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4-12-29 07:52:54

掌上医院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医疗技术优化就诊流程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移动医疗技术,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医院系统可以优化传统的就医流程,让患者完成预约挂号、付费、报告问诊、检查预约、信息查询等自助服务,可以减少排队重复候诊,解决患者就医时面临的“三长一短”问题,大大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患者就医效率。丰富医疗经验,缓解医患矛盾。同时,移动医院的建设提升了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移动医院;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医院信息化

    CLC 分类号:TP311 文档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 (2022) 09-0046-03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国内大多数医院已将临床业务与信息化系统深度融合,建设了各类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然而,大多数医院应用系统都是根据医院业务流程来设计的。患者在就医时没有体验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和快捷。近年来,国家提出“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目标并开展医院智慧服务评级工作,越来越关注百姓切身感受,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方向。许多医院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积极建设智慧服务平台,解决现有诊疗模式的痛点和难点,让人们少跑腿,多数据,改善患者就医质量。满意度,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1 研究背景

    1.1 经营状况

    传统的线下医疗流程存在以下缺点: 1)看病难:由于国内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导致不少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排队等候、医生就诊时间短、患者就医体验差。 2)运营成本高:现有医疗流程需要大量收费窗口,收费处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且窗口占用面积大。门诊自助终端初期投入巨大,导诊人员人工成本高,还有设备维护、耗材等持续成本,且自助设备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智能手机走进千家万户,随着5G、HTML5、多平台/多架构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变革,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为了解决传统医院“看病难”的问题,移动医疗行业推出了多种移动医疗APP,包括政府主导的便民服务平台、在线医疗平台的在线问诊、自建医院等。各级医院。应用程序。这些主流移动医疗应用提供预约诊疗、医院专家介绍、在线问诊等服务。但受限于传播渠道单一、受众覆盖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 微信公众号的优势

    腾讯于2012年推出微信公众平台,为政府、企业乃至个人提供了信息传播、商业服务和用户管理的全新服务平台。根据腾讯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微信月活跃账户数为12.626亿。依托其庞大的用户基数,80%以上的微信用户订阅使用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超过20个的用户比例较高,超过一半的微信用户花费约一半每天一小时浏览公众号信息。目前,各级医院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并积累了一定的用户群体。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医疗智能服务平台优于传统医疗模式,自主开发的移动医疗应用。建设成本较低,易于推广,是建设智慧医院的有效解决方案。

    1.3 医院公众账户应用现状

    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实施医院智慧医疗服务的成功案例有很多。通过北京儿童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对账号进行对比分析功能(具体见表1),并借鉴同行业公众号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设计安徽省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功能。

    通过表1对比可以发现,目前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的医疗服务主要包括预约挂号、住院服务、缴费、信息查询、医院介绍、健康教育等,部分医院水平较高。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已推出互联网医院、药品配送、智能问诊等特色服务。借助微信公众号,医院可以很好地进行宣传,普及医学知识,减少患者就医等待时间,优化现有医疗就诊环节,提高诊疗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 系统架构设计

    移动医院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采用XML、JSON等流行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由于涉及到医院内网数据与外部网络环境的数据交互,考虑到医疗数据的安全需求,具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互联网侧使用中国联通云服务平台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不存储医院患者的敏感数据。所有与医疗相关的业务接口都是通过调用医院内部的前端处理器来完成。医院端由前端计算机、防火墙和网守、API和数据库服务器、医院统一信息集成平台组成。前端服务器仅具有微信公众号平台服务相关端口的访问权限,通过网守访问内网的API和数据库服务器,获取医生信息、实时订单信息消息、预约就诊等/停产通知推送消息。防火墙利用包过滤技术拦截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可以起到预防和保护作用。 API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IIS上的API服务调用医院统一信息集成平台数据。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采用总线技术集成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实现HIS、EMR、LIS、PACS、手麻醉系统等多个系统和平台的数据集成。同时,数据集成平台提供信息推送服务。

    信息推送服务的交互方式是集成平台提供标准化的HTTP服务,按照标准的方法和参数调用微信公众号。具体交互流程如图2所示。

    交互流程:申请人发出业务申请后,将数据封装为接口文档规范定义的XML格式,调用医院统一数据集成平台(HSB)提供的标准化方法;医院统一数据集成平台(HSB)还调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标准服务接口;服务器解析JSON数据后,处理相应的具体业务并返回处理结果或需要获取的数据;集成平台(HSB)将处理结果或需要获取的数据转换为XML格式返回给申请人。

    医院微信公众号推送提醒服务主要包括预约挂号及取药时间提醒、挂号门诊位置信息、取药提醒、诊疗状态通知、候诊状态通知、检查备注、缴费通知、检查报告完成提醒、治疗后满意度评价提醒等。主动推送的消息通过数据提供商调用医院内的HSB服务。消息经过过滤处理后,发送至微信公众号,并在用户侧进行提醒。医疗过程中各种诊疗信息的推送,可以很好地指导患者完成一套完整的医疗流程。

    3 业务功能模块设计

    流动医院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类:便捷就医、医院会诊、个人中心。在功能设计上,微信公众号为用户提供了认证接口、消息接口、支付接口等高级接口。医院需要立足实际业务需求,充分认识现有医疗流程中的不足,打造让患者满意的一站式医疗服务平台。具体功能如图3所示。

