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聚焦高质量发展六项重点工程
当今时代,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现象层出不穷。在金谷,互联网和IT产业发展迅速,充满活力。
新时代以来,天津市互联网信息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三个努力”的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网络宣传引导“见行动、见成效”“十大行动”、网络生态治理“拨乱反正促清”、网络安全建设“六大重点工程”以“融合高效”信息驱动引领、“强基赋能”数据惠企惠民、“深度学习、苦干”网络信息队伍培训为抓手,清单、项目网络信息工作扎实推进标准化、系统化推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强的网络舆论支撑、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和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思路清晰、坚定不移
坚持党执政互联网
打造城市“一张网”“一盘棋”
网络信息工作模式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关系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
天津始终站在“过不了互联网,就过不了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深刻把握信息革命的“时代”和“趋势”,持续强化党对互联网和信息工作的全面领导。管理领导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坚持以“建”组织体系为发展之本──
在全国率先构建“纵向到下、横向到边缘”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均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全市16个区、40个市政部门、37所市属高校、249个街道(镇)设立了单独的网信办,5379个社区(村)成立了网信员队伍,构建了协同高效的指挥体系、组织体系。 ,以及工作制度。
2021年,在全国率先设立网络空间专业职称。来自网信部门、互联网企业、高校等单位的241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为探索网信职称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造贡献了“天津经验”。 ”。
坚持以政策法规的“立”为成功之道─
全市网络安全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天津市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若干措施》 《集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已制定实施。《天津市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规定》和《天津市规定》 《关于控制互联网虚假信息的规定》两项地方性法规法规,并出台了《天津市网络强市战略实施纲要》、《天津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 “十四五”,夯实支柱、统筹推进、积极乘势,党管互联网、党管数据落到实处,宏伟蓝图建设网络强市、建设数字天津已逐步转变为“施工图”和“实景图”。
集中精力并坚持下去
强化网上主流思想舆论
让党的声音永远响亮
网络空间最强音
组织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专题栏目,推出“网上马克思研究室”、“天津网络思想政治”、“文谷论津”等网站平台”,并推出“现在讲”大型思想政治访谈节目、“青少年听学传承红色基因”系列微团课……
https://img1.baidu.com/it/u=1140705454,352784629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1&h=500
举旗才能定向,凝心才能铸魂。天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拓展网上理论阵地,努力把思想讲鲜活,把理论讲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进百姓家”。普通人通过互联网“”。
创新网上交流方式和话语方式,打造“牢记在津嘱托、实践在津”、“答卷”、“追随总书记的脚步”、“努力看津招工”等网上专题,并为近人策划推出《习大大语录》《春风拂面》《思想的力量》等系列新媒体力作,全面展现了生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天津、广东的实践
围绕坚定信心、凝聚民心、暖人心、凝聚团结,连续四年印发实施全市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话题设置方案。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涨。
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要的国家会议和活动都大力在网上宣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主题推进亮点颇多。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直播观看量突破9亿,覆盖近40个国家和地区。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相关话题继续占据微博热搜榜,浏览量超2亿。
首届“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累计点击量达86.5亿。 ”等线上主题活动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百万+”综合媒体产品,多维度展示我市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的成果。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首次推出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天津市网络素养研究中心、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投入运行,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深入实施。 “网络文化节”、“网络中国节”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催生了一批具有“天津”气息、充满“天津”风情的网络文化佳作。网络文明已成普遍趋势,网络空间充满向上的美好正能量。
深入推进、标本兼治
深化网络综合管理
让网络空间更加正直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好才是硬道理,用好才是真本事。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治理网络混乱一直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之一。
天津针对网络空间突出问题,重拳出击,持续开展“清清”、“剑网”、“护苗”、“海河净网·护清保”等系列专项行动企业”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诈骗和网络谣言。 、网络喷子、低俗色情、血腥暴力等违法行为,建立全市网络举报一体化受理机制和联合辟谣机制,打造“天津举报”“天津辟谣”传播矩阵,消除土壤对于不良信息的传播,网络生态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前沿阵地。全市网络空间战线积极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高质量建设市、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完善重大决策网上舆情风险评估、网上重要线索传递、线上线下联动等。网络舆情处理。坚决清理网络各类违法信息,网络思想安全和政治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天津注重网络综合治理“组合拳”,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网络相关管理职责由线下向线上延伸,网信部门与金融、交通、教育、商务等部门联动,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网约车、网络平台经济、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新业态治理成效显着。
