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6-3 00:56:26

哈尔滨建地下综合管廊 解决城市路面反复开挖难题

    新铺设的道路不久便再次被开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抬头望去,电线交织的线路网清晰可见,电线杆不时挡在路中央”……在哈尔滨,一项全力推进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正致力于解决这些困扰城市已久的难题。

    哈尔滨市的东二环道,即南直路,每日车流量极大。在这条双向八车道的地下,隐藏着一条新近建成的综合管廊。管廊的地面部分,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类似天井的小型建筑,这些被称为“投料口”。施工人员在铺设管线或进行养护维修时,可由此出入,无需再对路面进行开挖。

    哈尔滨位于东北地区,曾是老工业基地。在道路施工、管道搬迁、线路维护等方面,城市路面频繁地被反复挖掘,这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同时也让市政部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指出,城市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那些外表璀璨的摩天大楼。2015年,哈尔滨有幸成为全国10个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并在红旗大街区域、哈南工业新城区域、临空经济区域等地,规划了11条总计25.5公里的综合管廊建设项目。

    https://img1.baidu.com/it/u=1520085762,182828405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920&h=500

    在红旗大街的一处地下管廊施工地点,吊装机正伸展着长长的抓臂搬运建筑材料。记者观察到,该管廊的高度大约为四米,并划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供排水、供暖管线、燃气管线以及电力通信的弱电管线,内部空间宽敞。

    在以往,这样的情景实属难以想象。哈尔滨市建委主任李亚强回忆道,由于哈尔滨位于高寒地带,该市一直面临着管道维护的棘手问题。尤其是在冬季,冻土层厚度常常超过两米,一旦发生故障,不仅抢修挖掘变得异常困难,而且由冻土层形成的硬块还可能对邻近的管道造成二次损害。此外,挖掘后的道路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如今,地下综合管廊宛如众多管线的“共同住所”,从根本上杜绝了以往反复挖掘、回填的“拉链式修复”现象。

    哈尔滨市地下综合管廊指挥部的现场指挥王东涛用比喻的方式阐述,管线如同居住在“房子”中的人,不受日晒雨淋和地下侵蚀的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显著增强。一旦需要维修,工作人员和工程车辆能迅速抵达“问题”所在,及时消除潜在风险。

    https://img2.baidu.com/it/u=1700533766,158010454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哈尔滨的冬季气候寒冷,施工时间受限,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成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哈尔滨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吴敏指出,哈尔滨市在国内首次将工厂预制的混凝土装配技术应用于管廊施工,将现场浇筑转变为工厂大规模生产,即使在冬季也能持续施工。生产完成的构件被运送至项目现场进行拼装,如同搭建积木一般迅速组装成完整的廊道,使得大部分管廊工程的建设周期缩短了30%以上。

    吴敏指出,随着部分建设工序从前线转移至后方工厂,施工区域面积缩减了五成,同时,对城市交通及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减轻。

    截至目前,哈尔滨已成功打造了25公里的管廊主体工程,试点工程总量已完成98%,在10个试点城市中位居前列。根据测算,一旦管廊投入使用,将有助于哈尔滨收纳超过1000公里的管线,预计可节约运营成本高达6亿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尔滨建地下综合管廊 解决城市路面反复开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