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财税处理指南:包含内容、常见误区及正确操作详解
差旅费几乎是每个公司都会产生的,所以几乎所有的会计师都会遇到差旅费的财务和税务处理。然而,看似平凡简单的旅行费用,你都做对了吗?1. 差旅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至于差旅费应当包括的具体内容,现行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税法中均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更多参考《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住地出差的费用。因公出差在外地发生的城际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和市内交通费。
因此,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都将差旅费列入以下几类:
1、交通费用:出差期间的车票、船票、机票等;
2、车辆费用:出差自备车辆的话,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
3、住宿费;
4、补贴补贴:差错补贴、交通补贴等;
5、市内交通费用:目的地公交车、出租车等费用;
6、杂项费用:行李托运、机票预订费等。
2、公司应建立什么样的差旅费报销(内控)制度?
作为规范企业,应建立健全差旅费报销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没有报销制度的企业,财务总监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健全制度。网上也有很多差旅费报销系统。如果您自己无法起草一份,您可以下载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作为差旅费报销制度,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建立企业标准补贴标准:根据不同岗位设定不同级别的出差补贴标准;
2、建立企业标准住宿标准:根据不同职位,为不同住宿酒店设定星级标准或住宿费报销标准(需考虑地区差异);
3.建立企业级出行运输标准:重点是限制使用头等舱、铁路软卧、高铁豪华商务座等。
4、建立企业出差管控流程,从源头控制差旅费用,防止随意出差和假借出差办理私事。
5、建立公司差旅费预支及报销流程,促进出差人员及时报销。
6、建立企业差旅费报销处罚制度,制定对差旅费报销中违纪违规人员的处罚标准。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企业内部制度的起草、批准、修改、颁布的过程也不同。但无论财务部门是否是差旅费报销制度起草的牵头部门,都应该积极参与,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之符合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求。
3、财务人员如何审核差旅费报销单?
差旅费报销的审核也是财务人员的职责。审查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出差是否由公司相关负责人安排,是否有必要。标准化的公司都会有发货单作为凭证。
https://img1.baidu.com/it/u=1143484037,402181292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667
2、审核出差路线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因出差单安排的行程、个人事务绕行的情况。如有必要,可以采取一定形式进行抽查(如果可行)。
3、检查报销发票、车票、火车票等真伪。如果有人想造假出差,难免会出现假发票、假火车票、假汽车票等,要检查这些真伪,你可以使用税务网站、12306网站等。如有必要,还应通过其他形式进行核实(如果可行)。
4.审核差旅费报销的各项费用标准,重点关注费用限额是否超出限额。
4、差旅费如何核算?
对于差旅费的会计处理,会计准则没有具体规定。他们在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中只提到了一点“行政费用”。根据报销差旅费主体的性质,根据会计原则,实践中的差旅费报销主要分为两个会计科目:
1、管理费用——差旅费:主要用于计算管理或后勤部门人员出差所发生的费用。
2、销售费用(营业费用)——差旅费用:主要用于计算销售或市场部门因产品销售、营销等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差旅费,需要根据基本会计原则进行分析后确定其记账科目。
可计入“制造费用”
例如,某制造企业的产品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外包加工,但企业对外包加工商的质量控制没有信心,因此决定将生产技术人员安排到外包加工商。生产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和现场质量控制。
可能包含在“在建工程”中
企业基建部门施工发生的差旅费。
可计入“研发支出”
企业研发人员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发生的差旅费用。
可计入“业务推广费用”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人对国产牛奶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为了增强国人对其产品的信心,内蒙古某乳品企业利用暑假开展“游内蒙古大草原,参观XX奶厂”活动,主要参观其奶源基地和牛奶加工厂。活动期间,乳品公司承担了消费者往返内蒙古的路费。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目的是宣传,实际作用也是宣传。因此,本次活动发生的费用应计入“企业宣传费用”。
可计入“业务招待费”
例如,企业为了维持客户关系,承担客户到企业的差旅费用。
可能包含在“膳食费用”中
例如,公司独立董事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发生的差旅费。
以上只是我列举的几种情况。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在进行会计处理之前,必须做出专业判断,正确纳入不同的会计科目。
5、包含在差旅费用中的出差补贴需要发票吗? VS出差补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焦点是出差补贴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及如何缴纳。涉及旅行津贴的个人所得税规定包括:
https://img0.baidu.com/it/u=2855171604,1712423402&fm=253&fmt=auto&app=138&f=JPEG?w=800&h=1067
1.《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089号)
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不征税:
①独生子女补贴;
②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不包括未计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家庭成员副食补贴等;
③育儿补贴;
④交通补贴、餐补。
2、《关于确定误餐补贴范围的通知》(财税字(1995)82号)
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膳食补贴不征税。是指财政部门的规定。个人在城市、郊区因公务,无法在工作场所或返回工作地点就餐,确需外出就餐的,按实际就餐时间发放餐费补贴。用餐次数、误餐费按规定标准收取。一些单位以误餐补贴名义向职工发放的补助、津贴,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3、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2012年4月11日就所得税相关政策在线答疑,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
网友问:单位支付给出差人员的交通费、餐费补贴是否纳入当月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每月通讯费补贴是否纳入每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陆云解答: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政策,单位以现金方式向出差人员支付交通费、餐费补贴的,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单位按照国家一定标准按照出差人员的实际交通费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费用和餐费发票将作为公司费用报销,不得作为个人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通信费补贴,省、市地方税务局规定通信费免税标准,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您所在的省市没有规定通讯费免税标准,单位发放此项补贴将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差旅费、误餐费是否需要发票的问题,全国各地执行标准并不一致,以北京和广西为典型。
北京市地税局于2015年4月3日以局长邮箱名义回复:
问
北京报销交通费需要发票吗?
回答
尊敬的纳税人:
您好,您的来信已收到。我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员工出差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和差旅费补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职工因公出差发生的相关费用,属于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费用。例如,员工预支费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报销。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和取得的与收入直接相关、与生产经营实践相一致的必要的、正常的支出,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当遵循真实性、关联性、合理性三个基本原则。真实性是税前扣除的首要原则,要求纳税人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明,证明该支出是实际发生的。
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差旅补贴是对职工的额外现金补贴,属于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差旅费补贴标准由财政部门制定。目前,尚无针对企业的具体标准。只有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有明确规定。具体参见《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531号)。因此,行政机关按照财航531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向商务旅客发放一次性差旅费补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差旅费补贴若干问题的通知》 《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第2条规定】089号规定,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标准的部分应计入在职工当月工资中计算个人所得税。
感谢您对北京市地税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