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开幕:展示34万干部群众奋斗故事与媒体融合发展成就
(2020年10月19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省扶贫办、省扶贫办联合举办张家川县“扶贫宣传周”启动活动暨扶贫主题成果展)甘肃日报在兰州开幕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全面展示张家川县的脱贫攻坚发展成果,讲好脱贫故事。全县34万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融合、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从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到“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提出采编发行流程再造和媒体融合建设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为融合媒体发展绘制路线图。
自2019年3月机构改革成立以来,张家川县综合媒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县级关于综合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思想、党管媒体,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执政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各方面深度融合、汇聚共振效应。新闻媒体在实践中坚持融合、发展、管理,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真正实现了“一次性”的可喜局面。采集、多渠道发布、快速传播广泛,受众覆盖面广”。
坚持“三个原则”确保新闻宣传正确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张家川县媒体融合中心党组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党管宣传、党管思想、党管媒体的原则,把思想工作与党组、支部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推动以媒体融合发展建设为抓手,加强和提高全县思想文化建设,是一项充满活力的战略工程,坚持管理与建设同步,坚持媒体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焦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全县综合媒体中心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提高全县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两年来,县综合媒体中心全力优化人员配置,重构采编流程,构建“统筹规划、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次传播、科学评估”的新业务模式。并有效运用”按照县级综合媒体建设要求。 。 2019年5月底,组织机构建立、人员调动、场馆建设等基础工作全部完成。 11月,综合媒体平台终端建设完成。 “印象张家川”APP正式上线,并成功对接“新甘肃”。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建立了以内容建设为基础、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先后建立健全了新闻发布“三审”制度、“三校三审”制度、全媒体发布平台管理制度、全媒体素材管理制度、获取积分量化评价制度、筹播(发行)人员、班组人员 拥有“会议系统”等16个系统,有效运用系统管人管事,中心标准化建设达到新的水平。
https://img2.baidu.com/it/u=3517784764,157064758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深化媒体改革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2020年,县综合媒体中心在重构县级媒体建设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扩大传播范围。平台载体,巩固原有电视、网站等。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创新开设了新华社新华号、新华社直播云、人民日报人民号、学习强国、央视、今日头条、视听甘肃、新甘肃以及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十余家网络视频平台,着力加强人才支持和政策保障,申请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到“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补优势日益显现,全县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已焕然一新。
疫情就是命令。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大年初二,容县媒体中心启动防疫宣传应急预案。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第一时间奔赴全县乡镇采访,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宣传第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县媒体中心记者撰写发表各类文章960余篇,为全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坚持移动优先,权威信息直达群众,开设疫情防控全媒体专题,有效利用“印象张家川”客户端、“张家川发布”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快手、微博、短视频及时发布视频、微海报等多媒体,发布防疫科普知识,策划“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专题《疫情防控进行中:疫情防控张家川在行动》等生动新闻作品全面客观报道了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全县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宣传氛围。同时,创新防控宣传方式和载体,将疫情防控“倡议书”、“信函”、“公告”等录制成音视频,并将相关内容制作成抖音、H5、微海报作品包括防控知识和公告126条,公益公告44条1062次。同时,开设“复工复产进行中”栏目,加强对援企业、稳就业、扩就业的宣传报道,发布了《景天高速公路有序复工建设》和《点对点》等内容。点交通上,张家川县首批90名农民工乘坐《复工快车》等一系列复工复产新闻报道,解读帮企稳就业政策,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扎实有序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突出特色亮点,主动宣传新闻
