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4-12-25 10:32:16

金陵机器局:李鸿章创办的中国近代最大机械化兵工厂

    石屏

    金陵机器局,又称江宁机器局,由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创办。它是清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四大机械化兵工厂之一,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同治四年(1865年)夏,江苏巡抚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后,将他于1864年创办的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并选择了雨花台附近的西天寺旧址为厂址。 9月29日,经同治帝批准,以原洋炮局人员、装备为基础,正式成立金陵机械制造局,并任命直隶总督刘作愚为总署,英军马格里被任命为监事。每年经费为白银十万两,由国库拨款。江南海关拨付洋税银20%、白银5万两,江南备防局拨白银3万两,扬州淮军收支局拨白银2万两。

    1866年7月金陵机器局刚成立时,设备简陋,规模较小。仅有机器厂1处,官邸12间,殿堂93间,楼阁5间,大寓6间,厢房10间,门楼2间。地方。经过多次扩建,设备日趋齐全,机厂数量增加到5个,其中主机厂8个,左机厂房10个,右厂房12个,枪机厂房24个,还有铜拉机等。有厂房30栋,枪械车间36个,砂型铸造厂2个,15个开间,锻铁厂2个,33个开间,木工车间2个,32个开间,蒸汽炉8座,蒸汽炉房27间,大烟囱8个。 、1平方米的铁水池。厂前还建有一座“有点洋气”的花园。

    扩建后,机械局员工人数从最初的400多人增加到12000多人。生产日夜不停,火光通红,机器轰鸣声远近可闻。早晚鸣笛迎接员工上下班。制造的武器都是仿制西方的,所需原材料大部分采购自英国、德国、瑞士、美国。成品包括各种火炮、后膛炮、子弹、地雷等,其中主要生产子弹,偶尔需要以造船为主,供应清军。

    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后,江苏巡抚程德全接任,改办公厅为主任,专门制造子弹。 1914年,机器局划归北京政府兵部军械司管辖,但实际上始终受江苏军阀控制,卷入北洋军阀混战。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将金陵机械局改为金陵兵工厂,隶属于军事部兵器工业管理局。

    抗战爆发后,工厂奉命西迁重庆,在江北簸箕石建厂。迁往四川的军工工厂并入第21兵工厂。并在安宁、綦江设立两家分公司,拥有员工14000余人。生产大量大炮、机枪和子弹,支援抗战。

    抗战胜利后,第21兵工厂分批复员迁回南京,并派员接管金陵兵工厂,定名为第21兵工厂南京分公司。 1946年8月,更名为第60军械厂。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械部接管该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址基础上改组、扩建,成为规模较大的南京晨光机械厂。

    (图片来自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陵机器局:李鸿章创办的中国近代最大机械化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