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4-12-29 07:39:52

大学生环保关注度调查:51.11%经常关注,86.67%认为环境现状严峻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51.11%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环保,而48.89%的大学生则表示不太关注、从来没有关注过,认为这是一些不环保的事情。与他们无关。这表明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普遍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应有的主动性去获取相关信息。在谈到对当前环境状况的认知时,86.67%的大学生认为情况非常严重,如果继续破坏,将会威胁人类。显然,这个比例与之前不重视的态度在认知和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近1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暂时不会对人类造成任何威胁。只有2.22%的大学生认为情况不严重,只是危言耸听。由此我们可以相信,大多数大学生对即将到来的环境危机保持着高度警惕,并已经感受到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对他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环保意识淡薄、认识不深刻、不重视。

    2、环保知识主要来自媒体工作而非政府工作

    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平时如何获取环境信息时,80%的大学生选择了电视、书籍、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环保网站等新兴媒体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场所。 ,只发挥了30%的作用,通过政府工作获取的信息更少,仅占15.56%。对此,政府工作宣传做得不够,没有及时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同时,互联网也是信息快速传播的媒介。媒体没有得到正确利用,发挥应有的作用。

    3、关于温室效应的认识和行动不能保持高度统一。

    当调查报告第6、7、8、14题询问与全球变暖相关的环境问题时,数据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但51.11%的大学生认为,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的大学生表示他们非常担心这个环境问题,想要改变它,但他们没有采取行动。不到30%的学生担心其后果,因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遏制它。但仍有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在乎,可能会这样想:当海平面上升时,也许我就不会在身边了。这些数据令人担忧。尽管近一半的大学生认知上感受到了全球变暖造成的生态变化后果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但并没有动员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抑制温室效应做出贡献。而且,有近20%的大学生认为这与自己无关,保持着冷漠的观望态度。他们只关心自己当前的环境,却没有考虑到在漫长的未来会给地球带来最大考验的环境。问题是,这不是一个关心国家未来的高素质大学生应有的态度。

    然而,当被问及全球变暖的环境状况时,他们的看法仍然高度一致。近90%的大学生认为,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发电厂废气排放、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大量呼吸废气,或者是各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比例达到70%。 %。综上所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净能力,特别是工厂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同时,当被问及“您认为提倡低碳生活对于遏制全球变暖有多大作用?” 73.33%的大学生认为效果很大,26.67%的人认为效果一般,没有人认为有任何效果。结论都出奇的一致,也就是说,100%的学生一致认为低碳对于遏制全球变暖或多或少有效。

    4.当前低碳生活的呼声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在第九个问题中,当被问及低碳生活的号召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时,只有22.22%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很大,在生活中基本关注,但75.56%的大学生认为低碳生活的号召对大学生的生活有影响。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觉得这个新闻我这里经常提到,想到了就会关注。 2.22%的人认为基本没有影响。它说它说的,我做我做的。由此可见,进一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体和新闻信息的传递,获得对环境的相关认知,而没有主动改变和行动。他们只是偶尔想起的时候才会去注意。

    5、环境保护的意义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的。

    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80%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70%的大学生认为也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 62.22%的人认为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自然资源,而只有57.78%的人认为这是人类对所有生命形式平等尊重的体现。但近30%的人错误地认为未来是人类彻底征服自然。 37.78%的消极人士认为是顺应自然。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认为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

    6、大多数人有较好的生活习惯

    当被问及调查报告第15-19节的生活细节时,20%的大学生在路上看到废电池时会捡起来。 42.22%的大学生会主动将空调调至26度。 93.34%的大学生在看电视或使用电脑后会关闭电源。 73.33%的人看到公共场所有水流就会关掉水龙头。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在生活细节中仍能有节约用电、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7、当组织参与活动时,您会支持或帮助自己,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在问题13和21中,当被问到“他们会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并参与环保行动吗?” 66.67%的大学生表示会切实保护环境。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为环保组织捐款时,近一半的人表示会积极支持。这些数据都表明,大学生自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依然积极。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却缺乏带领他人参与的意识。只有44.44%的人认为自己不仅会自己做,还会带领周围的人爱护环境。

    三、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环境宣传工作

    政府的角色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环保宣传工作,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政府强有力的“作为”,传达政府对环境的重视。 ,从而对环境保护起到激励和带动作用。

    2、加强学校保护工作,组织公益活动

    大学生之所以无法保持一致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是因为周围学习环境的限制。参与环保活动或公益活动的机会很少,无法从媒体获得认知和树立使命。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活动,让学生因所见所闻增强对环境的使命感和主动性。

