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5-27 10:54:08

掼蛋之风引争议,有人批判有人辩,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近期,掼蛋这一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一些文章对掼蛋的流行趋势进行了批评,引发了自媒体和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他们形成了两派观点,争论不休。

    有人指出,有必要对掼蛋的热潮进行一定的遏制,因为人们过于沉迷于掼蛋,以至于无暇他顾,无法专心致志地推动事业与工作的进展。

    也有人认为,“全民掼蛋”这一说法过于夸张,将掼蛋与“消沉之气”和“消极态度”相提并论,实属过分解读、过度拔高。

    我们对于掼蛋的抵制,实际上是在抵制哪些方面?在此,作者提出了五个观点,以供大家深入思考。

    一、普通群众掼蛋可以,公职人员不行

    掼蛋是什么?可能有些读者只闻其名,未见其行。

    掼蛋,本质上是一种纸牌游戏,其名称源自“甩炸弹”,它融合了“八十分”、“斗地主”、“跑得快”等多种纸牌游戏的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这种游戏起源于江浙地区,近年来呈现出迅速扩散的趋势,仿佛一股“横扫大江南北”的掼蛋热潮正在兴起。

    掼蛋为何如此吸引人?因为它采用两人一组的形式,要求玩家记牌和运用策略,这无疑提升了团队协作的默契度、分析的乐趣以及胜负的竞争性。正如那句俗语所说:“掼蛋玩得溜,头脑很聪明;玩得巧,思路清晰;不怕炸,胆子够大;赢了不吭声,城府深;输了不认输,竞争意识强。”在激情四溢地扔出炸弹时,那种刺激和畅快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掼蛋游戏本身并无不妥,它与桥牌、麻将等游戏颇为相似,仅是一种休闲的娱乐活动,自然不存在错误。然而,问题在于玩游戏的主体是谁,是与谁一同游玩,以及游戏的玩法和进行的时间。

    若民众闲暇时相约玩掼蛋娱乐,无人能干涉。然而,若公职人员沉溺于掼蛋,一旦有空便想玩上几局,坐在牌桌旁时对外界事物置若罔闻,全神贯注于牌局之中,这样的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

    二、掼蛋可以,搞掼蛋圈子不行

    文武之道,讲究张弛有度。对一般大众而言,工作、学习和休息这三者构成了生活的核心,然而,社会和职业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了各自独特的期望和要求。

    明确规定指出,领导干部不得参与由自发组建的老乡、校友、战友等群体举办的各类联谊活动及其相关组织,亦不得担任此类联谊活动的创始人或组织者,更不允许借此机会构建所谓的“关系网”,从事“结盟”“金兰结义”等行为。

    https://img2.baidu.com/it/u=3559514312,224225776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首届北京掼牌(掼蛋)公开赛进行中 图源:人民网

    回到掼蛋这一话题,我们应当批判的并非游戏本身,而是公职人员可能利用掼蛋这一平台,形成一种长期存在、持续进行的“掼蛋圈子”。这种现象触及了圈子文化的灰色地带,与高尔夫球圈子、吃喝圈子等类似,掼蛋同样为圈子文化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特定情境中,所谓的圈子等同于人际网络,等同于人际联系,等同于暗中的规则。一旦在圈子中嵌套更多的圈子,便可能倾向于只看重亲疏远近而非是非曲直,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诸多越过道德底线的行径。若圈子文化盛行,它所侵蚀的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根基,所损害的是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三、正常交往可以,“圈子文化”不行

    人们常说,只要有人的存在,便形成了江湖。又有人言,身处江湖,个人往往难以自主。更有观点认为,江湖并非只是争斗杀戮,它更多的是关于人际交往和世事洞明。

    这些观点在现实中颇为常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其中却潜藏着不少不良因素。试想,你是否愿意在处理事务时遭受他人通过关系插队的不公?抑或是在考试中因他人关系而失去机会?若你对此持否定态度,那么对于圈子文化和人情世故,你应当保持高度的警觉。

    圈子文化和码头文化是封建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与现代社会文明相悖。尤其是圈子文化,其隐蔽性和多样性尤为突出。例如,在球场上,上下级之间通过互动实现了个人关系的攀附;在掼蛋桌上,政商双方通过默契合作达成了资源互换。一旦进入同一圈子,成员间以兄弟相称,崇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互助精神,热衷于进行利益交换。这样的圈子,怎能不是藏污纳垢、乌烟瘴气之所?

    必须警惕的是,圈子文化并非仅限于一种典型的形态,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非典型的形式,同样值得关注。正如小品《投其所好》中所展现的情景,当领导偏爱打乒乓球时,这或许只是随性之举,然而却会吸引来一群心怀叵测、专门“喂球”的人。

    四、个人爱好可以,作风不正不行

    究其根本,问题不在于掼蛋游戏,亦非“拒绝乒乓球”之举。真正的问题根源在于某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他们成为了各种圈子的聚集地,吸引了不良风气。正如臭肉招苍蝇,领导干部的不正之风吸引了腐败现象,这种因果链条不容颠倒。

    近期,我国各地在整治圈子乱象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成效显著。特别是针对“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纪检监察部门将其视为政治监督的重要任务,通过多次公开发布通报,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震慑效果。

    https://img0.baidu.com/it/u=723021550,131891258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2

    图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山中贼虽易除,而心中之贼却难以根除。铲除圈子文化的根本并非易事,它触及到了文化的深层次以及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这要求我们既要立竿见影地破除旧习,又要持之以恒地改变风气,必须彻底抓起,长期坚持。

    核心在于密切关注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无论在酒局、球局还是牌局中,必须严格审查是否存在与下属、商人勾结形成的低俗腐朽的酒友圈、球友圈与牌友圈,是否存在将“小圈子”转变为“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必须立即严惩,坚决遏制各种不良风气,这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领导干部在个人兴趣的选择上应保持健康,注意适度,尤其需谨慎公开。正如古语所言,上层领导喜好何物,下层便会过度追求,需警惕“楚王喜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悲剧。面对当前任务繁重的新阶段,领导干部应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规划改革发展、提升民生福祉中,对于个人兴趣,不妨暂时搁置,适当减少。

    五、适当休闲可以,由风及腐不行

    不论是种植花卉还是饲养猫咪,抑或是观看电视剧和参加聚餐,亦或是垂钓和参与体育运动,亦或是弹琴下棋以及挥毫泼墨,这些活动并无优劣之分,它们都是人们多样化的选择。在当前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适度的休闲并不意味着放弃奋斗,而是掌握好休息的技巧,以便于走得更远。

    各行各业的人们,包括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论是在家中还是闲暇时光,邀请亲朋好友一起玩几局掼蛋,既然这并非赌博行为,自然无人会持反对意见。

    图源:人民网

    我们必须警惕公职人员将掼蛋游戏当作施展私欲的契机,从而演变出一股刻意巴结、过分讨好、随意使唤、相互馈赠的恶劣风气,这种风气从表面现象蔓延至腐败本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坚决整治圈子文化,其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形成清新纯洁的同志友谊、规范有序的上下级交往、廉洁纯粹的政商互动。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社会既需繁荣昌盛,亦需公平正义。若“攀关系”“走后门”“靠关系”成为全民所唾弃,那将标志着社会的重大进步。

    因此,我们抵制的不单纯是掼蛋这一游戏,而是其背后所隐藏的圈子文化以及那些不良风气,它们如同腐蚀干部作风的毒瘤。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批判和整治这些低俗的圈子文化,终将迎来它们衰败的一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掼蛋之风引争议,有人批判有人辩,背后原因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