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中国零售业版图再变,国际巨头为何折戟沉沙?
”6月下旬,中国商界爆出一则意想不到的消息:国际商业巨头家乐福与苏宁达成协议,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近年来,国际商业巨头在华经营不景气,甚至倒闭已不再是新闻。然而,家乐福与苏宁之间的交易却有所不同。除了急于离开中国市场之外,两笔交易的价格也让人大跌眼镜。中国零售业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零售之王”颜面尽失
家乐福集团成立于1959年,是全球领先的零售集团。它是财富500强公司和全球领先的零售集团。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零售门店12000多家,经营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折扣店、便利店、会员制量贩店等多种业态。电子商务。自1969年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家乐福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设了11000家门店,服务超过20亿人。在鼎盛时期,它拥有超过50万名员工。
家乐福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拥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和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和51个大中城市,拥有约3000万会员。 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接近300亿元,位列201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超市、便利店)连锁店百强。长期以来,家乐福在营业收入方面始终稳居第一。外资零售店,已成为中国市场名副其实的大卖场巨头。
作为“零售之王”,家乐福被誉为中国本土品牌“教父”,甚至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黄埔军校”。因为长期以来,这家像沃尔玛等企业一样最早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一直是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学习的榜样,也一直是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学习的榜样。无数中国实体零售业无法攀登的大山。作为大卖场业态的先行者,它在征服中国消费者的同时,也将中国早期的零售商引入了世界前沿的零售业态。行业管理者把学习家乐福的经验作为必修课。在培训和咨询行业,解读家乐福的营销秘诀已成为一种时尚。商家出高价挖走家乐福的管理人员。
但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家乐福在中国的业绩开始下滑。事实上,2009年,家乐福门店数量就被大润发超越。 2010年,家乐福的销售额被沃尔玛超越。此时,家乐福中国在中国大卖场的领先地位被竞争对手沃尔玛、大润发夺走。此后,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逐年下滑,每年下降10%以上,至今没有任何起色。到2016年,家乐福的单店业绩从2009年的2.35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1.58亿元。大润发和沃尔玛的单店业绩分别为2.54亿元和1.75亿元。报告显示,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利润为亏损4.12亿元,净利润为亏损5.78亿元。
“联姻”苏宁出人意料
家乐福在华业务不景气,“退出中国”已不再是新闻。原本家乐福要退出中国,由腾讯和永辉接手。人们早就听说过它。据媒体报道,家乐福中国最初的“恋爱”合作伙伴是阿里巴巴,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不欢而散。随后,家乐福开始了与腾讯、永辉的“相亲”。 2018年1月,家乐福宣布腾讯和永辉分别基于技术和生鲜运营经验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家乐福与腾讯在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投资完成后,家乐福仍将是家乐福中国的控股股东。事实上,乐福一直想在交易中拥有话语权,不愿放过中国市场的“肥肉”。一个月前,家乐福还表示“不会出售中国业务”。
但一年半后,今年6月下旬,这一次的收购方从腾讯、永辉变成了苏宁!
令人惊讶的不仅是收购方的股权变更,还有两笔交易的价格——根据苏宁易购的公告,苏宁国际拟以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区区48亿就是80%的股权,那么家乐福中国业务的价格只有60亿元!
https://img1.baidu.com/it/u=934398014,263842077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132&h=500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苏宁收购的背后是阿里巴巴、腾讯和苏宁之间的零售对决,这是对决的进一步升级。
近年来,中国新一代零售巨头不断攻城略地。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将投资约28.8亿美元收购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权,以及此前持有的联华超市股权。腾讯集团于2017年投资永辉超市。2018年6月,腾讯宣布与沃尔玛中国深度战略合作。苏宁继年初收购万达百货后,近期苏宁易购又通过收购家乐福,再次向优质线下零售资源发起进攻。至此,阿里巴巴、腾讯、苏宁通过深度合作或参股,占据了中国十大快速消费品连锁企业的一半以上。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增长9%,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消费连续五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发达的物流网络、完整的供应体系、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电子商务标准。无论从各个方面来看,中国快消品市场都处于最好的时代。
但在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国外知名零售品牌却没有取得最好的发展呢?