    3、宣传内容要多方位、深入广泛。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关注环境,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除了缺乏机会之外,另一个原因是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知道如何为生活中的环保做出贡献,从而产生“环保离我很远”的错误感觉。因此,在宣传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的方面宣传当前环境形势的严重性,又要从小的方面宣传如何在生活的细节中过低碳生活。

    4、注重环保网站的建立和维护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位居大学生接触媒体之首。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互联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要高度重视网络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环保网站,利用网络高速传播信息的优势,取得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4. 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和统计,我们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但由于是在线调查,并不能全面覆盖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全面反映总体客观情况。但您也可以瞥见豹子并了解一两件事。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为:

    1、能够积极接受宣传的环境意识,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能够形成统一的认识,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特别是使命感。

    2、关注和保护环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能从保护整个生态环境和与其他物种平等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

    3、大多数大学生在生活细节中能够注意公共场所和家庭的节约用水和用电,但在城市清洁和保洁方面缺乏连带责任意识。

    环境调查报告第4部分

    主题背景

    “低碳生活”(low-)是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含碳量较高的用品(燃气、化工产品等)应尽可能减少,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影响。污染。

    世界人口激增、大规模工业造成的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气候异常变化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存条件,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早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一个不争的事实。

    大多数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缺乏环保意识或在环保方法和措施上存在盲区。 “低碳生活”是普通人的一种态度。是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什么是低碳生活方式?老百姓对这些低碳之道的理解和实践又是怎样的呢?如何、哪些方面还需要大力推进、积极实践,是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校化工系团支部开展了调查研究,多角度了解广大群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和实践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意义: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迫切需要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有效、简单的发展途径,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低碳生活”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潜移默化地改善人们的健康,提高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创造有益于社会的良性循环。因此,研究“低碳生活”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现实意义。

    调查目的:

    通过对承德市市民“低碳生活”认知和实践情况的调查,我们在市民中广泛宣传了保护环境、争创创新型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性,呼吁市民关注低碳生活。 ——碳本质生活,享受低碳生活。生活。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为“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深入城乡开展问卷调查,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调查过程:

    ☆广泛邀请市民参与活动,大家积极互动,让市民更全面地了解建设国际旅游新城市的重要性和低碳生活的好处。真正让公民和学生加入到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行列中来。

    ☆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低碳生活进社区”活动,走进社区挨家挨户宣讲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对承德城乡300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低碳生活”的理解。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有针对性地向市民进行宣传,让大家都能回答问题。 ,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加深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我们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用问卷287份。受试者中,男性 195 人,女性 22 人。学历分布:本科及以下学历占79.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1.2%。年龄分布在20岁至30岁之间占63.3%,30岁至40岁之间占23.6%,40岁以上占13.1%。

    经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72.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低碳生活; 17.23%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余10.43%表示从未听说过相关消息。同时,20-30岁的在校学生大多选择了解低碳生活,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则侧重于后两种选择。这说明低碳生活的推广还不够广泛,需要加强;在校学生对相关信息了解较多,学校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但其他社会群体,特别是老年人,却对此知之甚少,关注甚少。加大企业和社区低碳生活活动的宣传和宣传力度。

    2、性别在衣、食、行等方面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存在总体差异。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在“食物”和“交通”方面都优于男性。女孩更加注重健康饮食,乐于接受清淡饮食,去超市购物时经常自带购物袋,可以重复使用生活用水;男生在“衣”方面明显比女生优秀,对衣着的占有欲也少很多。对女性来说。

    三是低碳消费行动滞后于认知。 8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实行低碳生活。但目前衣食住行的实际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远低于意愿得分。知行偏差较大,低碳行动滞后于意见,这与一些生活习惯一时变得固定、难以改变有关。下面是我们根据低碳生活实践绘制的一个图标。从图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现在的情况。因此,推广低碳生活任重而道远。

    4、从不同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体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和实践明显高于本科及以下主体。主要体现在“吃”和“住”两个方面。前者比后者省水、省电、省纸。同时,也更加注重健康饮食,有节制地选择油炸、油炸食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得益于他们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较强的自制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我们的建议中,我们提到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人觉得不方便,所以不愿意做或者做不到。这说明目前我市公共交通发展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还经常注意到,有些线路上的公交车非常拥挤,而另一些线​​路上却空无一人。这不是浪费吗?依靠现在的科学技术,根据需要更加灵活地调度公交车,平衡公交车资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大家都希望降低“低碳生活”的成本,但又不希望“低碳生活”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

    ☆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人不多。很多人其实愿意参与,但目前只是关注,缺乏行动。

