日益凸显。 (工人日报7月22日)
https://img2.baidu.com/it/u=3610446030,65438433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这两年,民宿变得非常火爆,也非常热闹。面朝大海、依山而建、天然氧吧、鸟瞰城市……这些激动人心的广告语,加上超强的性价比,自然让民宿成为休闲旅游的首选。万千城市的酒店,往往无法与依山傍水的民宿所营造的“诗与远方”相媲美。
数据最具说服力:据说2017年重庆民宿仅有5000家左右,到2018年底,这一数字猛增至3.3万家。 《2019城市民宿创业数据报告》还显示,重庆民宿发展增速在全国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二。总之,越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越容易成为民宿之都的宠儿。从重庆到云南,从浙江到黑龙江……民宿的超常发展让当地旅游火爆,但也引发了各种乱象。
运营混乱是市场问题,建设混乱更是生态灾难。在重庆,一些建在林地里的民宿,要么挖空部分山体,要么砍伐树木进行装修扩建;在靠近风景区的村庄里,许多农场、农舍、乡村旅馆、客栈的业主都用挖掘机把房子周围的山坡挖成平地。山上的一些古树因为民宿的建设而失去了继续生长的机会。 “远远望去,青山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这大概就是“歇山吃山”吧。事实上,临水的民宿也是靠水的。云南大理民宿整治期间,短短三个月内就有1800余间民房、民宿被拆除,其中540余间是与洱海“零距离”的海景民宿。
https://img1.baidu.com/it/u=3936326557,278848238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当然,民宿与自然资源之间并不是鱼与熊掌兼得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本的疯狂增长性质,一个行业如果运行速度过快,往往会出现更强烈的违反底线和规律的冲动。民宿依山傍水,扎根乡村。天高皇帝远。如果最基层的土地监督管理部门不提高警惕,一些民宿可能会像秦岭的“院子”一样成为令人眼花缭乱的怪物。奇异的风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越来越紧。民宿自然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肆意发展的“天堂”。值得一提的是,《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目前正在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面对民宿的存在,恐怕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当然,乡村旅游需要振兴,“打卡经济”需要激活,但风景是公共资源,生态是发展的红线。民宿至少应该是守法的住宅。抢客人、偷拍、欺骗客人、杂乱、污染、私建……当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时,国内民宿行业的合规管理就应该提上日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