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加强信用监管,如何引导MCN机构从流量至上转为内容向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强调,需强化对网络主播、自媒体以及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机构(即MCN机构)等方面的信用管理。多频道网络机构,亦称MCN机构,向内容创作者提供包括策划、制作、营销和经纪在内的多项服务。伴随着网络直播、自媒体和短视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MCN机构崭露头角,然而,它们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以及违规的引流营销行为。
为了探讨如何促使MCN机构从追求流量转向注重内容品质,记者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行业内部人士进行了专访。
怎么避坑
提防假内容、假流量、不公平合约
外卖配送员在倾盆大雨中奋力骑行,这段视频竟然是MCN机构精心策划、刻意拍摄的一场“表演”,类似的消息在如今已不再罕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董晨宇指出,部分MCN机构,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的,往往只看重短期的流量,而忽视了长期的效益。这些机构的行为随意、发展粗放,导致了诸多不良现象和负面影响。
——流量逻辑主导内容生产,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某市遭遇了爆炸事件,造成了人员伤害。“某公司进行的转基因实验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导致上千只小白鼠死亡”……众多自媒体账号纷纷发布了多篇引人注目的新闻。其中,有一个账号发布信息后,其他多个账号迅速跟进,进行转发和扩散,彼此间显得十分“默契”。
研究发现,涉及账号源自五家MCN组织,由王某江担任统一管理者。这五家组织合计管理自媒体账号达842个,长期指使员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制造虚假内容,并通过“矩阵式”方式扩大影响力以吸引粉丝和引导流量。依据相关线索,警方对王某江实施了行政拘留,并要求涉案的MCN机构暂停营业进行整改。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强调,那些不良的MCN机构犹如生产线上不断涌现的作坊,他们大规模制造所谓的“爆款”产品,却对内容的真实性置若罔闻。此类机构在追求成本压缩的过程中,采取标准化生产方式,进而引发了网络内容的同质化和低俗化现象。据某短视频平台的数据显示,由MCN机构主导的内容中,标题含有“震惊”、“速删”等刺激性词汇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创作者的作品。“流量为王”这一观念,导致众多虚假信息占据了人们的关注焦点,从而损害了广大公众及优秀内容制作者的合法权益。
——用“数据魔术”制造流量陷阱,以虚假流量谋取利益。
只需投入500元,我们便能为您的视频提供“刷量”服务,确保其阅读量轻松突破10万大关。视频博主李某近日接到某MCN机构的邀请,对方保证,一旦李某支付费用并签订合同,将为其提供流量支持。
https://img2.baidu.com/it/u=3784412424,289643859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051
这很可能是一个流量陷阱。网络平台的一位运营总监李然(化名)透露,部分MCN机构采取购买机器人账号、篡改播放数据等手段造假,自行“制造”出高流量账号,随后将这些账号出售给有传播需求的博主或品牌方。
——行业发展尚不成熟,MCN机构与创作者之间常出现纠纷。
一位享有盛誉的网络红人在与MCN机构签订的合约期满之后,其以个人名义拥有的拥有千万粉丝的账号,却遭到了MCN机构的声称拥有所有权的主张。这一事件导致双方对峙于法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某些MCN机构可能会凭借其优势地位,签订不公允的协议,导致创作者遭受损失。董晨宇指出,部分合同中甚至含有欺诈性条款,创作者成为网红的几率较低,而受骗的可能性却较高。
有啥办法
专项打击加力,健全规则治本
我能否用20元人民币的代价,在你家中享用一顿餐食?数年前,一位名叫“赵灵儿”的都市游客与来自大凉山的青年“布曲”在凉山地区偶然相遇,这段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使得他们迅速崭露头角,并开始了直播销售活动,推广大凉山的农产品。
最终,公安机关成功将他们逮捕,真相得以揭露——那些所谓的纯朴、仁慈形象,以及所谓的“偶遇”等情节,实际上都是MCN机构幕后策划虚构的。他们直播销售的商品,其产地并非位于大凉山。法院依据虚假广告罪等罪名,对他们及其背后的公司负责人判处了有期徒刑。
该案件标志着公安、司法机关、市场监督管理以及网信管理等相关部门,在近期对MCN机构涉违法犯罪的整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特此安排实施“清朗行动——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专项整治”,重点针对MCN机构及其关联账号制造和炒作网络热点、挑起社会矛盾、误导网民、传播低俗内容、以及利用未成年人谋取利益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在今年年初,公安网络安全部门依法对8家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MCN机构进行了查处。
