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365场聚焦农业无人农场,深化二十大报告精神实践
12月1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动农业无人农场研究发展,由中国工程院、农业部主办。中国工程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第365届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农业无人农场”工程科技论坛行业协会、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大学等单位在网上举行。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左家河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工程院农业部副主任王汉忠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左家和主持论坛开幕式
王汉中院士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强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这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时代命题。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https://img2.baidu.com/it/u=2460059595,118098410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57&h=500
王汉中院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论坛重点围绕无人农场信息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智能农机与农业机器人、智能决策与云端管控、田间/温室/果园/畜牧/水产开发模式与应用四个主题进行研讨。无人农场,并开展了21场学术报告,院士专家在讨论数字传感、智能决策、精准作业、聪明的管理以及不同农业应用场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高质量发展。
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作为会议主席主持主题演讲。罗希文、刘经南、李德义、陈学东、陈学庚、戴琼海、乔红七位院士,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张勤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分别作了农业重点领域会议报告。人工智能技术和瓶颈问题。浙江大学何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成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道良教授、江苏大学魏新华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黄文江研究员等13位国内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7位院士、2位国际专家作主题演讲
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首功、王汉忠、李德义、刘经南、罗希文、陈学庚、张宏成、陈学东、唐华军、戴琼海、赵春江、张家宝院士、乔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秦勤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朱明研究员张辉,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监事会主席方兴贤,中国农机学会理事长陈志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何文、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利平主任等领导、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270余人参加了会议。
https://img1.baidu.com/it/u=2235570977,177769191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50&h=366
本次论坛与第二届中国农业机器人创新大赛同期举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何文代表主办方宣布了大赛评审结果。评审专家根据项目创意与创新性、方案合理性、系统功能性等综合评分,评选出12个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5万元。奖金各2万元,三等奖9名,奖金各1万元。何文副秘书长提出,希望通过大赛探索行业创新技术,助力技术研发、产业集聚,为我国农业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通过中国工程院智领平台、百度平台、中国农机流通公众号等进行现场直播,4.2万人次在线观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