    新用户首次关注微信公众号后,通过发起网页身份授权,每个用户将为每个公众号生成一个安全账号。用户填写相关个人身份信息并绑定微信后,即可在移动医院上享受预约挂号、缴费、报告查询等自助服务。

    3.1 便捷就医

    便捷就医是流动医院的主要功能类别,主要提供门诊服务、报告查询、住院服务、核酸检测、问卷调查等服务。界面顶部显示当前患者信息和二维码信息,方便患者前往线下诊所。在支付、就诊、自助取药等需要扫描二维码的场景中呈现和使用。

    1)门诊咨询

    ①自助预约:用户可以在预约挂号功能模块中选择想要预约的科室,查询该科室7天内所有专家的号码来源信息。实名绑定的患者可以选择持卡预约,无卡用户可以填写个人身份信息。无需刷卡即可预订。 ②当日挂号:用户选择要挂号的科室,显示该科室当天就诊的医生来源信息。已绑定医疗卡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线支付挂号费用。 ③门诊缴费:您可以查看当前患者需要缴纳的账单,包括药品、检查、检查等缴费项目,并通过调用微信公众号缴费接口进行网上缴费。 ④ 我的预约:该模块显示尚未到达预约时间的预约号码信息。在预约有效时间内,实名绑定用户可以进行预约取号。完成网上支付后,即可取号,无需刷卡即可预约医生。人们需要到现场自助服务机完成实名登记,然后获取号码。预约号码可于治疗当日0:00前取消。若预约取消或在取号时间内未取号,号码源将自动释放。 ⑤ 我的挂号:该模块显示当前患者的所有挂号信息。通过该平台在线挂号,因各种原因无法就诊的患者,可以在就诊前在线取消挂号。取消成功后,报名费将按原方式退还。通过其他渠道取消需到窗口办理。 ⑥ 费用查询:可以查询当前患者每次就诊的费用。 ⑦ 就诊信息:可以查询当前就诊的每位患者的门诊电子病历和处方信息。 ⑧ 排队叫号:取号后,直接到诊区自助挂号机,凭患者手机二维码挂号。挂号完成后,可以在排队叫号功能模块中查看当前就诊队列的就诊进度,让患者及时了解医生候诊区的现状,方便就医。

    2)核酸应用

    为有效管理陪护人员、社工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情况,微信公众号专门开通了核酸检测在线申请功能。检测人员点击核酸申请模块,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提交后选择混合检测或单一检测。申请后,前往核酸检测点,出示二维码进行缴费和检测。省去了进入门诊挂号、计费的传统巡检步骤,减少了被巡检人员多次排队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巡检效率。同时,对门诊进行有效的分流管理,避免人员聚集现象,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

    3)报表查询

    该功能分为当前患者报告查询和陪护人员及社会人员的核酸检测报告查询。当前患者报告查询:用户可以在报告查询模块中查询当前患者门诊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化验报告、检查报告、病理报告;核酸检测报告查询:陪同人员及社会人员可根据申请时绑定的姓名、身份证明号码在单独的核酸报告模块中查询。

    4) 住院服务

    用户根据实名信息绑定住院信息,可以查询当前住院信息或过往住院信息,包括费用查询、住院日列表等信息。此外,住院患者还可以使用预付费网上充值服务。

    5)满意度调查表

    患者就诊当天19:00,微信公众号会自动推送满意度调查提醒。可以通过点击链接或移动医院中的返回调查问卷模块发起调查问卷。与传统的纸质问卷方式相比,网上调查反馈方式更方便收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

    6) 电子账单

    我院已全面开展电子账单业务。已开具电子账单的患者可以在此功能模块下查询或下载电子账单。

    3.2 医院咨询

    医院咨询可以方便患者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医院官网整合的医院介绍、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介绍、门诊专家基本信息、门诊排班等信息。

    3.3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主要提供诊疗卡管理、预约信息查询、挂号信息查询等功能。医疗卡管理包括添加患者和医疗卡管理功能。添加患者需要填写患者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码、监护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实名认证信息。患者信息与用户微信账号绑定。对于通过实名认证的就诊卡,您可以在就诊卡管理中填写就诊卡号。对于绑定卡操作,无卡或未认证的医疗卡需要在自助机上完成线下实名认证后才能绑定卡。无卡患者只能办理预约挂号服务,没有身份认证的医疗卡只能线下办理。业务上,绑定医疗卡后,患者可以使用所有在线医疗服务。同时,为了方便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每个用户最多可以绑定5名就诊患者。预约信息查询是对门诊“我的预约”模块的功能复用,用于展示预约信息。挂号信息查询是我门诊挂号模块的功能复用,用于展示挂号信息。

    4 结论

    通过建设移动医院智慧服务平台,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医院的各项便捷服务,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和满意度。同时,后期建设中还将增加互联网医院、医院。医政功能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患者,还可以将一些医疗流程引入互联网,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参考:

    刘谦.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促进医院改革发展.中国医院,2018,22(8):1-3。

    张雅婷.西安市三级医院微信公众号健康传播分析与形象塑造研究.视听,2017(10):98-99。

    公磊.医院微信平台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计算机编程技能与维护,2018(2):70-71、84。

    王步升.微信公众号在医院的创新应用.计算机编程技能与维护,2021(5):70-71、91。

    赵泽阳.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医院智慧服务项目建设.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17):193-194。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概况|微信开放文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掌上医院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医疗技术优化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