    2、去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品时,尽量携带现成的或自制的购物袋;

    3、尽量减少使用私家车、步行或骑自行车,减少环境污染;

    4、将食物放入冰箱时,食物的量应占体积的80%。

    5、不乱扔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

    8、关闭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又维护你的电脑;

    10、开启洗衣机的强档比开启弱档更加节能,还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11、衣服选择棉、麻、丝,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用;

    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我国已向世界承诺,到20xx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40-45%。可见,低碳时代已经如期而至。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低碳生活、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低碳生活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拯救自己。目前大家关注较多,但缺乏行动。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就能离“低碳生活”更近,让“低碳生活”服务社会、服务每个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知识和帮助,也增强了他们心中的环保意识。我们期待与大家一起见证“低碳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我们一生可以享受的美好生活。

    寒冷的冬天过后,一定会有泉水清凉、蓝天悠长的春天。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要经历生命开始前的最初痛苦和坚持,然后破茧成蝶。 “低碳生活”作为我国新兴的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酝酿,终于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诞生了。那些年的蛰伏和隐忍,都在夕阳的余辉中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被推出;在办公室中,开始使用电子软件代替纸张。虽然在调查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一小部分人对“低碳生活”了解不多,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无知。偏见,但我们仍然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通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解决办法也有很多。我们有信心面对一切质疑。

    本次调查圆满结束,但我们深知,对“低碳生活”的关注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这次活动之后,只有我们,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注“低碳”,倡导“低碳”。 “低碳生活”将不再是一个与我们无关的空洞理论。

    环境调查报告第5部分

    问: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尽可能减少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也是一种低成本、低成本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我们只需拧紧水龙头、关灯一个小时,就可以从头开始。人们过着低碳生活吗?他们如何过上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做什么?为此,我利用暑假开展了低碳生活、绿色地球的调研活动。

    调查时间:xx年8月2日

    调查对象:北区马君巷8号楼1单元居民

    调查方式:制作问卷,从问卷中了解人们平时如何过低碳生活。

    调查结论:从调查中发现,低碳生活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但对其认识还存在明显的缺乏。调查中,有的人认为低碳生活离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太遥远,觉得是理论上的好主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些市民还认为,低碳生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公民自身的力量很难做到这一点;一些市民认为这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觉得不可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真正理解低碳生活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处处思考、努力。实现节能减碳。

    调查建议:其实,低碳生活很简单。这是一种态度。只要你愿意每天少看几个小时电视,多看书;洗手后拧紧水龙头;每天关灯一小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排放。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地球村民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共建绿色家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地球将充满生机:深蓝色的天空,清新甜甜的空气,碧波荡漾的湖水。为了这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环境调查报告第6部分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状况的持续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和加强。 21世纪的今天,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力度加大,环境景观的变化也加快。但人类也遭受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环境问题以前所未有的严重性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抑郁和不安。尽管我国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但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为此,市有关部门会同市环保局组织开展了居民环境意识调查,了解公众对环保问题的看法,同时初步了解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促进环境保护。

    调查显示,只有15%的人知道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每年都有85%的人不确定世界环境日。可见,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仍需进一步加强。

    38%的居民了解国家统一“环境污染报告”免费环保12369。看来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73%的民众对xxxx市2016年实施的“十大环保工程”表示理解,41%的民众对xxxx市实施的蓝天工​​程表示理解。看来,市政府采取的环保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广大群众注意。

    92%的人认为人们的环保意识较以前有明显提高;另有4%的人认为情况没有太大改善。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仍然有一些人不顾生态平衡,故意破坏环境,而且只是为了一些个人利益。

    73%的人认为保护环境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更清洁;另有23%的人认为,保护环境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看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发现环境破坏时,88%的受访者表示将积极制止。这表明保护环境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对于目前的居住环境,58%的居民表示良好,12%的居民表示一般,31%的居民表示对周边环境不满意。可见,居住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xxxx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92%的居民表示希望尽快创建成功。这说明我市居民对我市环境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相信未来环境会越来越好。

    88%的居民表示愿意尽己所能保护环境。看来人们不仅热衷于环保,也有自己的责任。

    1.居民受教育程度与环境满意度负相关。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居民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中国的教育和知识水平越高,环境满意度越高。问题情况越严重,认识越清晰,导致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下降。

    2、居民受教育程度与环境意识正相关,对环境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3、居民的环保意识与其居住的环境有关。环境越好,居民的环保意识越强,反之亦然。