除了有关部门的打击,平台治理和行业自律也在不断加强。
去年,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网络视听专业经纪机构工作委员会携手视频平台及众多MCN机构,共同发起自律倡议,强烈要求MCN机构及其从业者,对虚假信息及“流量至上”的论调予以抵制。
去年年底,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项举措,决定对那些炒作不良信息、煽动社会矛盾的MCN机构“××星辰”实施限制其后台账号管理权限为期30天的处罚。该平台非常重视对背后MCN机构的监控和管理,一旦发现存在剧本炒作、低俗内容博取关注、销售存在质量问题等情况,将根据平台规定,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处理。平台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https://img1.baidu.com/it/u=4166476666,131805690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1054
为了从本质上增强治理效果,我们必须确立规则、着眼未来。网站平台需完善对MCN机构的监管体系,对MCN机构及其签约的账号实施集中化、统一化的管理。在自媒体账号的主页上,应通过醒目的方式展示该账号所隶属的MCN机构名称。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对此问题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近期,我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相关业务活动管理规定(草案稿)》进行了公开征询意见。该草案明确指出,MCN机构在签约的网络账号发布信息之前,必须执行信息发布审核职责,实施合规性审查,同时需保存审核记录以备查验。“此举标志着内容管理责任首次直接落到MCN机构身上,迫使它们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说。
如何长效
发力多元共治,推动“内容向善”
育儿博主煽动“鸡娃焦虑”,情感博主夸大婚恋矛盾,知识博主以“标题党”手法扭曲学术观点……在这些网络热门内容背后,是一些MCN机构为了吸引关注,故意迎合极端情绪,刻意制造对立,甚至炮制虚假新闻。
董晨宇指出,那些因违法违规行为被揭露的MCN机构,普遍面临内部管理无序、企业伦理建设被忽视、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等问题。他认为,应当从加强合规性建设着手,促进内容创作更加积极向上。
MCN机构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同时亦被“合规带来的利益”所吸引。某网络平台的管理者直言,一旦平台将内容品质作为流量分配的关键因素,那些坚持原则的机构便能够获得更高的曝光度,因此MCN机构便会趋向于制作更具价值和正能量的内容。
京剧的锣鼓声此起彼伏,主角身上的行头变换多端,铠甲上青绿色的山水纹理宛如流动的水银,手中的油纸伞瞬间幻化为熊熊燃烧的长枪……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和独到的创意,这位来自某国的风变装视频博主在一年内吸引了超过千万的粉丝。这位博主背后的MCN机构是一家位于四川成都的文化传媒公司,旗下聚集了众多网红博主,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国风变装以及传统技艺等内容。有网友评价“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潮’!”
优秀的作品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重庆大学的张小强教授指出,若要MCN机构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提升内容品质便是关键所在。
李冰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的专家,指出平台应当激励这些杰出的MCN机构持续进行创新,并为其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保障,助力它们不断实现突破,扩大发展领域。此外,通过打造IP、共享资源等策略,这些机构也有望成为平台与行业的先锋,进而为内容创作树立新的典范。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指出,鉴于MCN机构与网红博主之间频繁发生纠纷,有必要从法律角度入手进行解决。他强调,应当通过立法手段明确界定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并依据双方合作关系的紧密性,具体规定MCN机构在网红博主违法违规行为中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促进MCN机构摆脱无序扩张,对于网络环境的净化和向善至关重要。只有多方协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我们才能保障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在众多信息中探寻真相,在众多观点中汇聚共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