到2022年,全面的网络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互联网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作、网络法治治理、科技网络治理“六大体系”日益完善,推动互联网实现从“管”到“治”的根本变化。
立体预防、多措并举
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持续强化数字安全壁垒
https://img0.baidu.com/it/u=165082938,2656796284&fm=253&fmt=JPEG?w=757&h=15551
网络安全为了人民,网络安全取决于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19年9月,在天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工作“四个坚持”作出重要指示。
网络安全宣传周已连续举办十年。 2023年宣传周期间,全市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231场、网络安全培训2681期、覆盖23.8万人次,吸引26.2万人次参加。各区各部门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七进”活动。天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相关文章阅读量超过2000次,文章4万多篇,累计曝光量超3.4亿,快板、相声、景云大鼓、情景喜剧、歌曲等原创作品65部已创建并发布,总浏览量为 7.04 亿次。一、国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
天津不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在全国网络信息系统中率先搭建数据安全监管和攻防演练平台,率先开展手机软件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率先建立网络安全——相关专业职称。评价体系。建立一体化的市、区、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防护体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与防护能力和网络安全威胁情报收集、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跟踪追溯能力得到了显着增强。
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引进360、奇安信、启明星辰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安全领先企业。滨海高新区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产业集群。 。成立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南开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密码动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为我市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发展凝聚人才。根据。
创新驱动、统筹协调
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信息技术助力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实现“提速”
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先行。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革命性的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天津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继续加强网络信息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领先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高端CPU(中央处理器)、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等领域实现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热点领域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推出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内生安全交换芯片“玄武芯”,飞腾公司发布新一代嵌入式CPU腾龙E2000芯片并实现量产,麒麟公司推出“星光麒麟”智能网联操作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差距 。 “天河”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每天运行超过15000个计算研发任务,服务超过8000个创新团队。
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集群。阿里巴巴天津中心、科大讯飞“北方音谷”、网通大厦等一批产学研载体投入运营。
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显示,天津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持续打造“中国信息创新谷”,汇聚1000多家上下游信息创新企业,形成覆盖“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机器终端-超级计算-信息安全服务”的产业体系,全国新创产业链布局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2022年,全市新创产业链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73亿元,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8700亿元。
聚焦数据聚合,打破“数据壁垒”、连接“数据孤岛”、畅通“数据瓶颈”,着力打造“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形成通用平台,实现对城市运行的一屏掌控结合实际情况,打造“银发智能服务”,“智能枪雕”、“智能网约车”等应用场景49个。
全国唯一的“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应用试点建设完成,赋能全市2.55万名执法人员开展21万次执法检查。激发数据要素潜力,出台《天津市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促进数据规范有序流通。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意向签约数字商户超过100家,意向数据交易金额达1.5亿元。
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在政务服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均等化、普惠化、惠民化水平。公共服务便利化。
一站式线上平台“金信办”让数据多出行、少跑腿,实现1550余项市级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在手机上办理。目前,“金心版”注册用户超过2116万,访问量超过15.1亿次。一网统一管理平台“金智通”在全市全面融合应用,线上“举报”、线下“举报”,让社会治理服务精准到达居民生活末端,累计解决社会治理事件2097.9余起。万企,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代动荡,充满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网信战线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锚定网安信息化工作五项重大任务,奋力拼搏,网络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