    通过这次xxxx市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我们对我市部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少调查人员也提出了一些环保意见和建议。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清楚地揭示出,我市市民的环保意识较强,但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环境意识,很难将良好的环保意愿落到实处。实际行动。

    (一)从居民自身做起是改善我市环境保护现状的前提。

    一是强化居民环保意识,改善居民环境质量,树立“人人为一、人人为一”的新氛围,强化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环境保护是一项文化素质和公共道德融为一体的事业。这是人们集体关心国家的体现。只有质量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增强。同时,居民还应关心和支持当局的环境保护工作,关注各种宣传环境保护,进一步了解和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其他宣传媒体来了解和丰富自己的环境保护知识并加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概念。

    其次,我们应该通过行动有效地支持当局的环境保护工作,对当局的呼吁做出回应,将其良好的环境保护意图付诸实践,实现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并为我们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此外,公民还应该尽力利用其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来影响和激发周围的人。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立即批评和停止,应使用积极的实践行动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团队。

    (2)加强当局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改善当前城市环境保护状况的重要条件。

    首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必要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前景和价值观,以便居民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有意识地限制自己并规范其行为,以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和一种心理学和变成了环境责任。尽力将实际动作与环境意识相匹配。

    其次,坚定地执行和执行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继续在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增加监督以及与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公司打交道方面做得很好,并处理他们严格。严格实施环境保护责任系统并制定实践评估系统,以便污染物侵略单位有遵守规则,执法人员有法律可以遵守。

    (3)加强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

    定期进行有关城市社区环境建设的大规模宣传工作,以使环境意识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让宣传进入每个家庭,从老年人到孩子的每个人都会知道这一点。让人们了解环境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保护环境。显然,当意识是合理的时,人们将控制自己的行为。从此可以看出,环境意识对环境保护很重要,迫切需要加强宣传。

    这项社会调查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我们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他们非常清楚的是,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充满天空,蓝色水,红花和绿草的生活环境。 。当然,当我们渴望一个美丽的环境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了解,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照顾我们所居住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无能责任。我们相信,通过当局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强大合作,我们将拥有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生活环境!

    环境调查报告第7部分

    为了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绿色Spark环境保护协会产生了环境问卷,并随机检查了教师的问卷。总共分发了30份问卷,收到了30份,30份是有效的问卷。

    (1)问题数:总计20;

    (2)问题类型:多项选择;

    (3)问题信息:

    有三个方面:环境意识调查,环境保护知识调查和环境保护行为(节省行为,一次性项目使用行为,个人环境保护行为)调查。

    (4)得分标准

    选项A的价值为10分,选项B值为8分,并且选项C值为6分,总分为200分。如果分数超过170分,则意味着您非常关心环境,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并且对环境保护知识有很好的了解;如果分数在150-170分之间,则意味着您更关心环境,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并且对环境保护知识有一般的了解。 ;如果分数在130-150之间,则意味着有一些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知识,但需要加强;如果分数低于130,则意味着缺乏环境保护知识,应提高个人培养和环境意识。

    XXX汉语学校的高中部分共有30名教师。

    教师办公室

    (1)期权分布(附件3:环境保护问卷调查统计表)

    (2)报告的问题(附件3:环境保护问卷调查统计数据)

    1。环境意识(问题18和20)

    关于为环境保护的原因做出一些贡献的问题,老师选择了愿意。

    关于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83.3%的教师认为这不是很强大,而13%的教师认为这很差。

    2。环境保护知识(问题6和7)

    3。环境保护行为

    关于用二手水再利用(节能):60%的教师不经常这样做;

    关于处置旧电池的问题(回收):60%的教师会把它们放入特殊的回收箱中,而30%的教师将直接将其扔进垃圾桶中。

    (2)个人环境保护行为(问题8、12、14、15、16):83.3%的教师偶尔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课堂教学; 83.3%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我们学校开设环境保护教育课程。

    (1)总体评估

    这项问卷调查是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参加调查的老师们很专心地合作,大多数老师真实地填补了这一调查。这项问卷调查的结果是真实和有效的,并真正反映了我们学校教师的环境保护水平。在参加这项调查的30位老师中,有43.3%的教师达到了极好的成绩,其余的老师都表现出色。教师的整体环境保护水平是,他们关心环境,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并且对环境保护知识有很好的了解。他们还希望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的学校进一步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2)建议

    1。建议学校开展环境教育课程;

    2.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并增加宣传;

    3。建议学校将每个班级的环境保护水平与七个评估联系起来;

    4。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活动;

    5。建议学校建立环境保护周。

    以上是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几个建议,仅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生环保关注度调查:51.11%经常关注,86.67%认为环境现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