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李敏:与白血病抗争500天后成功完成本科论文答辩
点击上方“河北共青团”→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即可为河北共青团加星,以便以后找团更方便!6月1日,专题论文答辩会在东北林业大学城东楼1102教室举行,只有一名学生参加。当女孩在讲台上平静、自信、清晰地进行本科论文答辩时,我们无法想象一年前,这个乐观开朗的女孩还在与NK细胞白血病顽强抗争。
与白血病抗争超过500天
爱汇聚
站在讲台上的女孩叫李敏。她是东北林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 2020年1月,大四毕业前,李敏正在认真准备硕士考试。频繁出现的发烧、咳嗽、胸闷等症状让她心烦意乱。由于复查速度加快,她的病情逐渐恶化,父母带她到牡丹江、哈尔滨等多家医院就诊。经跟踪检查,证实李敏患有NK细胞白血病。医生承认,他在黑龙江已经无法得到更好的治疗。遵照医生建议,父母连夜带着李敏踏上前往天津求医的道路。
“今年孩子生病,我承受了几辈子的罪孽。”李敏的母亲含泪回忆起今年孩子患病的种种经历。骨穿刺、化疗、抽取骨髓、抽取骨髓……能够得到治疗,就意味着还有生命的希望。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一家人才得以幸存。幸运的是,李敏与母亲的骨髓配型成功。这个饱受苦难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然而,数百万的医药费却让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陷入了困境。
当李敏一家一筹莫展时,母校师生通过网络平台筹集资金进行手术和治疗。 “一些专业老师捐款后,转发给认识的朋友,然后给孩子们捐款。当晚,学校师生的朋友圈里就贴满了募捐信息,募捐金额也在不断增长。”大家都想为这个女孩做点什么,东林人的力量也在这一刻传递给更多的人。”李敏的谋士。王海彪回忆道。同时,东北林业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和校友基金会共筹集5000元善款,也第一时间送到了李敏的家人手中。成功筹集手术费用后,李敏为骨髓移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每当我感到浑身无力、浑身疼痛发抖时,我就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因为我还有一群可爱的朋友在等着我回到校园。”李敏说道。手术前夕,李敏的室友和学校同学一直在为她加油。有的同学怕打扰她休息,默默地给她留言。有的还拍了视频,群里支持她;有的家长以自己的名义捐款数千元。爱的温暖慢慢融入李敏的心里,她的健康状况也逐渐好转。
温馨的毕业典礼
为未来积蓄力量
又到了毕业季,得知李敏的健康状况基本恢复,可以完成论文答辩后,学院提前安排了论文导师对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当老师宣布他通过答辩时,李敏和家人都热泪盈眶。 “这并不容易。”李敏妈妈兴奋地说。辩护老师表示,学校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求严格。从李敏对老师问题的回答来看,她在准备论文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专业教师陆浩娃教授送给李敏《破解幸福密码》一书,希望她以后无论在哪里,都能把这种严谨、认真、积极、自信的态度带到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并影响她。激励你身边更多的人。
李敏家人向东北林业大学送横幅
李敏向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耿育德、辅导员王海彪递交了两封手写的感谢信。 “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辅导员多次联系我们询问实际困难,从提前毕业事宜、行李邮寄、保险报销到毕业答辩、二次报销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帮助“等等,我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孩子的父亲想把这面锦旗送给学校,以表达我们一家人的感激之情。”李敏的母亲兴奋地说。
让李敏没想到的是,学院还为她准备了一场难忘的毕业典礼,耿玉德院长为她拔了耳朵。 “从现在开始,无论你在哪里遇到困难,学校永远是你的家。”耿院长热情的说道。李敏的同学也在网上送上了毕业祝福。 “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总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看到学院和同学们所做的一切,李敏深受感动。
耿玉德院长为李敏转动流苏
想要成为一名老师,照亮别人
6月1日,天空飘着小阵雨。完成防守,走出教学楼,天色放晴了。李敏闻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和花香,感受着阳光温暖地照在身上,心情愉悦。对于她来说,经历了风雨之后,新的美好生活即将开始。穿上辅导员准备的学士学位服,李敏带领父母重新参观了熟悉的校园,博物馆、学校正门、上课的教学楼……这些给她留下了美好回忆的地方让她深深怀念。 。
李敏一家三口在学校红房子前合影
东北林业大学是李敏梦想开始的地方。这一刻,她再次为梦想扬帆起航。她目前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考试,想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延续学校和老师给予她的爱和温暖,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 “在我人生最黑暗无助的时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助了我,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要照顾好自己,回报社会。”
16年级毕业生为李敏准备的祝福视频
王海彪参赞表示,虽然李敏已经毕业,但他们会一直关注她的生活,并为她今后提供就业指导。
祝李敏未来幸福
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快点! ! !李敏同学
感谢您阅读到最后。点击文章右下角的“查看”和“点赞”。
【百年党史天天读·6月3日】
回顾党史
1940年
6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当前国民党区学生工作的若干决定》,指出党对今后国民党区学生运动的方针是为长期潜伏积蓄力量。发展,赢得民心。
1958年
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一规定。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
1994年
6月3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成立。它是中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程院建立了院士制度。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它是从在工程科技领域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果和贡献的杰出工程科技专家中选出的。这是一生的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
2007年
6月3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性政策文件,也是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16年
6月3日,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果展时强调,新形势下,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响应党的号召中央,坚定信心、恒心、恒心,把科技创新放在前列。我们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作出贡献,努力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历史时刻
1919年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带头举行罢工,使五四爱国运动进入新阶段。图为北京晨报对上海总工会6万至7万名工人罢工的报道。
生产|吉庆工作室(剪辑师林楠/主编蔡莉/制作人庞飞/值班编辑刘静)
来源 |光明日报、学校共青团、中央党史文献研究所网站
点亮【观看+点赞】李敏同学加油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