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考评员培训班及产教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教研活动成功举办
4月17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员(广州站)培训班开班仪式暨广东省技工院校生产教育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教研活动在广州技师学院科教城校园隆重举行。活动期间,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考核考核基地(以下简称“考核基地”)揭牌。广州技师学院分别与香港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清远技师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活动现场
▲签约仪式现场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燕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冯兴树、技术教育管理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苏志勇、广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伟教育、广东省职业培训与技术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晓芬、广东城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会新分会会长严子刚、广东省战略产业人才培养与评估联盟秘书长陈钰琪、香港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会长吴光新、易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总裁张扬汇追中汽车技术研究院徐建忠以及广东省13所省级技工院校、广州市市技工院校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8个省市地区15个单位的24名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秘书长佘景怀、广州技师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李立文、副院长陈凤珍主持开幕式,本次活动分别举行签约仪式和教研活动。
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产业缺年轻人、年轻人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怎么解决呢?广州技师学院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共建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考核基地,构建“产教评价”技能生态圈,打通技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此次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估考核员(广州站)培训班是基地的首次具体实践,也是解决产教矛盾的积极探索。培训内容以《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为依据,开展线下理论强化培训和技能实操考核,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考核人员,对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保证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新能源汽车维修质量与安全。安全,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考核基地牌匾
考核依据:
携手打造“产教评审”一体化平台
▲佘景槐主持开幕式
▲李立文主持签约仪式
张燕华指出,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存在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其中,维修服务领域正处于转型时期,人才需求尤为迫切。主要原因是行业培训滞后造成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短缺,体制上的封锁和困难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的发展。 “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加快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培育知识优势,为人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校企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支持传统人才转型。汽车维修行业进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维修服务领域“搭建行业技能人才资源发展平台。”他提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培训的建议。
▲张燕华致辞
广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根表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考核考核基地揭牌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考核考核员(广州站)培训班开班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将对新能源汽车产生积极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以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考核评价员培训为抓手,提高评价员专业水平,保障行业标准,培养合适的专业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素质维修服务。他希望各位学员学以致用,共同为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李明根致辞
https://img2.baidu.com/it/u=1707545109,34614052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200&h=800
冯行书表示,评估人员承担的工作不仅是一项规范、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也是一项质量控制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对培养一批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术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构建“产教评价”技能生态圈的关键环节。此次培训班及教研活动是响应行业发展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维修评价体系建立的有力举措。考核基地将为“产教评价”一体化提供平台,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同时他强调,技工院校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共同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方法,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冯行书致辞
▲学生代表于海东表示,学员们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素质和道德情操
▲与会人员参观广州技师学院展会活动
▲与会人员参观广州技师学院教学培训场地
▲培训师正在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合影留念
构建探索:
聚焦新品质,融合共创
与时俱进,聚焦新品质。
https://img2.baidu.com/it/u=908437887,4116277980&fm=253&fmt=JPEG&app=138&f=PNG?w=500&h=667
广州技师学院依托新型智能制造技能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广东省首批“技工学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功能,全面打造“六新”,即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赋能智能制造新业态,以智能装备、智能产线为重点,创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生产模式,成群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绘制智能制造人才新肖像——重点培养无人工厂“智能制造工匠”、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人员”、“智能网联汽车大师”;共同构建产教融合智能制造新生态——打造“产教评价”一体化技能生态组织;打造智能制造人才新专业——聚集优秀资源,形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路径;人才——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建设,按照“优质课堂——精品课程——示范专业——重点院校”四个阶段,形成三年实施计划,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智能制造职业技能新认定——牵头开发人工智能培训师、操作工、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工等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证区块链题库。
同时,学院积极拓展产教融合的“朋友圈”。本着“发挥优势、相互促进、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与香港职工教育及职业培训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培训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我们与清远技师学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广州与清远职业教育资源互补,实现两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竞赛训练等方面的共享。共同建设。
在此基础上,如何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技能开展产教评价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质量认证、产教评价技能生态链学徒培训,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绕过了。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专家们对此提出了建议。
▲陈凤珍主持教研活动
颜子刚强调,“产教评价”的核心点是帮助青年学子实现增值、技能增值,让他们尽快找到更好的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价值。更有价值。此外,要注重“中介功能”建设,实现“产教评价”可持续发展。
▲颜子刚致辞
陈钰琪作《产教评价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型》主题演讲,从“产教评价”培养模式、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产教评价”技能生态链的核心内容模型、结果、案例。
▲陈钰琪发表主题演讲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系高群博士做了《新能源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新时代,生产方式正在快速转型升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跃升。汽车制造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将逐步从专业通用能力向专业岗位能力转变。
▲高群发表主题演讲
张阳以“工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与技工院校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思考和探索”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提出,新型技能产业学院创建要从“两方合作”向“多方合作”转变,从“订单班”向“联合培养”、“灵活培养”转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