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4-12-24 03:19:40

国家医保局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IP试点经验分享与医院管理思考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方面,积极监管定点医疗机构,严厉打击保险诈骗、飞行检查等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推动药品、高值耗材数量。采购,三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两条腿走路,试点DRG和DIP。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1年10项重点任务中,第七项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更加高效的医保支付”。

    无论是DRG还是DIP,都是当前医疗保险的重点。这也需要医院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进行综合改革,“穿好棉衣,过好冬天”。本次演讲,我结合我院在按病种付费试点(DIP)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DIP下医院管理的思考。

    DIP的基本概念

    01

    疾病来源

    基于大数据:广州市首页2015年至2017年超过800万条出院病历数据,分别以2017年:2016年:2015年7:2:1的权重进行时间加权。经过多轮收敛、融合,形成疾病组合。

    0 2

    分数计算

    根据各病种和基准病种的平均医疗费用总额,计算各病种的得分与基准病种的得分。

    病种得分计算公式:各病种得分=各病种平均住院费用(不同诊疗方式组合)÷基准病种平均住院费用×基准得分疾病类别(1000)。

    0 3

    费率的计算

    04

    DIP 数据要求

    05

    DIP的9大特点

    1.后缴费改为预缴:医保缴费方式由“后缴费制”改为“预缴制”:超出部分由患者承担,剩余部分保留;

    2、病历主页:付费依据来自病历主页,病历主页数据质量将直接与付费情况挂钩;

    3、诊断及手术操作编码:病历首页采用《医保疾病分类及编码(ICD-10医保V1.0版)》和《医保手术分类及编码(ICD-9-CM3)》医疗保险V1.0版)》);

    4、医保缴费:按照地区医保基金总额的原则,根据主要诊断、主要诊疗方式等多种因素,根据消耗的医疗资源进行缴费;

    5、目前用于住院病人,实行多种支付方式,主要是DIP;

    6、缴费端仅限医保及医保指定机构;

    7、付费标准根据疾病类型付费标准和积分值而定;

    8、DIP是中国独创的支付方式,适合中国国情。主要是根据以往数据中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匹配来确定,使医疗保险和临床更容易接受DIP;

    https://img2.baidu.com/it/u=2765650781,425222541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941&h=500

    九、通过战略采购和支付,规范引导供给侧总量和结构改革,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医疗服务透明度。

    DIP下医院管理的思考

    1、信息化建设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前提。

    2、病案主页的管理非常重要:绩效考核和支付方式改革都来自于病案主页。对于绩效改革,只有效果不好,病历主页数据不好,错误率高,影响医院的钱袋子和医保基金。安全;

    3、管理模式需要改变,从传统管理方式转向大数据管理方式;

    4、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抓好医疗质量仍然是关键。

    5、调整疾病结构,不断提升临床能力,推进分级诊疗,以系统内最高效率、最低消耗解决问题;

    6、全成本管理:加强医院全成本控制和管理;

    7、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做到规范化、规范化。

    DIP管理要点分析

    团队建设:

    DIP付费MDT:医院领导、医保科室、医技科室、信息科室、计划财务科室、临床科室

    实施链接:

    历史计算——确定分数库——宣传资料准备——通用性格训练——成本监控——正式分数匹配——调整监控——持续跟进

    01

    医保部工作方向:

    医保部:研究DIP支付政策,认真阅读政策并提出医院应对策略。

    事前准备:

    根据医院近三年的数据计算平均每次就诊费用并制定评分数据库(包括预评分计算),并对全院及重点科室进行培训;

    动态监控:

    开展医疗保险费用统计并确保实时监控是关键;

    事后管理:

    大数据统计汇总,并进行PDCA,以解决现有的不足。

    成本控制管理

    控费管理总体目标: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科室控制目标: 1、每例费用:该病每例住院费用利用率为上年同级医院该病平均费用的50%-100%

    2、全部病例住院费用总额(费用利用率):控制在医保局应支付费用的80%-100%

    https://img1.baidu.com/it/u=1495618545,142194206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26&h=348

    全院控制目标:所有病例总费用(费用利用率)控制在医保局应支付费用的80%-100%

    0 2

    医务科工作方向:

    加强病历首页质量把控:医保结算清单来源于病历首页。病历首页必须遵循医学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一个。落实病案质量奖惩措施,组织优秀病案质量评价活动,每月根据各病区上报病例情况进行评价,评选优秀病案20份,对乙、丙类病案进行处罚。那一年。 b.在病历主页上形成质量控制MDT

    2.实施精细化医疗管理,调整医疗服务结构

    一个。根据运行数据优化床位资源配置,加大专业支持力度,符合医改方向。

    b.用科学的数据管理指标评估各专业,指导部门转型

    c.将耗材、药品管控指标增加到医疗质量专项考核中,并与科室日常奖金挂钩;

    d.利用区域合作医院的平台,支持我院一些高精尖技术的发展;

    e.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推动我院品牌学科和优势专科输出,实施分级诊疗

    3、提高医疗质量科学管理,进一步强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质量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

    4、利用数据评价促进学科发展。

    0 3

    信息部工作:

    智慧医疗保险:

    成本监控系统包括医院系统、科室系统、医师工作站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维护系统设置:DIP组、收费50%、80%、100%提醒系统

    医师界面设置:直观反映固定费用,疾病所有详细信息包括药品、材料等。

    数据接口对接:根据医保局要求,做好接口对接

    院内评分数据库维护:配合医保部门维护院内评分数据库,并提供智能提醒功能,方便临床查询。

    0 4

    计划财务部工作

    加强成本控制,加强财务人员医保政策培训,进行疾病成本核算和操作分析,分析不同疾病组合和治疗方法的成本效益。

    文章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4月14日发表的演讲《医院管理空中医院》内容,演讲题目为《大数据DIP支付下的医院管理思考》。主讲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袁向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医保局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IP试点经验分享与医院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