媒体融合,内容为王。两年来,县媒体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利用现有人员和技术装备,创新内容传播方式,努力提高新闻采编播能力,注重围绕和服务大局,统筹新闻节目策划。并编辑播出。在做好电视政务栏目《今日张家川》和网络政务栏目《今日视点》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全县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情况,重大工程建设、“放管服”改革、扫黑除恶、美丽乡村、奔向小康生活等方面社会发展方面,《七十年波澜壮阔·奋斗新时代》《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寄语》《回头看》等栏目“十三五看新变化”、“描绘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将适时开启。 ,确保每周主线上有重点报道,每期都有规划的报道内容。节目一经播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20年,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发布张家川县新闻稿190余篇,平面媒体发布新闻稿200余篇。 ; 《今日头条》推送1650篇(篇);县政府网站《今日观点》发表各类文章(篇)4456篇;电视新闻发表文章1380篇(篇),乡镇部门新闻发表文章2160篇(篇),微信“张家川发布”、“今日张家川”编辑发表新闻文章4318篇; “印象张家川”客户端发布新闻、文章4220条; 《新甘肃》发表文章3350篇; 《人民账户》发表文章3304篇;新媒体平台抖音、快手、微博整理推送消息2172条。
https://img2.baidu.com/it/u=3846455137,378031513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50&h=476
在拓展对外宣传思路、改进对外宣传方式、提高对外宣传实效方面,县媒体中心主动出击,积极向中央、省市媒体推送文章,进一步扩大张家川对外宣传影响力。央视《新闻晚高峰》:“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兰达211”现场观摩活动在张家川县举行”,央视《新闻13》:“全国多地迎来降雪降温,天水部分地区迎来初秋“雪”,CCTV4《华人国际》:《百村扶贫故事》 (七十六)甘肃天水风银村:星村公益岗助力就业脱贫》甘肃电视台《甘肃新闻》:《搬迁让移民安居乐业》甘肃电视台《新闻》晚高峰》:“张家川县放流4000余尾精品鲑鱼”,甘肃电视台《甘肃新闻》:“甘肃省首例《法武》落户张家川等“爱心之家”电视新闻、天水电视台《新闻晚高峰》:“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构筑扶贫核心支撑”等,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 【人民网】《深度贫困县的华丽蜕变——张家川县脱贫攻坚成果发布》《天水市张家川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脱贫攻坚结出“丰硕成果”》,[中国]新闻联播】《张家川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带动近千户农民增收致富《金塔千里铺》《架起“暖心路灯”点亮天水农村脱贫之路》、【中国国家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探索创建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新路》进展”、【中国水利报】“张家川经验:农饮工程建成、用得起、管理好、长远效益”、 【甘肃日报】《张家川:“奋力拼搏”写高质量脱贫答卷》《张家川县农副产品“搭上”消费扶贫快车》《张家川: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户梦想》小康社会与文旅融合唱响幸福之歌》,【甘肃商报】《张家川:建设“四个好农村”解决群众出行困难的“路”》、【甘肃农村人民报】《张家川:药儿村火热的日子》、【天水日报】《张家川:盛夏的石庙梁,“草长莺飞, 《牛马成群飞》等图文,展现了对外宣传的良好形象,提振了全县上下的精神风貌。广大干部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2020年3月,张家川县综合媒体中心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网络宣传先进单位、天水市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先进单位称号; 4月,荣获2020年新甘肃网络春晚节目纪念奖“拥抱新时代,放飞中国梦”奖;同月,荣获2019年度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5月,被评为全县第十二届“文明单位”; 6月,被授予天水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传播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县委、县政府表彰。是“第三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立足新时代、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县一体化媒体中心负责人李霞表示,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挥党管媒体主体地位,主动融入融合创新,扎实推进县域一体化。在媒体中心建设中,我们将围绕学习更好引导和服务群众,主动适应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普遍化等“微时代”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媒体融合服务团体。借助公众的强大功能,加强与数字资源、行政服务、公益等部门的对接合作,努力打通政务互动、政务服务等服务公众的“最后一公里” 、移动服务等,实现实现新闻、政务、生活、娱乐等信息服务的有机融合,以更加精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群众,赢得用户、开拓市场,激励呼唤为加快“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期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