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信用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顾南飞易学昭|湘潭大学信用城市作为2015年萌芽的新兴事物,在2017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相关配套设施,湖南在信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网发布的2018年城市信用监测年度报告显示,湘潭市综合信用指数得分为80.37。虽然在湖南省排名第一(长沙等省会城市未纳入监测对象),但在全国262名中位列前茅。不过,湘潭市近年来积极建设信用城市,取得的优秀经验可以向湖南其他城市复制完善和推广,帮助湖南各市提升信用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做出努力。实现湖南信用城市。贡献。
湘潭市近期全面推进金融领域信用建设,有序开展打击网络虚假广告工作,加强教育领域信用红黑名单建设。在环境保护、诚信体系建设、依法行政、公共安全信任等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面临信息采集面窄、信贷应用场景少等问题。
信用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各地由于当地做法和特殊性,会面临各种问题。优秀信用城市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能直接照搬,但湘潭模式可以结合当地实践,进行适当修改,更好地推动地方信用城市建设。这将降低城市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公民的信用意识。
一、深入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价格、知识产权、公共安全和信任等领域信用建设。
(一)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机制不断完善
https://static.loupan.com/newsimg/image/2021/0806/2121128487010.jpg?imageView2/3/w/800/h/480/q/100
湘潭市积极对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实行简化审批模式。落实信用承诺后,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先发证后核实,现场发证。信用等级较高的申请人在审批过程中将获得更多便利。 ,切实提高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二)完善公安领域信用监管机制
湘潭市在公共安全领域引入信用监管,建立企业和自然人信用档案,完善信用奖惩措施,实施数据集成应用,努力提高企业和自然人维护公共安全的意识。
2.有效构建信用体系
首先,湘潭市联合奖惩制度覆盖面好。积极转发国家联合奖惩备忘录,并在信用网站上公布全市联合奖惩制度。其次,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涉及的信用体系覆盖面较好,覆盖领域超过18个。最后,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该市在互联网上公开的信用体系数量超过100个,信用体系互联网公开水平领先于湖南省大部分同类城市。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20223/a2cf984247be451abdfb819fc39e2e13.jpeg
三、积极落实信用工作
一是湘潭市黑红名单机制比较健全,联合奖惩措施广泛落实。二是信用修复工作持续推进。三是联合奖惩和信用工作创新举措不断落实,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更多成效。四是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重公开率较高,信用信息双重公开工作进展顺利。五是开通所有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六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复错误率低,存量转化率高。七是开展多项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八是在信用网站上公布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息。
四、推进金融领域信用建设
防范和处置金融领域失信主体,加大对非法集资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金融领域情报信息收集和专业评估,及时发现和预警金融风险,打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同时,强化互联网广告导向监管和信用监管,加强对违法广告的监管,严厉打击互联网虚假广告,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联合惩戒、信用监管等手段,形成对网络虚假广告具有强大震慑力。
信用城市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湘潭模式的推广,将进一步有力推进湖南信用城市建设,把湖南信用城市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综合信用指数,为公民提供更好的信用服务,推动城市管理迈上新台阶。
页:
[1]