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4-12-30 23:46:00

上海方言勒煞吊死与梁新记牙刷的趣闻:一毛不拔的经典调侃

    “掐死”是上海人常用的嘲讽方言。有些人因为脾气不好,对别人很刻薄,甚至于死也要幕后操纵、纠缠不休。

    (来源:上海发布)

    想象一下被勒死或用绳子吊起来的情况。它不像使用刀、枪或棍子那样清爽干净。在上海话里,对于那种掐死人的小气样子,已经没有比这更彻底、卑鄙的表达了。

    老上海有一个广东人,开了一家牙刷店,名叫“梁心记”。他的双十排牙刷比别人的牙刷更耐用。即使牙刷的刷毛已经老得变短了,也不会脱落。 。

    《梁心记》

    “良心记”牙刷的广告语“万无一失”在上海家喻户晓。上海人干脆用它来调侃“掐脖子”的人,把那些“掐脖子”的人称为连一根头发都不愿意拔的“梁心机”。

    “梁心记”牙刷

    https://img2.baidu.com/it/u=3764265836,63501679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09

    那些“绞杀”的人,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小动机所纠缠而已。他们永远不会关心别人的事情,那些托付给他们的人也都是“黄牛的肩膀”。 (据说牛没有肩胛骨,上海话里“牛肩胛骨”指的是一些不能托付给别人的人。上海话里还有“托付给黄叔叔”的说法)

    宝山街

    清末光绪年间,色彩缤纷的京剧名旦郎德山在上海宝山街春仙茶园中名声大噪。

    郎德山是一个性格开朗、随和的人。当有人找他办事时,他总是笑着说:“我不管事,有事就去找负责人。”他笑着掐死了他。

    狼德山

    有一次,春仙茶园向郎德山求助,邀请了一些著名的京剧演员来参加演出,郎德山满心答应。然而出道那天,却不见他的踪影,他只身跑回了北京。

    春仙茶园的门票全部售空,空荡荡的舞台上,观众们一片茫然。他们大惊小怪,差点把剧院给拆了。这件事成为上海的一大新闻。从此,“郎德山,唯一‘别关它(意思是根本不理睬它)’这句话就大行其道,成了上海话里的一句家常话。

    阶段

    https://img1.baidu.com/it/u=3923585756,133182628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919&h=800

    “掐死、上吊”的人,在他们心里就是“梁新基”、“郎德山”,上海人瞧不起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被“勒死、上吊”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上海话也不常用了。不过,“梁新基”和“郎德山”还在,偶尔还能在人群中遇见他们。

    -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方言勒煞吊死与梁新记牙刷的趣闻:一毛不拔的经典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