家乐福是众多国外知名零售品牌在中国发展的缩影。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家乐福二十多年的发展,打开了中国商业发展的世界之门,给国人带来了国际新零售业态的新体验。
然而,家乐福“由盛转衰”的命运,是众多国外知名零售品牌在中国“失败”的一个样本。 20多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时,这些知名品牌当然没有想到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经过最初几年的学习、借鉴和探索,中国本土的超市和商店开始成长。华润万家、大润发、华联、永辉等本土品牌继续占领市场,与外资品牌分一杯羹。
本土超市或选择“生鲜模式”,或定位特定客群,或另辟蹊径选址,或在经营品种上下功夫,或走小城镇包围大中城市的道路,继续迅速扩张,逐步完成超越国外品牌。例如,大润发2010年营收为404.3169亿元,同比增长20.5%,取代家乐福成为中国大陆零售百货行业冠军。这一年,家乐福中国走到了十字路口。当年7月,家乐福关闭了西安小寨店。这是家乐福首次在中国关闭门店,但这仅仅是开始。渐渐地,家乐福中国的营收和门店数量开始逐渐下滑,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关闭了30家门店。仅2018年,家乐福中国就关闭了19家门店。过去三年来,沃尔玛在中国关闭了70多家门店。
中国本土力量的崛起将进一步瓜分市场份额,但电商的冲击将是致命的。 2011年以来,随着马云、刘强东等IT精英进入中国商界,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大幅崛起。新业态、新营销模式,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一变化让传统零售业态无所适从。
改变已成为必然选择;拥抱电子商务已成为传统业态生存的最后手段。例如,“家乐福网上商城”于2017年在全国18个城市上线。除了自建APP平台外,“家乐福网上商城”还与知名O2O平台美团、饿了么、百度联手外卖为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服务。但交易额有限,与数十亿元的交易额相比显得相形见绌。沃尔玛、家乐福等都曾尝试过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独立运营电商,但最终都以烧掉巨额资金而落得耻辱。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营收规模,那些曾经嚣张的商业巨头如今都在衰落。
面对下滑,美国亚马逊关闭了在华电商业务,沃尔玛、麦德龙则艰难维持运营。韩国乐天玛特、日本高岛屋等外资零售企业也纷纷撤离中国。就连剩下的外资店也纷纷撤出。寻找中国本土合作伙伴。 2014年,英国乐购退出中国市场,将旗下所有门店注入与华润万家的合资公司,仅留下合资公司20%的股权。
https://img2.baidu.com/it/u=4081048595,376452070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大卖场、超市“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家乐福的失败是大卖场被消费者抛弃的结果。家乐福因大卖场而兴,因大卖场模式而衰落。这是企业面临的危机和衰落,而不是家乐福自身质量的问题。
苏宁收购的目的是什么?
今年2月,苏宁刚刚宣布收购万达百货。不到半年的时间,苏宁收购了两大业务。苏宁为何要如此迅速扩张?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从苏宁的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意图:
收购家乐福中国将有助于苏宁加快公司快速消费品品类的发展。家乐福是中国领先的品牌零售商,其在快速消费品和食品零售领域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家乐福中国拥有成熟的大卖场运营经验、强大的本地采购能力、专业的自有品牌研发和客户运营团队。经过20多年的本土发展,家乐福中国的门店网络已覆盖中国51个核心城市。在国内连锁超市行业中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市场影响力。快消品一直是苏宁的短板。本次收购的实现,可以促进苏宁易购快速消费品品类的跨越式发展,有效提升苏宁易购的全品类经营能力,增强苏宁易购快速消费品的自主品牌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食品质量控制能力。快消品领域。
收购家乐福中国,将助力苏宁打造全场景零售业态,帮助苏宁快速获取优质线下场景资源,实现与苏宁业务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公司全场景业态布局。苏宁易购将输出智慧零售场景塑造能力,对接线上商超渠道,实现O2O数字化运营。探索苏宁家电、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苏宁金8等业态与超市业态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商品选择、更场景化的购物体验和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创造门店新的核心竞争力。
收购家乐福中国将有助于苏宁扩大消费者基础、丰富会员生态、提升用户价值。苏宁零售体系拥有4亿会员,家乐福中国拥有3000万忠实会员。这些用户的高频消费特征有效补充了苏宁现有的电器和3C产品的消费特征,并且基于苏宁易购现有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强化相关推荐和相关消费,增强用户活跃度,提高用户粘性,提升用户价值。
收购家乐福中国将有助于建立主要快速消费品品类的全国仓储供应链基础设施。家乐福中国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和仓储能力,拥有6个大型配送中心,覆盖全国51个城市。在生鲜食品、方便品、永久产品的仓储、运输管理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通过收购,双方将在仓储、物流、人员等方面不断优化和共享,进一步补充苏宁在大快消品类的物流、仓储和配送能力。家乐福中国现有的大型配送中心和现有门店可以作为公司最后一公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网络,有效满足用户的即时配送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控制成本。
收购家乐福中国,将有助于苏宁获得家乐福的优质物业资源,增强线下门店的竞争力。家乐福中国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网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通过自持和长期租赁,在人口密集的商圈附近获得了大量优质物业。优质物业资源将成为苏宁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增加销售收入、树立品牌形象、保证经营稳定性。
苏宁的意图是通过收购快速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实现“大消费”的目标。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苏宁的收购是新旧交织、传统零售与新模式的结合。此次合并是中国传统零售业洗牌的一个案例。
零售市场总是瞬息万变,从来没有一定的规则。这样,我们对中国庞大的零售市场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想象。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任何零售业态和营销模式都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聚焦大众化、小众化的消费者体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但零售不会消亡。大卖场和传统超市在电商条件下的“新零售”时代,在服务体验等方面仍然具有优势。线上依然火爆,线下也逐渐回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苏宁易购与家乐福中国的合并,值得对未来零售发展路径进行积极探索。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