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4-12-20 21:27:50

Dolce & Gabbana上海大秀宣传片涉嫌辱华事件最新进展及详细解析

    这两天时尚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Dolce & 秀场宣传视频再次被怀疑“侮辱中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进展情况。

    为什么这是对中国的侮辱?

    发生了什么?

    为了给明天在上海举行的Dolce&大秀造势,北京时间11月17日晚,Dolce&官方微博发布了三段标题为“用筷子吃饭”的短视频。

    宣传视频中亚洲模特的脸看起来非常符合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印象:细长的眼睛和向上的眼线,樱桃般的小圆嘴,圆圆的脸型,当她微笑时,鼻子、眼睛和嘴巴几乎叠在一起了。

    视频中,男性旁白引导东方模特品尝三道意大利传统菜肴。旁白的中文翻译、发音、语气都在暗示这是一个“意大利人”教中国人如何用筷子吃意大利菜。

    感受一下这个翻译语气

    视频一出,国内外网友一片哗然!

    大量中国网友对视频内容感到愤怒,纷纷前往该品牌官方微博进行谴责,并要求该品牌道歉。他们认为该品牌的宣传视频存在对中国人的歧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害。

    这是对中国的歧视吗?

    网友们有什么看法呢?

    我们阅读了大量网友的评论。对于这起事件,国内网友的意见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这套宣传片存在严重的歧视倾向,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大家的批评点也很明确:

    https://img0.baidu.com/it/u=2603259495,397777315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93&h=500

    首先,关于广告模特的形象选择和表现形式,我们看到最常见的评论就是“造作”、“造作”。这怎么能代表中国人民呢?

    “如何用这个棒状的小器皿来吃意大利伟大的传统玛格丽塔披萨”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到“无礼”和“傲慢”,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很多人也对视频中的这两句话提​​出抗议,认为这样的语言和语气,从男性旁白的角度来说,带有性暗示。

    对方的主要观点是,这套宣传视频让人感到尴尬、不舒服和被冒犯,但并没有上升到歧视的程度。

    除了中国人之外,我们随机问了几位外国朋友,他们对这套“用筷子吃饭”的广告有何看法?

    这真是老生常谈了,这丫头也太‘自命不凡’了。 “我不,我觉得这很……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太明白,感觉很奇怪,他们到底想说什么? ? “plutôt,mais le cliché est très fort...cela d'avoir un sens de l'et de ne pas se vexer。”挺搞笑的,不过这个陈词滥调太重了……需要很强的幽默感才可能感到安全而不被冒犯。

    截至目前,该事件造成了哪些影响?

    结果如何?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无论观点和声音如何,Dolce&的“用筷子吃饭”的宣传视频引起了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反感。

    目前,Dolce&官方微博迫于压力已删除了相关视频。不过,这组视频在墙外的和上依然可以正常播放,品牌方也没有对网友的提问和评论给出任何回应。

    Dolce&ins首页9个视频完好无损

    截至本文发出时,尽管网上要求该品牌删除内容并道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似乎没有迹象表明 Dolce & 会发布道歉声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品牌做错了什么?

    抛开对Dolce&广告创意意图的猜测,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引起了目前的舆论,我们都认为该品牌对中国市场没有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以至于不同广告的曝光使得各种错误。错误。

    看起来像是上个世纪的视频素材,视频中放入了不止一处北京景点,并用大字标注了“上海”二字

    去年Dolce&的一组广告中,模特与普通素人一起出现在街头,也被认为是在“丑化中国”。

    对于任何一家大公司来说,广告从创意到投放都会受到很多关卡和审查,但在Dolce&的“用筷子吃饭”广告中,没有任何一个环节可以终止广告的投放。这是不正常的。他们无视中国消费者的感受,表现出一种自以为是的无知和傲慢。

   界面充斥着删除帖子的请求

    在传统的奢侈品行业和市场中,欧洲有法国、意大利,亚太有日本。然而,世界格局现在已大不相同。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预计将贡献全球奢侈品行业销售额的近一半。 (贝恩奢侈品报告)

    Dolce&此次遭遇滑铁卢,也提醒所有国际品牌在进入不同市场时要慎重考虑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差异,在最起码的尊重基础上谋求商业利益。这种失败的营销广告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让我们作为中国消费者感到失望。

    【业界不同声音】

    “这是对中国消费者感受和中国文化的‘不重视’——他们不会没有想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权衡多次后仍然通过了考验,那就是不存在‘红线’。” ’那儿,就是别当真。 参考例子:台独红线、犹太红线、黑人歧视红线、性侵红线。” “如果他们不关心亚洲人的想法,从高处往下看,这已经是一种歧视。因为歧视不仅仅是正面diss,如果没有反对,有些品牌会变得更糟。”风格幽默,或者对方想误入歧途,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但这个视频,作为官方品牌,对中国形象的了解却陷入了停滞,确实起不到什么积极的效果。 ,就是说外国人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而中国人看到这样毫无意义的广告而推出,心里就感到极其不舒服。或许对方应该仔细考虑一下,他们的傲慢究竟是一种文化魅力,还是一种短视。这是一个借口。我只是觉得这很可笑,没什么可谈的,也不值得一提。” “在奢侈品广告时,我们应该主动去了解真正的民族文化。在媒体宣传方面,我们应该考虑文化差异,而不是一厢情愿。” “从本质上讲,我认为 Dolce & Dolce & 的这则广告是跨文化广告和营销的失败案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Dolce & Gabbana上海大秀宣传片涉嫌辱华事件最新进展及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